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是一部很平淡也很动人心弦的现实主义电影,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花哨的技巧,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连配乐都只有重复使用的两段,拍得很朴素、很克制,但也很真、很美。
电影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是艾哈迈德,而是带路的老爷爷,对比其他人物,他们身上还存在着未在生活中磨灭的“情”。
艾哈迈德拥有的,是属于一个孩子的善良纯洁的爱,这份爱趋使他为了朋友免受责罚可以冒自己被罚的风险长时间地找寻朋友,虽没有成功,仍帮他完成了作业,并在早上去等待朋友,以致自己迟到,他匆忙奔走的身影很能得到观众的共情,我们无不为他感到着急、忧虑,但他最终还是用自己的爱破解了“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这一难题。
老爷爷有着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他的出场和退场都有着神圣的仪式感。老爷爷的出场似乎为这个灰暗的、像铁门般冰冷固执的世界带来了光和色彩,照亮了艾哈迈德的世界,虽然他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但是温暖了我们的心,老人与孩子同路的一段也少有剪接,使得这份感情更加圆润饱满。老人送给艾哈迈德的小花可以说是象征着温暖的传递,最后小花在作业本中出现可谓是这部电影的神来之笔,是从老人传递给艾哈迈德,再由艾哈迈德传递给朋友的“情”。
片中其他人物在我们看来几乎不近人情,他们的“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失,艾哈迈德的父母的“情”分别被生活琐事和工作磨灭;艾哈迈德爷爷的“情”被意识形态限制,卖铁门的人只顾为生计绞尽脑汁,已忘了“情”为何物......他们就像一扇扇的铁门,遮蔽了照向这个世界的光,阿巴斯拍这部电影的动机或许就是唤起藏于我们心底的“情”,打破铁门,让生活充满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