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首发知乎:ID:随风似水,文责自负。


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去,

所以人们以为生命是一口不会干涸的井。

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限的,

多少个迷人的童年下午,

回想起来,

还是让你感到如此深沉的温柔?

也许只有四五次,也许还没有。

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大约20次吧,

但这看来却无穷无尽。

      观《遮蔽的天空》这部1990年由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影片,源于影片最后这段画外音,也源于坂本龙一对此片的喜爱及配乐。

1

      此片又名《情陷撒哈拉》,像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这段从时空之外响起的话语让我知道保罗·鲍尔斯的同名小说,宛如一首诗,苍凉、忧伤,述说着时光流逝、人生无常。

      初观此片,与《英国病人》一样,被其美轮美奂仿若油画的异域风光吸引,蒙太奇画面让剧情诗意、晦涩。读完同名小说再观此片,那里仅是爱情片,更多是关于人活着的意义、生命的出口,交织着爱情、婚姻、道德、困境、疾病、死亡,尽管电影画面迷人,但故事本身让人压抑、沉重,却唤起我对司空见惯这片天空的思忖。

        遮蔽的天空像巨大的镜子挡住我们的视线,抑或,惟有撕裂、掀开,方能看到遮蔽的天空之外的风景。

...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对美国中产阶级夫妇,音乐家波特与作家妻子姬特及好友商人特纳来到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与姬特已结婚十二年,两人出现感情危机,渴望通过此次旅行来复苏。

      在广袤荒凉的沙漠中,波特说他是旅人而不是游客,因为“游客来过之后就会离去,而旅人可能永远不会回去了。”起初,姬特把自己当作游客,恶劣的生活环境、异域的风土人情让她随时想回到文明社会。

      进入神秘国度后,两人在沙漠中迷失自己,互不信任,互相背叛。波特在夜里冒险、投向娼妓怀抱,是寻求刺激,借以逃避感情危机?是暂时忘记对妻子的复杂情感,还是为生命寻觅出口?同行人特纳喜欢姬特,姬特对他毫无兴趣,却同他发生肉体关系,事后异常悔恨。是孤独?特殊环境?对波特的报复?抑或也是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对无意义人生的报复。

      这对夫妻意识到流浪填补不了空洞内心,重新思考人生意义。波特想尽办法甩掉特纳,与姬特迈向沙漠更深处。在环境更为恶劣、物质生活条件更为艰苦,陌生而荒凉的北非小城,两颗心终于靠近。他们在沙漠中心心相印,荒漠、寂寥的沙漠点燃久违的激情,天为被、地为床,原来彼此爱得如此深沉。是什么遮蔽他们眼眸?是那片习以为常的天空吗?在没有人与人交集的广袤沙漠里,撕裂遮蔽的天空,二人方能赤忱相待。这是影片最美的一幕,湛蓝幽深的天空下,无垠苍茫的漫漫黄沙上,孤绝、渺小的两个人,为看到生命可能的出口而狂喜。那个迷人的下午,一生中能有几次,也许有一次已足矣!此后余生,女人回忆起这一幕都会泪水涟涟。

      波特终成旅人,影片开始那个寓言式的梦兑现了,漫漫黄沙成了他最后归宿。

      波特感染霍乱,当地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治疗。在一个简陋的空屋子里,姬特耐心照顾波特,却不得不面对他一步步走向死亡。恶劣的环境,对死亡的恐惧压得她喘不过气。波特在某一瞬清醒时也挣扎着对她说,我一直深爱着你,只是我自己不知道罢了……然而,在波特生命的最后时刻,姬特离开了他。显然,这不是一部让观众落泪的爱情故事。电影完全没有看懂,她为什么在关键时刻离开?读原著后方知,她恐惧、害怕,拒绝选择,为即将发生的事负责。这一切并非因她不爱他。遮蔽的天空下,她多么脆弱,不再关注肉体生命,灵魂陷入巨大的虚无。

      故事并未因波特去世而结束,姬特不知何去何从,继续在沙漠游荡,冒险甚为离奇,出人意料。

      姬特加入一个同路非洲人的骆驼队,穿越撒哈拉沙漠进入黑非洲的边缘地带。骆驼队队长贝尔卡西姆把她带回家,让她成为他众多妻妾中的一个,直至其他妻子吃醋将她赶出门。

      姬特在对贝尔卡西姆绝对的臣服中,找到了“无须思考的满足,一种她很快就视为理所当然的状态,接着就像毒品一样,再也离不开它”。她的世界只剩下吃、睡、做爱。不用思考、选择,生命回到最原始的状态,竟没有了痛苦。姬特离开贝尔卡西姆的家,又去寻找另一个像他一样的男人。她要有人主宰她,可以毫不在意对方的身份,因为她只能在被主宰中找到自己。

      法国殖民当局最终找到姬特的时候,她没有任何身份证明文件,对自己的名字也毫无反应。当她知到特纳要来接她时,又逃离了。她不愿见特纳,历经磨难后,更不愿回到她原来的文明社会。她的一半已埋在了沙漠。

      姬特来到一家商店,一位老人的画外音从时空之外响起,影片就在讲述着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话语中结束。波特将生命留在了沙漠,姬特将灵魂留在了沙漠。

3

    《遮蔽的天空》的作者保罗·鲍尔斯,将自己的人生传奇与存在主义观点融入小说。小说主人公波特·莫斯比堪与加缪《局外人》的墨索尔、毛姆《刀锋》的拉里媲美。同样的特立独行,也有着保罗·鲍尔斯的影子。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场景不断交错,观众需不时切换时间跨度。虽说这种叙事方式活泼而诗意,但不读小说,很难看懂影片。

      影片穿插不同时期的场景,不仅展现人物内心状态和心理矛盾,也显现时间流逝的无情。尽管这种氛围让人感到压抑,却能让观众更深刻感受到影片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是影片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影片最后出现的那个老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波特与姬特属于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物质的富足让他们可以不用工作,到世界各地旅行。然而,他们生活得一点也不幸福,皆是务虚之人。战争的阴影让这对青年知识分子看不到人生的出口,精神极度空虚、苦闷,彼此的不信任、背叛,陌生的撒哈拉沙漠只能让他们更加迷失自己。

  “我们以为生命是一口不会干涸的井。”当波特与姬特走向沙漠边缘,望着头顶那片遮蔽的天空,他们感到自身的脆弱,思忖着遮蔽的天空背后是浩瀚无垠的黑暗宇宙,更觉自己的渺小。两个走向虚无的人多么渴望真实活着,两颗心终于靠近,方发现原来彼此深爱。

      “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限的。”人生无常,波特患霍乱要死了,两人才意识到浪费了那么多好时光。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失去时才知道时光流逝的无情,生命的无常,当时只道是寻常。我们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去,总是一边任意挥霍眼前光阴,一边痛惜时光流逝。

    沙漠是一个隐喻,旅行具有象征性。倘若影片只停留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上,就是一部爱情悲剧,显然,影片要表现的东西远不于此。我们的人生皆是一场旅行,沙漠隐喻不可知的未来。

      人生之旅中,有人是游客,有人是旅人。纵然未来充满变数,但有些人始终是游客,把自己与景点分得很清楚,只是看风景,最后总会回到出发地。异地的风景对他们无多大意义,既不会收获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因为他们原本也没想过追寻生命的意义,满足于生活表面。剧中的特纳就是这样一个人,走进沙漠又毫无损伤地走了出来。姬特说他头脑简单,抑或就是指这里。

      显然,波特是旅人。在到撒哈拉沙漠之前,他已在世界各地旅行,没有哪个地方可留住他,没有归途,此地与彼地对他而言并无区别。波特之类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倦了自己周围一切,总想逃离熟悉的环境,逃离现代文明生活的一切附庸之物。对未知地方的迷恋与恐惧吸引着他们,在心中形成微妙的平衡。沙漠对波特就具有这样的吸引力,在逃离之路上,他越走越远,最终永远留在沙漠。在沙漠中,波特看到了遮蔽的天空背后,抛开道德、价值、审美……这些意识形态的浮光,黑暗是永远的背景。我们被这些浮光遮住了眼睛,有多少人能看到遮蔽的天空之外的风景。这些探求遮蔽的天空背后的人,他们质疑现行的社会体系,直视天幕之外,那黑暗绝不是彻底的虚无。

      姬特,一半是游客、一半是旅人。她穿越大沙漠到达另一边,冒险经历了与文明社会迥异的文化,在沙漠里发现了她从未希望发现的东西,即使她最终回到文明社会,灵魂也留在了沙漠。抑或,在认清生活虚无后,她终于可真实地活着。影片结尾的画外音不仅是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叹,也有对人生经验的醒悟,你能记住多少呢?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影片看似一场三个人的冒险旅程,实则是他们自我发现与成长的旅程,围绕着人类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意识,反映人们在寻求自由和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遮蔽的天空下我们多么脆弱。影片还暗示了一些社会问题,探讨了人性、自由与奴役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碰撞。

      波特分明想通过旅行与姬特修复感情,但每当他走近时又疏远,怕对感情负责。两人明明意识到深爱对方,却不能完全敞开心扉,独立的自我怕受到羁绊。保罗·鲍尔斯深受萨特影响,小说贯穿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影片中这种存在体现在姬特的每一次抉择。当姬特与波特互不信任时,作者的存在观体现了;当两人躺在沙漠中看天空时,存在观又体现了;当波特死去时,姬特陷入不知何去何从的虚无中。

      可以说,姬特才是影片的第一主角,特别是波特死后,姬特看似荒诞的冒险之旅。在波特生命垂危时,她离开他。她拒绝承担意识和责任的重负,奋力抵触自身的存在。她能想到的最严厉的惩罚是什么?“他们会强迫她站在一面大镜子前,对她说:‘看啊!’……黑色的梦境将会被打碎,恐怖之光将会源源不断地照进来……”她害怕面对自己,宁可这样随波逐流;她拒绝思考、拒绝认识自己。

        姬特丢失手表是一个隐喻。时间隐去了,没有时间的生命是什么?当她成为贝尔卡西姆的小妾时,她的世界只有吃、睡,最快乐的事就是等待贝尔卡西姆来跟她做爱。被动地接受自我的毁灭,喻示着个人意志的衰落。当法国移民局找到她时,她所有的东西都丢了,连自己名字也不知道。

      波特丢失护照也是一个隐喻。没有护照,没人证明你是谁。没有时间、没有身份,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姬特最后终会回到文明社会,奇幻的沙漠之旅让她失去了许多,却让她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恐惧和弱点,慢慢克服,获得成长,寻觅遮蔽的天空以外的风景。

4

...

      《遮蔽的天空》思想深邃,这里浅尝辄止。影片的画面充满艺术美感,音乐在电影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是电影优于小说的地方,但小说的文字却给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当看了电影后读小说,书中的画面自然成了电影中的画面。

      贝托鲁奇非常注重视觉效果的呈现,镜头下的布景、配色就是一幅幅色彩浓郁的油画。色彩与剧情吻合。在阳光强烈的沙漠,色彩靓丽,女主角姬特的衣服色彩也随之变换,与沙漠交相辉映。影片最难忘的一幕莫过于波特与姬特骑着自行车在沙漠中狂奔,两人躺在沙漠上看天空。姬特身着红底白点吊带连衣裙,头戴红色贝雷帽,与广袤的橙黄色沙漠,无垠的靛蓝天空交融,映衬个人的渺小,天空乃至宇宙的浩瀚。

      波特重病时的小屋,空荡荡的屋子,只有一张铺在地上的褥子,窗帘也没有。画面色彩暗淡,却有点点阳光从小窗透进来,照在波特垂死的身上。纵然,波特为冒险之旅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并非一味黑暗,他的死也并非毫无意义。姬特还将继续走下去,为寻觅遮蔽的天空以外的风景。

      波特死后,姬特坐在骆驼背上那一幕也很有艺术美感。漫漫的褐色沙漠,长长的骆驼队,风吹着姬特的面纱,显得那样弱小、无助。在浩瀚、神秘的沙漠中,姬特迈向不可知的未来,把自己整个交给了沙漠。

    《遮蔽的天空》中的音乐与电影场景相得益彰,深化了影片的氛围。贝托鲁奇选择了西班牙传统音乐、阿拉伯音乐、原声音乐等多种元素。片中大量使用了西班牙吉他弹奏的音乐来营造人物情绪。

    印象最深的是波特重病时响起的鼓声。沉重的鼓声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又近在咫尺。苍凉古老的鼓声,伴随着宗教色彩浓厚的原始吟唱,即使死神来临,波特依然不让鼓声停下,那是震颤灵魂的声音,当肉体生命即将失去时,抑或,他终于掀开遮蔽的天空,不再游荡,魂归宇宙。

        The Sheltering Sky Main Theme,在坂本龙一这首主题曲中,恍惚看到遮蔽的天空下,被无数浮光笼罩的我们,不知道还会看到多少次日出日落、满月升起。脆弱的我们,倘若能看到遮蔽的天空背后浩瀚无垠的黑暗宇宙,意识到自我的渺小,就不会盲目地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