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托德·菲利普斯真敢玩,也是真会玩,《小丑》把一位底层小民送上神坛,《小丑2》又让他从神坛徐步走下归于凡人,这一上一下间形成的倒“Λ”,被结尾突来的“刺杀”颠覆,“V”字立起,小丑能否还魂?

这不是超英故事,而是一个凡人的自我救赎。

从第一部开始,导演或许就没想把自己的《小丑》归到超英那一类,他要的只是一个底层小民对于现实不公与压迫的怒火外泄,只不过,当Arthur(杰昆·菲尼克斯)站在车上接受欢呼的那一刻,因观众的情感投射而有了“城市英雄”的模样,让Arthur处于半神半人之间。

到了《小丑2》,Arthur呈现的几乎是一种持续下坠的状态。面对狱警“找乐子”的要求(讲笑话),他无奈;看到公诉方要力争判他死刑,他无助;这几乎就是一个普通人因冲动的怒火犯下罪行后的真实写照,但Arthur不仅是Arthur,他还是Joker,Joker则意味着,他身上还肩负着大众的期待,要如何处理这种大众期待与真实自我的关系,是本片的关键。

大众期待化身Lee(Lady Gaga)出现在Arthur面前,在爱为名的指引下,Arthur决定用Joker回应大众期待,他炒掉辩护律师,癫狂的在法庭表演,幻想着与Lee“建一座山”共浴爱火,与此同时,他再次享受到了人们的欢呼。两个人物的出现如冷水般浇到正欲变身Joker的Arthur身上,让他敢于直面罪行和内心,完成自我救赎。

一个是小矮人前同事,他在法庭上的哭诉“你是唯一一个不会瞧不起我的人”,另Arthur哽咽收场,小丑妆容略有花掉;另一个是小迷弟狱友,他的死亡,彻底动摇了Arthur,此处镜头先是给到近景(Arthur侧脸和耳朵止不住抽搐),接着进入心理情景(镜前的Arthur洗掉小丑妆容),意指再明显不过,小迷弟的死亡之所以能给Arthur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有两点原因:一是,小矮人同事的哭诉在此前已经撕开了Arthur的心理防线,小迷弟死亡的波动能够进入Arthur的内心;二是,面对这种大众期待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根子上是普通人的Arthur无法接受、无法饶恕,他不希望再有伤害,所以选择在法庭上承认自己的罪行,宣布“没有Joker”,一并击碎大众期待,完成自我救赎。

这不是《小丑》的滑铁卢,而是导演的善意嘲讽。

在观影时,我能清楚的感受到内心所想,我希望小丑在庭上如幻想一般屠戮当场,也希望他能以Joker的形态阔步迈出法庭,用癫狂一舞接受万众的欢呼与膜拜。但,导演仿佛摸准了观众的心态一般,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屠戮、没有癫狂、没有膜拜,有的是Arthur面对陪审团细数自己的罪过,他说“我想以小丑的身份来这里,开始一段激烈的演讲,并把责任推给他和整个世界,为了这该死的悲惨生活,但这无关紧要,因为我再也无法继续这样下去,我不能成为你们期望的那个人,这是纯粹的幻想,没有小丑,只有我,我杀了六个人”...

虽然有被冒犯的不爽,但不失为一次善意的打脸。我们中的大多数,和Arthur一样,“患有慢性抑郁、自恋的自我中心主义、深深的孤独、对他人感受的冷漠”,我们既然能接受自己是个俗人,为何不能接受Arthur本就是个凡人,我们可以膜拜他如神,也可以唾弃他如虫,却不能视他为常人,这是导演托德·菲利普斯为小丑做的最棒的解构与重塑,对此我表示尊重与钦佩,不炸裂、不疯癫的小丑,也是好《小丑》。

对于《小丑2》不是没有遗憾,有两点颇令人失望:导演将影片设定为Arthur的救赎之路,必定会偏向于内心,用歌舞以及剧场舞台的形式呈现内心没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剧情与视听的单调,但是,密度有些过高;另外,Lee的存在,虽然增添了一些小丑片固有的癫狂,但并没有平衡到整部作品,如果将更多的癫狂给到Lee,完成小丑空白的那一部分,对于票房和观众接受度来说,会有较大提升。

影片结尾,Arthur身死,这是Joker的拥趸对他“背叛”行为的惩罚,一如程耳导演作品《边境风云》中孙红雷饰演的老大因爱情金盆洗手被手下活埋;也是某种现实的震撼,好似在说,“一个小丑倒下,千万个小丑站起来”,Joker是否存在,不是某个人说了算,有压迫就会有反抗,有反抗就会有Joker,哈哈,你们真信了?《小丑》没有3,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