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愛的表白多種多樣,有這樣一句話“有了你,我不再感到孤單”卻是直觸内心,使人為之感動。這句話來自影片《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該片是由羅伯特.史文克執導、艾瑞克.巴納和瑞秋.麥克亞當斯等聯袂出演的一部科幻愛情影片,确切地說,應該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愛情影片。影片改編自奧黛麗.尼芬格的同名小說,于2009年8月14日在美國上映。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是“一本讓你一旦捧起就再也不願放下的書”、“一本讓你在淚流滿面中領悟愛的真谛的書。”
該書全球銷售超過5,000,000冊,售出40餘國家的版權,2004年被英國讀者評選為100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之一。
全球很多媒體給了此書很高的評價:
“奧德麗•尼芬格和馬爾克斯一樣,他們試圖告訴我們,在如此崇高的愛情裡,沒有悲劇可言,也永遠不會被任何限制所困。”——《華盛頓郵報》
一首愛戰勝了時間的高昂頌歌。——《芝加哥論壇報》
對于那些情節老套、看了開端就知道結局的愛情小說而言,《時間旅行者的妻子》無異是一個新穎的愛情故事。小說本身并沒有向讀者提供愛的理由,隻提供了等待的理由:因為愛而等待。愛有時真的不需要理由,一句話、一個眼神足以走進某個人的心裡。
相比于其它的科幻影片,如《星際穿越》、《海市蜃樓》和《蝴蝶效應》等等而言,這部影片的的科幻元素似乎少了些許,為此該部影片也遭到一些人的質疑,但是每部影片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如果把科幻元素暫且放在一邊,還是一部不錯的愛情影片。
不同于《海市蜃樓》和《蝴蝶效應》的是,前兩者的穿越者可以改變事件的發生,而該片隻能是無奈地看着事件的發生而無能為力。
總體而言,該片還是值得一看,在感動的同時提供了愛的動力,甯願相信愛情的存在,在有可能的條件下還要為愛而堅持下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講述了男主人公亨利和他的妻子克萊爾間的愛情。如果把生命看做是一場旅行,而亨利的旅程則百轉千回。亨利患有慢性時間錯位症,他會不知不覺地、赤身裸體地遊離在不同的時空中,這讓他成為一個能夠在時間中旅行的人。
他有時會穿越到過去,跟童年的自己相遇;有時又會出現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看見成年的自己。他無法控制自己,過度勞累、嘈雜的聲音、壓力、突然的起立等等,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導緻他的“時間旅行”。
床上、廚房、衛生間、汽車上、在他工作的圖書館,甚至在他和克萊爾的婚禮上,他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徒留地上一堆衣服,因為亨利在旅行時帶不走現實空間中的任何東西,常常是赤裸裸地去、赤裸裸地回。前一刻還端着紅酒站在妻子面前,瞬間酒杯落地,人已消失。
經曆了上百次時空穿梭後,亨利已經漸漸習慣了這種非常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個女孩子突然闖進了亨利的生活。那一年亨利28歲,克萊爾20歲。
那是十月份普通的一天,一個叫克萊爾的女孩子前來借書,看見了亨利,立刻異常興奮。女孩子告訴亨利,她見過他。雖然亨利現在不認識克萊爾,但是在未來的時間旅行中,亨利和克萊爾早已是相見多次,已然是好朋友了。
在克萊爾6歲那年,第一次在自家草坪上見到了亨利,他對她說,“我來自未來。我是時間旅行者。在未來我們倆是朋友。”此後的多年裡,亨利不時地從未來來到克萊爾的時間裡,克萊爾不可自拔地愛上了亨利,期待亨利的來訪成了她的一塊心病。
克萊爾20歲的那年,終于在亨利正常的時空内見到了想念已久的愛人。克萊爾滿懷喜悅地告訴身邊的朋友:“我愛他,他是我的生命。我一直在等他,用我的一生等他,現在,我終于等到了。”
三年後兩人結了婚,然而婚後的亨利依然是時間的旅行者,不告而别的失蹤還是家常便飯,有時是幾分鐘、十幾分鐘,有時是幾天、幾個月,最長的一次竟然達到了兩年,亨利的失蹤給克萊爾帶來了無盡的煩惱。
雖然亨利也渴望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來,也曾四處求醫,但毫無效果,克萊爾為此也到崩潰的邊緣,而此時,厄運也降臨了。
2007年元旦,新年的鐘聲響過之後,在時間旅行的途中,亨利被一顆來自1984年的子彈擊中,當場斃命,他的年齡永遠停止在了43歲上,可克萊爾的等待卻還在繼續,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她的亨利還會突然出現在面前。
亨利自知來日無多,在死之前給克萊爾留了一封信,信中亨利告訴克萊爾,他又見到她了,在一個清晨的強光下,“她穿着珊瑚色的開襟衫,一頭白發披在背上,她身邊的桌子上放着一杯茶……”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亨利本是時間的穿越者,故事也因他的穿越而展開,但是片名卻是《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想來作者和讀者一樣,相比于亨利,更加同情克萊爾的遭遇。
試想,一個活生生的人,随時随地都會在你的眼前消失,不僅歸期不定,還有生命危險,每一次的消失都有可能是永别。這種等待的煎熬、有幾人能夠忍受呢,克萊爾卻偏偏固執地選擇了等待,選擇了用一生去等待。
提到對愛情的等待,不能不提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愛情的經典。男女主人公相識于青春妙齡,通過書信傾訴衷腸并決定結婚,可在見面後女主卻改了主意,但男主卻偏偏不忘初心選擇等待,而這一等就是半個世紀之久。
在女主的丈夫去世後,男主及時地就出現在她的面前,多年來,他一直都在燈火闌珊處。在八十歲高齡時,年邁的兩人又重墜愛河,在一次航行中,船長挂起了“霍亂“标志的旗幟,從此開始了愛情的自我放逐,不再考慮世俗觀念,永遠不再分離。
類似的愛情故事在小說中更為多見,在現實生活中則往往屈服于種種壓力而選擇分手。自古以來,理想總是豐滿,現實偏偏很是骨感。
每個人在相愛的開始總是認為愛似乎可以超越時空、跨越一切阻力,無奈最終隻能屈服于現實,江山和美人都想兼得隻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故而身邊不乏因為異地戀而分手的情侶或是因為長期兩地分局而導緻的婚姻破裂。
愛情需要經營、需要付出、需要保鮮,相比于跨越時空的愛情,同在一個時空内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幾個小時的飛機或是火車,就能來到愛人的面前,投入到愛人的懷抱,還有什麼值得抱怨的呢!
為了愛情,有時真的可以放下一些身外的東西,隻要兩人在一起那便是一樹一樹的花開。就像《霍亂時期的愛情》裡面的男主女主,為了愛情,甘願放棄其它的一切,聽從内心的聲音,為了愛情放逐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細想起來,那些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看着感人卻也未必就是幸福,相比之下,還是那種平平淡淡、執子之手、相伴到老的愛情才是最為幸福的。
愛情的最佳狀态也許就是平平淡淡,是愛人聽到你打了一個噴嚏,提醒你加衣;是在寒冷的冬夜,輕輕地為你掖好被角;是你病了,愛人緊張地陪你去看醫生;是你在說着廢話時,還在專心地聽着……
愛的表白,也不必太過浪漫,亨利的一句“有了你,我不再感到孤單“足以打動人人心。一句” 嫁給我吧,我會用愛補償你曾經遭受的痛苦。“、“嫁給我,你就偷着樂吧。”、“漫漫人生,風雨同舟”等等平凡樸實的表白常常讓有情人皆成眷屬。
隻要用心經營,愛情就會一直都在,就在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裡、在彼此間的絮絮叨叨中,隻是大多人片面地認為愛情就應該是轟轟烈烈,從而忽視了這種太過平淡的幸福。
文/阿開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