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奏實在是太趕了,所有人物幾乎沒一個塑造好的,缺乏很多必要的細膩描繪,所有人都在被必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劇本推着走。但是又不能顯得像流水賬,于是在關鍵節點強塞動作戲(比如嶺南官府邀請李善德那段其實根本沒啥意義,最後的伏擊一個人拉住一匹馬也是直接變超人)或者強行“掏心窩子”煽情(其實觀衆還沒有感受到角色有多深的羁絆)。

前期本來應該多鋪墊的荔枝路的艱難也被笑料塞滿,随即就像闖關一樣的設計路線了,寡淡無味。方法都是極其順暢地就想出來了,沒有驚喜,本來全中國這麼多人,就隻有李善德能想到就很不合理,還不花點心思在這些情節上,失望。其實後面的各種困難也是克服的極其流暢,真就看個樂呵了。

更可怕的是替換的笑料還是最低級的那種,什麼被扇巴掌,領帶畫大餅就直接演吃餅,六部踢皮球就真的演踢皮球,刻意的不行,中間兩個主角挂滿護身符出來夢回唐探,看得暈過去了。還有一句什麼“心态崩了”的台詞,影廳不少人笑得前仰後合,而我卻在想曆史片裡插入網絡爛梗,尴尬又出戲,現在觀衆審美都這麼差了嗎。

還有影片最開始去嶺南的那段說唱配也非常違和。李善德在荔枝園與大家共飲荔枝酒載歌載舞那段也是俗的不行,沒發生什麼故事,就關系這麼好了,wearefamily,阿童姑娘吐露心聲那段也極其突兀,攝影和剪輯莫名其妙。明明之前看大鵬的年會不能停感覺自己能力挺可以的,怎麼這部這麼拉跨。說到底還是與這個嚴肅的曆史題材調性根本上不搭,不能塞的元素硬塞,其他方面都為此妥協,丢失了電影的靈魂,就像個粗制濫造的網劇。

最後的一騎紅塵,那木棉花也撒得太多了吧,一點都不自然,仿佛特效(雖然就是特效),其實點到為止即可,不知道為何這樣設計。說白了看下來仿佛中學生作文,故事是随便編的,然後套一些詩句,還非要指着說,看這句詩放在這段落裡,美不美!把大餅、皮球直接演出來,指着問你看我這諷刺精不精彩!實際上每個段落開頭一出觀衆基本上知道接下來要放什麼屁了。

全片拍得最好的是最後李善德把楊國忠罵破防的那段,布景、運鏡、台詞、演技都很好,我來電影院就是看這樣的戲劇張力的,不是看前面矯揉造作的東西。最後的荔枝送上去那個長鏡頭也很不錯,簡單的特寫,沒有浮誇的配樂,比電影前期花裡胡哨的東西都強很多。其實挺好的一個故事,認真點拍,能趕上《末代皇帝》的好素材,但被做成這麼為商業化妥協的片實在是令人惋惜,也浪費觀衆的時間和金錢,拉低市場的審美水平。本來以為與蜀地的平庸荔枝不同,但嘗了嘗嶺南的荔枝,也就這個味。

當然,這也是我對大鵬作為一個優秀導演的作品的評價,希望他以後能夠更加超越自己。本片可看性實際上比國内絕大部分電影還是要強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