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写不下,就想在这里补充点,可没想到不知不觉又写下了这么多感触。废话有点多,并不精致,将就看吧。
如果说第一部真的是纯粹的卖肉后宫番随便穿插了一点主线,这一部则终于完全充实了故事内涵并升华了主题。其实内核不在于“爱情”,而在于“创作”。在前半部分,男主的情商和才能让人十分恼火,时刻想对故意弄出这样设定的的作者破口大骂,凭什么伦也一直回避爱情,凭什么女主们又都把伦也当作自己的情感寄托?结果后半部分急转直下,让观众如梦初醒。原来真正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目标和事业。正因如此,伦也才忽略了他人感受导致社团几近崩溃;正因如此,诗羽和英梨梨虽然因伦也而加入,但最后因为男主无法继续激发他们的潜力,离开是一种必然。其实那样温柔的爱情,往往也会束缚和麻木人,让人看不清自己,更无法突破。
宅只是一个标签,各种卖肉也不过是青春期的骚话,所有的一切都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人生路上的佐料。女主们对男主的爱,其实并不是死去活来,非他不可的(虽然看似如此),但更好的理解是她们一起经历了很多,目前都是互相最好的朋友,性欲只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添加在其中的东西。真要到关键时刻,仍然是考高中、考大学、画出更好的画更为重要,而不是帮助你一辈子。特别是男主,感情上简直就是一个废物。是的,爱可能不会是永恒的,但创作的热情、进取的态度、逼自己一把的那股劲却可以是永不熄灭的。为什么伦也、英梨梨、诗羽、出海、美智留能够走到一起、互相喜欢着,是因为她们本来就在互相给予着目标和动力,不管是通过得到分享游戏和小说时的共鸣、得到一个忠实粉丝的认可、互相挑战和竞争、说着要在冬comic上大卖、还是当着经纪人安排演出等各种方式。也许很多人真的会认为诗羽和英梨梨最开始加入社团只是为了争男主,但本质上还是因为之前已经对作品讨论了那么多,她们也想试试(甚至可能她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一开始只是路人的加藤惠,也正是因为伦也所给的目标,怀着也想为社团做点什么的想法,才不断的学习、付出,改变了以往单调的生活,创作了一个更令人心动的自己!——她们,不是因为已经相爱才创作,而是因为都想创作才相爱啊!
最后的最后,诗羽和英梨梨从相互敌视到相互理解和照顾,决定搭上前往更宏大事业和未来的列车,伦也也因为无法得到继续帮扶自己理想的“工具人”而一蹶不振,这大概是非常完美且有深度的结局了。毕竟现实就是这样啊,高中的情侣大多都会分手,社团的朋友也大多会分道扬镳。但极其巧妙的是,这次作者又让人生道路上的“佐料”成为了关键——那个不是内核、不是主线的关于爱情的“理想”,最终要温暖这个冷冰冰的只关于事业的“现实”。
加藤惠对男主因朝夕相处而萌生的青涩情愫,重燃了伦也、以及社团每个人内心那颤抖着奄奄一息的火苗。“只要你还在,blessing software就在”;只要还有一个人,我们的理想就还在。他和她们还可以再创作一次,再相爱一次。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她们不再是“扭曲”的社团,每个人,包括伦也,都有了成长。
随着新干线隆隆驶离,加藤惠鼓励的话语,英梨梨感动的泪水、诗羽学姐俏皮又深情的一吻,让团队重回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这样的转折不是生硬的。各奔东西固然现实,但一个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与其立马接受社会光鲜亮丽却又血腥味浓厚的邀请函,只是因为同学的一点点关心,就不顾后果地选择继续与热爱的人做热爱的事,也十分合理不是吗?
每个人都得到了落脚点。很多人讨厌男主,觉得这是人物塑造不好、十分刻意的地方,但这是把视角过于集中在感情上的结果。男主不是后宫的中心,也不是制作总监,他只是一个身边有着很多优秀的人的知名博主,突然有一个愚蠢的愿望。他作为制作总监并不出色,但作为博主,他依然会坚定的“传销”女主们的每部作品,买下所有周边和特典,这是独属于他的价值。英梨梨走出了低谷,出海也通过努力考上了同一所高中,如此等等。让人不禁感叹作者的功力。
稍有遗憾的是整季美智留除了周末和乐团一起制做了游戏,并没有其他作用。这点也得到了官方吐槽。每次当看到想吐槽的桥段时,官方总会适时地打破第四面自嘲一下,也让人感觉新颖而轻松。
总之,看到最后才发现,这本质上不是一部肤浅的卖肉后宫番,而是一篇励志的青春文学作品。
这是一个:
“让人能感受到仿佛喜欢上现实女生一般的,
呼吸困难、
内心焦虑、
心跳加速、
认为和女主角一起度过的时间本身才是最 宝贵的东西,
并真心喜欢上她的故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