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阿開

圖源:網絡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日本的一家博物館裡,昭和天皇凝望着一幅作者為熊谷守一、名為《伸餅》的畫許久,然後轉身問身後的随從:“畫這幅畫的孩子幾歲?”聽聞此言,衆人竊竊私語,不知該如何作答,因為熊谷守一已是當時著名的畫家,年齡也90開外了,哪裡還是幾歲的孩子呀。

那麼,為啥熊谷守一的作品會讓人誤以為是幾歲的孩子所為呢?影片《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會告訴你這個答案。

...

01  《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

《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是由沖田修一執導的劇情片,由山崎努主演,樹木希林等參演,影片于2018年4月10日在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映,2018年5月19日在日本公映。

影片的創作靈感來自于影師藤森武的攝影集《獨樂》,該影集以熊谷守一的晚年生活為題材。導演沖田修一看到這本影集後,便萌發了把熊谷守一的晚年生活搬上銀幕的想法。

該片被定義為劇情片,看過之後感覺更像是一部紀錄片,就像有個隐藏的鏡頭,悄無聲息地跟拍了老夫婦的一天生活起居狀況。因為整部片子幾乎沒有劇情、沒有故事,沒有高潮,也沒有太多的吸睛之處,不過是一對老年夫婦的瑣碎日常。

即便是這樣,這部片子依然是值得一看的好片子。在貌似簡單、瑣碎的日常背後,隐藏着一個人對生命的超然态度。能讓人們那顆浮躁的内心靜下來,讓匆匆的腳步慢下來。當你體會到了本片的意義所在時,就會越來越喜歡它緩慢的節奏,甚至于它的“索然無味”。

...

02  他把自己活成了隐士

沖田修一導演“善于挖掘生活中野趣盎然的細節,他的作品風格細膩溫和,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卻能傳達出無限的情感與意蘊,似淡而實美(網易娛樂、鳳凰網綜合評)”。

《有熊古守一在的地方》拍攝了熊古守一簡單的一天:一頓“有聲有色”的早餐後,熊古守一穿上木屐、綁好毛皮坐墊、戴上老式的帽子,準備出趟“遠門”,他要去池塘邊靜坐一會兒,看看池塘裡的魚,順路看看那些生活在花園裡的花鳥魚蟲。

小徑上爬過的一隻壁虎、樹葉上歇息的蝴蝶、枝幹上爬着的螳螂、缸沿邊上輕輕溜走的青蛙、水缸裡自由自在的金魚等等,他都要停下腳步,仔細看、再仔細看,似乎要從它們身上挖掘出原來不曾注意到的細節。

地上的一顆小石頭,他也會小心地撿起來,仔細端詳着,“你是從哪裡飛來的呀?”然後找個地方坐下來,放在手裡看、放在膝蓋上看,每個姿勢都要保持好久好久,宛如老衲入定一般。他也會長時間地俯卧在地上觀察螞蟻搬家,“螞蟻走路總是先邁左邊中間一條腿。看到了嗎?”

看見随風搖曳的樹枝,也要停下腳步,動情地問道:“你昨天也在這裡嗎?”看見一隻貓咪閃過,也要追尋而去,樹林陰翳中竟不知身在何處。

看着他那東張西望、走走停停,或蹲或卧、自言自語的樣子,簡直就像是從哪個童話王國溜跑出來的精靈。

熊谷守一對這個花園再熟悉不過,因為他已經30多年未曾邁出家門一步,幾乎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重複着一樣的生活模式,早餐後和妻子秀子下盤棋,然後去花園觀察“衆生”,下午應對一些不請自來的客人,隻有在晚上他才會走進自己的工作間去書寫自己喜歡的字畫。

熊谷守一問妻子:“如果你能重活一遍,你會喜歡嗎?”妻子答道:“我會覺得很讨厭,一定會很累。”熊古守一卻說:“我願意一遍一遍重複活下去,我想讓這輩子長一點,我活的很開心。”

他需求不多,一日三餐、一個後花園、一個相濡以沫的老妻,此生足矣!“這個花園,對我來說足夠大了,我隻能掌控這麼大了。”這個花園有多大呢?

沖田修一導演在片中大多采用近鏡頭,這樣就給觀衆造成了一種錯覺,以為這個花園好大好大,那個池塘好遠好遠。直到影片最後觀衆才得以看到花園的全景,不過是小小的一個院落而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果真是心有多大,天地便有多大。

熊谷守一率性而為,并樂在其中,雖身在江湖,卻不為其所纏、所累。小助理感慨道:“他不感覺無聊嗎?他不是真正的木精就是隐士聖人。”

...

03  有時,也可以換個活法

在如今快節奏的激流中,人們大都被裹挾着、來不及思考就向前沖去,很難停下匆忙的腳步,靜下心問問自己到底喜歡做什麼,因為總是有那麼多那麼多“必須”做的事情在等着你去做,不管你願不願意、喜不喜歡。

久而久之,人們便習慣了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一言一行都充滿了強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而目的性太強就會忽視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簡單、平凡,實則非常重要的事情,丢失了好多人生的樂趣。

曾經有人說過,“平生之中去做幾件看似無用、卻愉悅身心的事情并堅持下去,日子久了,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時,無意義的事情才是天地之下最為有趣,而又最有意義的事情。

“三十年來,這個男人從未踏出過他的後院一步,在他的後院,他觀察所有能看到的生物,熊谷守一是個超凡脫俗之人,是當代日本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淡泊名利,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藝術創作中,被稱為藝術上的隐士聖人。”

這是外界對熊谷守一的評價,但他自己并不認同。他并沒有想着要去做一個“最偉大的畫家”,也沒有想着去做一位“隐士聖人”。他隻是懷着一顆童心觀察着周遭的一切,然後把喜歡的東西畫出來,簡單而專注。

他也不喜歡自己的一切被人們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為了表示抗議,他竟拄着拐杖走出三十年來不曾出過的家門。他也并非隻是“淡泊名利”,他對周圍的一切都不太感興趣,即使是坐在狂歡的衆人之間,也好似獨處一般,不受其擾。

由熊古守一便想到了《空谷幽蘭》所提到的那些隐士,他們或結蘆于山、或大隐于市、或沿街叫賣秋風,其中不乏真正的隐士,不過,如果他們不想讓你看見,即使對面走來,也會不識廬山真面目。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古往今來,隐士其實一直都在,隻不過是不同的時代賦予的涵義不同,修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罷了,或出世、或入世,但萬法歸宗,最終還是殊途同歸。

雖整部影片都給人以平淡無奇的感覺,但觀後卻能讓人們去審視自己的行為,可曾靜坐觀心,是否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曾專注,林林種種。

不同的影片有着不同的受衆,《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是部挑戰觀衆觀影習慣的片子,有人喜歡它,因為它啟迪了人們的心靈;也有人吐槽它,認為它簡直無聊透頂。無他,欣賞的角度不同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