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看了這部遠近聞名的番。

前兩集真的是很不錯,是有情感深度的佳作。後面因為自己遭受過校園霸淩救了小女孩,與父親争執;做家教不斷卸下愛麗絲心理防備,最終讓她學會挑戰自我,在關鍵的生日宴會上巧妙地幫了她一把,也有着喜人的閃光點。但踏上冒險旅途後劇情平庸了起來,做好人還是做壞人有明顯的自我矛盾,以及三人成長的過程刻畫并沒有前面細膩。不過總的說來制作很認真,故事有在用心寫,我還是很期待後面的發展的。

當然,不能不提的還有男主的那些猥瑣心理和争議情節,包括偷内褲、洛奇希自慰、脫女孩褲子、婚内出軌、撲倒十歲小女孩、偷看洗澡、偷摸胸等等等等。這些你說删了會不會對整體劇情有什麼影響呢?我覺得是不會的,如果去掉轉生設定完全變成奇幻故事,主角甚至可以有一點好色但必須大緻符合年齡,同時會陷入不安和自我懷疑。把描寫猥瑣情節的精力移到其他人物關系和主線任務上,那麼這部番肯定有更高的藝術價值。但作者為什麼硬要加,一個是自認為是喜劇,覺得需要這些下三濫來逗樂觀衆。有沒有道理呢,有點。有人看掉凳會開心,有人會感到同情;有人看屎尿屁會大笑,但有潔癖的人不行;有人看猥瑣賣肉會激動,而倫理道德感比較強或者性方面比較保守的人會鄙視。而作者知道自己的讀者和觀衆是什麼樣的人。所以說白了還是要照顧日本的那些受衆。包括開後宮的設定也是如此,後宮番周邊一般都是賣的最多的,就這麼簡單。在二次元圈子裡,它的情感細膩的部分相對于很多異世界廁紙肯定是佳作,但把它拿到全世界文學或影視作品來看,确實是上不了台面。

其實很多動漫作品都是這樣,電影圈子也是同樣,有人喜歡劇情片,有人喜歡b級cult,有人喜歡爆米花,有人喜歡情欲類。這些人的品味有高低之分嗎,沒有,道德上有對錯之分嗎,也沒有。更何況有人既喜歡世界名著,也喜歡龍傲天網文,喜歡看科普,也喜歡刷短視頻。難道他們都既是“底層人民”,又是“纨绔子弟”?隻是有一點,不要把喜歡的東西拿出來強行讓别人喜歡,不要把戛納電影節的片拿到大陸影展來放映。關于無職的争議那麼多,也隻是大家的立場、看的角度不同罷了,沒必要大吹特吹,也沒必要一貶再貶。

我們看一部藝術作品,隻要知道精華在哪裡,糟粕在哪裡,大家為什麼覺得它成功以及為什麼不适合我,這就夠了。真正普世的名著和經典其實少之又少,每部作品有每部作品的受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而互聯網最喜歡吵架、最喜歡貼标簽,對于某些評論,也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便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