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發條辰

首發:澎湃思想市場

韓國電影産業在經曆上一個十年的創作高潮後近年逐漸進入青黃不接的階段。随着樸贊郁、奉俊昊、金知雲等人紛紛回歸平穩的創作态勢,主流商業大片與Netflix投資的“公式”類型片慢慢占據着下行市場,新導演如金寶拉(《蜂鳥》)、鄭朱莉(《下一個素熙》)雖具敏銳的現實主義視角與社會洞察,卻往往難以延續創作的頻率。在這樣的語境中,韓國新生代導演急需創作上的突破。

2019年,錫切斯國際奇幻電影節與戛納電影市場聯合創辦了“Fantastic 7”項目,旨在發掘新銳類型作者和來自全球的類型影像。到了2023年,樸詩英攜《遺鳍》入選該項目,以獨特的視覺語法與社會隐喻脫穎而出。經過三年精細的後期制作,影片于今年入圍第7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當代影人單元,此後又相繼入圍曼谷國際電影節、香港亞洲電影節以及台北金馬影展等多個亞洲重要影展,成為近幾年韓國年輕導演中以“類型轉譯”回應現實焦慮的代表性作品。

《遺鳍》是一部強概念電影,影片背景以反烏托邦式的寓言手法構建,設定在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彼時的國家爆發了嚴重的生态災難,中心城區外的居民因水質等各方面原因紛紛感染,變異成了與人有着相似模樣但長着魚鳍的“魚人(歐米伽)”。政府為此專門設立一個特殊的組織來抓住這些歐米伽并将其轉化為社會勞動力。故事圍繞一名隐藏在城市内部的歐米伽與一位善良的“政府官員”,來展現她們之間的交錯命運與立場變化。

(一) 統一後的朝鮮半島:韓國新生代導演的類型實驗

朝鮮半島的統一一直是韓國電影創作的重要精神母題,自1945年分裂以來,它如同一種揮之不去的曆史陣痛,持續萦繞在民族意識之中。現階段國内外的學者常稱其為“恨文化”,即對生活的恨、對戰争的恨、對命運的恨、對社會的恨、對不公的恨、對階級的恨。20世紀末,《生死諜變》的巨大成功進一步印證了韓國電影在處理分裂之痛、恐共症與曆史創傷等主題上的集體傾向。無論是文人政府,還是自由派執政時期的文化政策,都曾在不同程度上以藝術手段推動民族統一這一政治願景。然而,在韓國電影的發展中,真正以“朝鮮半島統一後的社會”為既定叙事背景的作品卻極為罕見。多數創作者仍舊回望曆史,将創作重心放在戰争、分裂與意識形态沖突的回憶上,而非對統一景觀的想象。

早在2002年的《昨天》便以“南北韓統一”的設定為故事背景,但影片隻是将此作為類型化的背景,并未進一步探讨統一後社會的政治、文化與身份張力。此後的二十年裡,統一的社會景觀在韓國影像中陷入沉寂。直到近年,部分新生代導演開始以個人化的經驗重新接近這一命題。他們不再以民族主義叙事和“恨”文化為底色,而是借助類型片、僞紀錄片、或軟科幻的形式,将統一想象轉化為探讨身份、歸屬與社會結構的實驗場。除了本文主要探讨的樸詩英的《遺鳍》外,新人導演樸在仁根據他祖父和家鄉(現在分隔朝鮮和韓國的非軍事區内)的經驗于2023年執導了僞紀錄片《2035: Green Light》,影片設定在統一了十年後的朝鮮半島,借記者追蹤的形式采訪那些在政治動蕩中失序的人們,結合恐怖與喜劇的類型元素探讨和平統一進程中最大的危機,即朝鮮的核武器問題。

回到《遺鳍》,影片的背景設定在名為“Unified Korea”的國家政權下,即朝鮮半島實現和平統一後的“近”未來社會。與現實政治的分裂圖景不同,電影中呈現的是一個融合式的虛構政體,它既保留了南北方的文化痕迹,又通過高度集權和社會控制營造出一種冷硬的反烏托邦氛圍。比如,體制内存在着帶有北朝鮮社會主義色彩的Korean Freedom Youth Civil Service(抓捕歐米伽的組織),街頭也随處可見宣傳性質的大字報;與此同時,南韓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上街遊行抗議的群衆,當然還有獨特的南韓城市空間,比如漁具店,這些第一體現出資本主義帶來的鮮明階級差異。這種并置既強調了統一後社會的複雜性,也折射出導演樸詩英個人的成長經驗。在采訪中他曾談到:當非亞裔朋友問他來自哪裡時,總會追問“南方還是北方?核彈還是民主?”——這種二元化的标簽讓他感到無比簡單化。後來他回到韓國生活,又目睹了大量反朝鮮的宣傳。他回憶說,在加拿大時,父母常常會告訴她,統一很快就會到來;但搬回韓國後,這個話題在家庭中幾乎消失,因為現實讓人意識到南北統一短期内并不可能。統一既近在咫尺,又遙不可及。首爾往北驅車僅兩小時就能被隔離牆攔住,卻似乎永遠無法跨越。

這種個人經驗被導演轉化為一種未來寓言。《遺鳍》雖設定在“近未來”,但其隐喻的社會結構與現實韓國密不可分。影片中通過歐米伽的出現來象征勞動群體、外籍人士和底層階層被迫居住在城市邊緣的景象,映射了現實中的首爾的高度中心化與其它城市資源的不平衡結構。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劇了城鄉與階層間的某種差異。中心城區的人享受繁華與便利,而外圍群體則承受環境惡化與社會歧視。這種近未來的統一社會,實則是一面放大的鏡子,折射出現代化與城市化過程中已經存在的矛盾與困境。

(二)外部他者到内部他者:韓國怪獸隐喻的轉向

“每當怪獸出現在銀幕上,它往往如同一個扭曲的信使,象征着社會中某種缺失的心理維度。這種維度可能是真正的無意識、被壓抑的曆史想象,或是社會中模糊不明的文化焦慮。在電影文本中,怪獸更常作為一種寓言象征,而非現實威脅,它常常反映出不斷演變的社會政治現實”。[1]如果放在東亞怪獸電影的譜系中探讨,《遺鳍》是典型的當代“怪獸”,其形象歐米伽延續了東亞怪獸電影中他者的形象,同時也标志着這一形象在當代語境下的内化與轉向。20世紀60年代的韓國第一部現存的科幻怪獸電影《大怪獸龍卡利》(1967)創作于冷戰高峰期,借鑒了東亞怪獸電影鼻祖《哥斯拉》(1954)中的“核恐懼”隐喻,但其怪獸形象更多體現為對外部威脅與冷戰陰影的戲仿性投射。彼時的韓國電影的怪獸形象深受冷戰意識形态的影響,多以“外部威脅”形式出現,代表核危機與社會主義陣營的恐懼,如李靈雙與李世成所指出的那樣,《大怪獸龍卡利》将怪物塑造成核武器威脅與美蘇冷戰夾縫中韓國焦慮的隐喻。這種“外部化的他者”在冷戰時期承擔了國家安全與民族認同的雙重寓言功能。

20世紀末期,沈炯來的《哥斯拉複活》(1999)将怪獸電影拉入特效制作而非皮套特攝的模式。進入21世紀,在這一階段,奉俊昊的《漢江怪物》在技術層面與文化表達上均标志着韓國怪獸電影的重大突破。不同于以往對日本與好萊塢怪獸類型的模仿,該片構建出獨特的叙事模式,巧妙融合了家庭倫理、政治諷刺與社會隐喻。片中的怪獸不僅是視覺奇觀的制造者,更象征着政府無能、環境污染與國家創傷等複雜議題,尤其是對“麥克法蘭事件”的隐喻性回應。

随後,在戛納電影節大獲成功的《釜山行》(2016)則将怪物形象進一步去實體化與全球化,片中的僵屍變成了大面積散播的“病毒”,而非過去單一的巨大怪獸,這體現了新自由主義災難下的社會斷裂與階級隔離。在這裡,怪物不再是他者的象征,而是人類自我制造的危機與貪婪的化身。影片揭示了資本邏輯下的倫理崩塌,即持權者為了生存排斥弱者,而所謂“人性”本身成為了怪物的延續。

以階段來看,《遺鳍》處在與《釜山行》相同的時代中,樸詩英導演将怪物徹底内化——歐米加不再是外來的巨獸或災難的具象,而是統一社會中被制度化壓迫的“内部他者”。他們擁有與人類相似的身體形态,隻是腳趾延長、體型異化。它們被政府命令捕捉、奴役,以清理被污染的海洋。諷刺的是,正是生态危機造成了歐米加的突變,卻又讓他們被迫承擔“拯救生态”的勞動職責。這樣的反身性讓歐米伽和人類、生态的關系變得更加複雜。歐米伽象征着韓國社會中那些被邊緣化的群體——外來勞工、少數族裔與宗教少數派,他們被安置在國家的邊陲地帶,靠近海岸,遠離城市中心。

這種從“外部他者”到“内部他者”的轉變,揭示了韓國怪獸電影語義的演變軌迹。若說冷戰時期的怪物反映的是核焦慮與外部威脅,那麼當代的怪物更多地關乎資本主義、城市化問題與生态危機下的結構性暴力。傑弗裡·傑羅姆·科恩在怪獸理論中提及怪獸的本質映射是是“被壓抑曆史與文化焦慮的扭曲使者”。它的出現迫使人類直面那些被忽視的現實。《遺鳍》通過歐米伽的悲劇,将“他者”重新定義為社會體系中被異化與剝削的主體,也象征着人類對自身倫理邊界的反思。

(三)影像語言中的後生态美學

《遺鳍》的視覺語言建立在人工化和詩意的矛盾之上。最具代表性的場所是名為“金色信仰”的漁具店,外表來看是破敗不堪的場景,内部則被一抹抹顔色調成千變萬化的“綠洲”,時間和沖突在此地停頓,取而代之的是奇異的甯靜與輕盈。外部世界被濃烈的紅色所統治,樸詩英特以将海洋的顔色變成暗紅,緻使整個城市帶有強烈到末日氣息的。空氣中彌漫着污肉眼可見的污染。

漁具店仍是一個需要着重分析的意向。在當代的韓國城市中,它們并非不存在,而是躲在陽光下。它們的目标客戶是那些想釣魚但又沒時間開車去海邊的城市居民,所以它們就把這些簡陋的地方當作了滿足他們需求的地方。這個地方在影片中是一個被時間抽離的空間,沒有汽車,沒有手機,是一個沒有任何資本主義可以侵入的地方。在這裡,時間也無法被當作貨币。樸詩英在訪談中提到:“海洋裡是紅色的,城市裡隻有黑白,非常單調。但在漁具店裡,我想把所有可能的顔色都融入進來。”這種色彩策略使影片在生态荒原的語境中呈現出一種幻覺,仿佛視覺上的生機僅僅是對死亡世界的抵抗。

在技術層面上,樸詩英的影像風格延續了她低成本創作時期的實驗精神。她以美國導演哈莫尼·科林的《驢孩朱利安》為參照,後者以DV磁帶拍攝,再轉制至16毫米和35毫米膠片,形成獨特的制作上的顆粒與形而上般的污染質地。以觀感來看,影片拒絕了幹淨的後期與光滑的畫面,通過噪點、色散、過飽和的光線與人工配色,重建了一種介于現實與夢境之間的視覺世界。此刻影片的低成本反而成了塑造電影世界觀的起點。在世界瀕臨枯竭的背景下,影像的“髒感”則成了對文明終結的挽歌,同時也構成了後生态時代的獨特影像語言。

(四)對未來的不安:東亞導演的影像投射

當代東亞電影導演的創作路徑正日益朝向一種以影像投射個人與國家未來不安的方向。他們通過對近未來的假想,折射出現實社會中被壓抑的恐懼與集體焦慮。這種創作趨勢在日本和尤為明顯,或許是因為現實中對“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持續預言、人口老齡化問題、外來移民等社會問題使日本新生代電影導演天然承載了憂慮。相較之下,新加坡、香港等地區的電影更多聚焦于當下社會,例如楊修華的《默視錄》(2024)關注數字時代的監控與身體異化;香港導演則常以現實為切入,關注身份政治、社會運動與文化流散。

韓國與日本存在着一種被内化的時代痛感等共情。那是由分裂、災難所積累的潛在創傷,它不斷回返于影像之中,成為一種難以排解的焦慮。空音央的長片首作《昨日青春》(2023)顯得頗具代表性。影片借助青春片的外殼,描繪了大地震即将來臨、社會問題日益嚴重的時刻。他以一種初高中生視角的末日想象,将個體的情感與國家/災難的陰影并置,構建出一種崩潰的實感。早川千繪的長片首作《歲月自珍》(2022)則從當下切入。故事設定在虛構的近未來日本,政府推出”75歲方案“,為7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提前走到人生終點的選擇。其揭示的是當下日本社會内在的情感麻木與孤立。在這樣創作趨勢的影像下,《遺鳍》也是樸詩英投射的焦慮實體。

尾聲

《遺鳍》不僅是一部寓言,更是對當代東亞影像精神的一次凝視。它将韓國社會深層的曆史創傷、現代化焦慮與生态危機交織成一個近未來的隐喻體。歐米伽的形象既延續了東亞怪獸傳統中“他者”意象,又在統一的政治語境下被重新闡釋為“制度内部的犧牲者”。他們的存在迫使觀衆直面所謂的進步與統一,或許隻是一種更精密的控制與壓迫形式。從這一意義上說,樸詩英的《遺鳍》并非在講述未來,而是 “當下的延遲影像”。

放眼更廣闊的東亞語境,《遺鳍》與空音央的《昨日青春》、早川千繪的《歲月自珍》一樣,它們都在不同的文化結構中,以近未來為鏡像,投射出導演對國家、社會與個體命運的憂懼。無論是災難前的抗争、制度化的安樂死,還是被統一吞噬的他者,這些影像都折射出同一種“對未來失去信任,對現實無法逃避”的茫然時代情緒。

繁體簡化版原文首發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https://www.filmcritics.org.hk/node/3550

參考文獻

[1]Maggie Gogler, 78th Locarno Film Festival: In Conversation with Park Sye-young, Director of The Fin, updated August 9, 2025, https://viewofthearts.com/2025/08/09/78th-locarno-film-festival-in-conversation-with-park-syeyoung-director-of-the-fin/

[2]李靈雙、李世成《電影〈龍卡利〉韓美版對比研究》,《中國廣播影視》2023 年第 4 期,93–95 頁。

[3]Hye Seung Chung and David Scott Diffrient, From Gojira to Goemul: “Host” Cities and “Post” Histories in East Asian Monster Movies, in Hye Seung Chung and David Scott Diffrient (eds.), Movie Migrations: Transnational Genre Flows and South Korean Cinema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5), 148–176.

[4]Jeffrey Jerome Cohen, Monster Culture (Seven Theses), in Jeffrey Jerome Cohen (ed.), Monster Theory: Reading Cul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3–25.

[5]Bandamlak Y. Jemberie, José Emilio González, Director Syeyoung Park Aims to ‘Pollute the Screen with Colorful Textures’ in His Dystopian ‘The Fin,’ at the Locarno Film Festival, updated 2025, https://variety.com/2025/film/global/syeyoung-park-the-fin-the-coproduction-office-locarno-123648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