今年春節檔的片子感覺都還蠻有看點的。這部裡面各種貓的造型和動作都沒得說,感覺這幾年國漫在技術方面真的有了特别大的突破和進步。

坦白說,剛開始幾乎沒看懂這部作品要表達什麼,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想想這不符合我求真務實的精神啊,立刻查了下創作背景,原來它是幾年後将要上映的一部重磅片子《混世之王:大聖崛起》的系列故事之一,在整個西遊宇宙中,黃貔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其實在所有造神運動之中,把貓捧成神我是最贊成的,雙手雙腳五體投地。貓做任何事情都是對的,貓沒有任何壞心思,貓身上具備了很多人類都沒有的美德,從不給世界帶來一絲負能量,散發出來的全是正道之光,世界上沒有比貓更神奇的生物了,沒有看得見的神,而貓就是人間真神。我很多很多朋友都養貓,養貓之後的精神狀态跟之前大不一樣,貓給全人類帶來了多高的情緒價值啊,甚至無形中已經讓人類避免了很多流血争鬥。假如人人都愛貓,這世界早已變成美好和平的人間。

而與此同時,以貓為主角的各種文藝作品還是太少,供不應需,早就應該打造貓的大IP了,貓的故事就該可勁兒寫,各種片子就該往死裡拍。

片子裡完全沒有發生外部沖突,幾乎沒有一個角色跟另一個角色的争鬥,一切都發生在黃貔自己的内心。我把它的五個元神理解為自己内心的懦弱、膽小、自我懷疑這些内耗情緒的具象化,從頭到尾都是他自己在進行劇烈地思想鬥争。神話傳說隻是借來的一張畫皮,内核完全是現代性的,探讨的也都是現代價值觀。這種颠覆傳統的叙事手法,觀衆會買賬嗎?我也不知道。不過我願意誇一誇主創們的大膽創新,這個探索完全是實驗性的,至少邁出了第一步。

整個片子元素非常之豐富,到最後黃貔飛天的那個橋段有一整段好幾分鐘的長鏡頭,展現了它飛升之後、穿越天宮最後成神的曆程,從畫面展開時起,我就精神一振、頭皮發麻:這不是之前花了240塊在莫高窟裡看到的敦煌球幕電影的數字壁畫嗎?無數繁複精美的壁畫在眼前無窮無盡地展開,再配上神來之筆的配樂,整個大腦都被畫面包裹起來了,像親自鑽進了銀幕中跟着黃貔一起飛,這段實在是國産動畫電影的高光時刻,把中國傳統元素之美全都展現出來了,足以封神。難以想象這得費了多少功夫,美術真的太厲害了,票房至少要分一成給美工!(回來看背景故事,果然借鑒了敦煌壁畫)。

裡面還放出了一些大聖崛起的鏡頭,那個悟空又是跟以往不同的形象,又倔又帥,美學設計也相當厲害,跟六耳的打鬥鏡頭如同太極圖。

全片的歌舞質量都挺高,對“貓永遠是貓,人不一定是人”印象深刻。片尾曲的歌詞講述了創作故事,讓人對這部片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寶座之上的黃貔終于獲得了金身,但大體還是它原本的樣子。所謂的神,從來都不是向外界去求的,而是從自己的内心去求。當一個人能夠看清楚自己,能夠不受外界幹擾、元神出竅、徹徹底底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不偏不倚地審視自己,ta也就成為了自己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