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种孤独与封闭的处境中,人们徘徊却步,期待着走向晴朗之中,或有另一个同伴叩问自己的生活,而当重逢即将降临之时,却要警惕它可能会让人落入空欢喜的结果。

《晨光正好》(Un beau matin, 2022)于2022年第75届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首映,并斩获欧洲电影奖。本片是导演米娅·汉森-洛夫(Mia Hansen-Løve)连续第二年带着新片来到戛纳,上一年是入选主竞赛单元的《伯格曼岛》(Bergman Island, 2021)。

...
导演米娅·汉森-洛夫

《晨光正好》有多位吸睛的大牌演员加入,包括蕾雅·赛杜(Léa Seydoux)、帕斯卡尔·格雷戈里(Pascal Greggory)、梅尔维尔·珀波(Melvil Poupaud)等。影片以生活化的场景,自然地陈述人物与故事,带着轻松舒缓的法式氛围,真实地讲述了一位富有魅力的女性波澜起伏的生活。

...
《晨光正好》剧照步入中年的围困

影片从阳光明媚的街景开始,以蕾雅·赛杜饰演的女主角桑德拉为中心,逐步交代了她的家庭与工作。引人注意的是,桑德拉的父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子女的照料,而且最好由医疗机构或养老院收治。这让人联想到,在米娅·汉森-洛夫的作品《将来的事》(L'avenir, 2016)中,也有一位患有精神疾病而被女儿送入养老院的老人。

在老龄化的社会里,身兼照顾老人的重任成了必然。对于父亲而言,桑德拉是孝顺的女儿,桑德拉会常常看望父亲、处理父亲的杂事,这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单就陪伴而言,不能称作烦恼,可是照料或许不再认识自己的父亲,难免会引起情绪的失落,更何况还有自己的生活——作为翻译需要处理日常工作,以及作为寡妇需要独立抚养年幼的女儿。

...
《晨光正好》剧照

在不轻松的生活节奏里,任何的变动都会让人感到窒息。但令人惊喜的是,桑德拉在带娃时偶然遇见了旧时的好友克莱蒙。于是,克莱蒙给桑德拉的生活瞬间注入了激情。也可能是因为她一个人太久,由于克莱蒙的闯入,桑德拉原本在看望父亲与自己平淡日子之间循环的生活,变成了在男友、父亲、女儿、工作之间来回跳跃,富含女性视角细腻特色的中年生活由此开始完整丰富地铺展开来。

桑德拉心底渴望着的爱情,浪漫的情调随时都在,即使有孩子后,即使成为了寡妇。时间不是问题,不是吗,连长辈都是如此——父母双方的老年生活都在另一段爱情的滋养中,即使父亲记忆力衰退也不会忘记情人的名字。爱情如雨露,米娅·汉森-洛夫导演的每一部电影中,都会将男女间的感情,以有趣又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晨光正好》中,这一对人到中年的故友在人生的困境时刻重逢,让生活继续,属实是幸运的。

生活充满了跌宕起伏,从中可以把握亲情、爱情……但生活的哲学也许就是当下。《晨光正好》结尾处,在延续与呼应影片开头的晴朗日光里,桑德拉、女儿和克莱蒙在一起登高望远,就是这个时光里最好的时刻。影片充满了女性视角,导演通过桑德拉的视角来观察女儿、朋友和家人。有趣的是,男性在影片中看起来是温柔的,也是无情的。

完整家庭与完整生活

在《晨光正好》中,随着故事的展开,女主角及各位家庭成员,包括母亲的情人、姐妹的丈夫这类并不亲近的亲属都一一登场,米娅·汉森-洛夫导演“慷慨”地将每个人物都勾勒得棱角分明,不对非核心人物做省略,这是导演展现完整家庭的独到方式。通过影片,我们感到的是家庭的力量和家庭成员聚在一起的喜悦。就像影片中庆祝圣诞节的一场戏,家庭中的男女老少创造出其乐融融的氛围,让所有人享受其中;而在随后一场养老院的戏中,医护人员和老人们一起唱歌做游戏,也是在努力营造一种家庭聚会的温馨。

除了通过各位家庭成员描绘出完整的家庭之外,影片还展现了完整的生活,例如影片中不仅详细呈现女主角与情人间的感情波折,还多次出现了女主角工作、乘坐交通工具的场景。我们可以轻易地从中看到工作和生活如何交织在一起,以及生活的琐碎对工作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女主角与情人的感情发生波动时,她手里的工作就直接受到了影响。

米娅·汉森-洛夫导演将所有元素比照着现实生活的节奏组合得如此恰当,将真实的感情融入影片中,在完整的家庭成员与完整的生活中,让观众非常直接地体验人物与故事的走向。

...
《晨光正好》剧照

米娅·汉森-洛夫带来的关于生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细节,或许不能称作悲喜剧,只是蕴含着力量的真实片段,然而从中能够隐约透露出生活的哲学。同时,还有那些难以忘怀的一系列角色——和侯麦、伯格曼、伍迪·艾伦导演创作的电影类似,米娅·汉森-洛夫的电影中,值得回味的是得益于她的高产而塑造出一系列立体、相似、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配角可以与主角一样被刻画得性格鲜明。例如,《我孩子们的父亲》(Le Père de mes enfants, 2009)中女主角的三个女儿展现出了各异的性格;又如,《再见初恋》(Un amour de jeunesse, 2011)中女主角的父母形象鲜活又自然。

当重逢成为必然

纵观米娅·汉森-洛夫导演的电影,在人物的刻画方面,米娅·汉森-洛夫的影片常常聚焦于不惑之年的人物。其中男性角色是不得志甚至颓唐的,例如作为导演处女作的《宽恕与原谅》(Tout est pardonné, 2007)与紧接着的《我孩子们的父亲》,而女性则透露出更多的隐忍与承担,例如《将来的事》中女主角的独立与承担。

在影片跨度数十年的时光里,重逢也成为了必然的主题。这更让人感到,人总是活在回忆中,无论是亲情(例如《宽恕与原谅》中在女儿长大后对于父女间既往误会的解除),或是爱情(例如《再见初恋》中的女生关于爱情的成长),亲密的关系产生了难以抹去的羁绊。同时,在《晨光正好》中,影片流畅的节奏与丰富的感情得益于蕾雅·赛杜和格雷戈里出色的演出,而上一回法国明星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在《将来的事》的演出更是帮助影片大受关注和好评,也让米娅·汉森-洛夫导演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
《晨光正好》剧照

观看米娅·汉森-洛夫导演的作品总是令人舒适的,若将她的电影以时间线方式排布,呈现出的一系列作品是格调轻松的,擅于表现生活中的戏剧时刻,又充满着日常的无奈、残忍及愉悦……百般滋味都在其中。常有人将其与侯麦比较,也许在影片色调、讲述的故事和营造人物的关系上,确实有相似之处。

《晨光正好》的片名来源于法国诗人雅克·普雷维尔的一首诗歌(One fine morning,法文原名:Un beau matin):

He was afraid of nobodyHe was afraid of nothingBut one morning one fine morningHe thought he saw somethingBut he said It's nothingAnd he was rightIn his mind there was no doubtIt was nothingBut that morning that same morningHe thought he heard someoneAnd he opened the doorAnd he closed it saying NobodyAnd he was rightIn his mind there was no doubtThere was nobodyBut suddenly he was afraidAnd he understood that he was aloneBut that he was not entirely aloneAnd that's when he sawNothing, in person, right before him.

影片所表达的主题和诗歌形成了互文关系,诗歌的格调伴随着影片,仿佛谜底一般成为了理解影片的另一条路径。在一种孤独与封闭的处境中,人们徘徊却步,期待着走向晴朗之中,或有另一个同伴叩问自己的生活,而当重逢即将降临之时,却要警惕它可能会让人落入空欢喜的结果。

...
《晨光正好》剧照

桑德拉在街景与室内、白天与黑夜的日常生活切换中,表现出或欣喜或不安的状态,在不经意间引起了情感的共鸣。随着情绪的自然流淌,在同感于影片人物的同时,观众总能从中映射出自己经历过的欢喜与哀伤,唤起时时的回想。

作者:长颈鹿

©《晨光正好》(One Fine Morning,2022)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