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阿姨的花園(2024)的劇情介紹
潘志琪執導的以小人物為主角的《24号大街》曾入圍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以及提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的這部新作繼續關注小人物苦樂參半的生活:重慶胡阿姨靠經營價格極其低廉的小旅館為生,日子雖然清貧但她有時還會替住客解圍,她還用廢棄垃圾建造了一個缤紛花園,以這個詩意空間實現自我救贖并撫慰患病兒子。片中影像内容跨越9年,真實反映了一對母子的精神世界和生活韌性。本片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為世界首映。
胡阿姨的花園(2024)的影評
幻想的力量 導演為什麼要花九年(2012-2021)的時間去追蹤一個底層百姓的日常生活?很顯然,這是因為他在胡阿姨身上看到了一個不底層的東西:幻想的力量。從紀錄片的呈現來看,胡阿姨可能半輩子都活在幻想之中:幻想她的兒子少斌娶妻生子,幻想她做出納 ...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從嘉興的吳天明青年電影展回來之後,我對紀錄電影就多了一份關注,或許是因為看了幾部印象深刻的紀錄片,那裡面真實的人物和事件都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知道這部電影也是很偶然的,也沒有對故事大概有什麼了解,隻是憑着直覺覺得這部紀錄片值得去看,正 ...
因創傷而心理凍結、人生停滞的不幸,不應該被所謂“樂觀”與“吃苦耐勞”的贊美聲而掩蓋
個人挺喜歡的一部作品,給了五星。喜歡這部作品是因為看到了鏡頭記錄下的一個内心失權、生活失序、被困在某種處境中、凍結着沒有心力去主動跨出來、擁有巨大心理創傷的真實的人。從胡阿姨關于過去工作的叙述和去讨債卻遇到債主的隻言片語中,可以看出 ...
守護住自己的小小花園吧!
聽了參與創作的朋友安利,果斷搶了第一場放映的票,看完真的好希望能有機會見到導演。紀錄片裡的主角胡阿姨真的好可愛啊,她沉浸在自己撿來的美好花園裡,生活雖然沉重,但會去撿起一些灑落在四處的小碎片來搭建自己的烏托邦花園。就算最後這個花園消 ...
想不到比“拙誠”兩個字更适合形容胡孃孃的了。
#26SIFF 無意間補全了十八梯近十多年的變遷,終于得知幾年前去重慶沒找到十八梯在哪的原因。
對勞動、道德、進步的歌頌或許是當今社會最大的騙局,卻絕不是指責“雪蓮”一片赤誠的理由。更荒謬的是,有多少人甯可在影院刷手機,也沒有耐心看一個人拼盡全力的生活。
随着導演的鏡頭一路見證了重慶這座城市的變遷,解放碑從城中村變成了網紅打卡點,見證了前和後疫情時代,見證了一個人物九年的變化(或者說沒有變化。但沒有變化又何嘗不是一件幸事)漫長的時間讓任何記錄都有了深刻的味道,從這個角度講,竟然有點像2010年代的《江城》。
看胡阿姨一件件搬回恐龍蛋,駿馬,天使翅膀,泡沫蘑菇,模特,打造她于破敗逼仄生活之上的空中花園,那裡有紮的寓意兒子福氣多多的葡萄,有寫着并不存在的張星宇的宇航員氣球,很有些荒誕的味道。但在她眼裡,這是美,是念想,是秘密基地。人啊,可真是有韌性,怎麼樣都能活下去,不知跟重慶這座城市的松弛有無關系。
另,看到影片裡胡阿姨說很多外國人喜歡她的地方,覺得是藝術。神來之筆,更添荒誕。
20240615,26thSIFF第一場in朵雲軒。
在2012之後的當代龍标叙事愈發匮乏的時下,這樣流水賬式的人物紀錄的确是不易的,非常具體和細微的三角債陷阱在2024又額外衍生了其可能的象征性,2020之後不知是素材本身沒拍到還是沒法剪進去,反正這地太過善良的人們,愈能吃苦的人永遠有吃不完的苦,在Ta誕辰日的首映有另一絲絲的獻禮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