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小時《上流》于2024年7月22日在西甯第18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完成世界首映,創下主競賽單元影片時長新紀錄。無論是前一天晚上的媒體場還是今天的公衆場首映,觀衆都被影片中所呈現出的戲谑與諷刺感染,不時發出笑聲,甚至鼓掌叫好。 電影《上流》精準地預言了一系列網絡熱搜事件,将新聞的非虛構寫作手法和劇情片的編劇技巧融合,打破虛構與現實的界限,構成一幅當代互聯網的“浮世繪”,著名電影學者王垚(胤祥)稱此片為巴爾紮克名作《幻滅》的變奏。《上流》媒體場暨世界首映後,西部影談第一時間專訪《上流》導演傅宗盛和編劇黃沁緣,在深夜的德克士裡,我們在背景樂下暢談。從剖析影片的創作緣起開始,回顧創作的漫漫之路,這是一個“搬大象”的猶如摩西的導演,而他的堅持就是希望自己的電影能被更多人【看見】。
采訪人
張也奇 西部影談主編
金慕唯 西部影談記者
受訪人
傅宗盛 電影《上流》導演
黃沁緣 電影《上流》編劇
張也奇
《上流》這個片名很抓人,想請問導演關于片名是如何構思的?
黃沁緣
我們在創作過程中,實際取了好多個名字,其中有一個就是女主人公的賬号名稱,叫《橙子》;還有一個取自B站上很流行的詞彙叫《财富密碼》或者《流量密碼》,來表現一種彈幕式的獲取流量的秘訣和密碼。
傅宗盛
我是在寫完劇本後的一個梗,比如今天我在院子裡面,穿一身睡衣,穿雙拖鞋,手上拿了高腳杯,裡面放一杯可樂在搖,就是“上流”。或者比如在田間地頭放一個圓桌,鋪上白布,點兩根白蠟燭,再放個圓盤,做個煎餅果子拉個絲,這就是“上流”。所以第一層含義就在于這個“梗”;第二層含義是階層,影片中所呈現的各個階層的人物,形成一個階梯;第三層含義是流量,上升的流量是一種意象的概念,包括對于網紅來說,他們也追求的是一種流量、氣流的向上彙聚。
張也奇
那影片的故事緣起是什麼?
傅宗盛
一方面來自于網絡真實事件,一方面是2020年的親身經曆。
張也奇
如果是2020年的劇本,那我很好奇影片的預言性是從何而來?即《上流》精準的預言了一系列網絡熱搜事件,比如千萬粉絲網紅造假被封号、鬼畜紅人患病募捐引發争議。在四年前,是什麼觸發了您和黃老師的焦慮,創作了如此的富有預言性的故事?
傅宗盛
我在看完 2020年B站五四青年節的《後浪》視頻之後,内心就有股火。片子裡面說的詞是什麼?“眼裡有光,心裡有火”,是類似這種詞。因為我本身也是 up 主,我也知道很多 up 主圈内的事情,所以我有點壓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沖動。
當時我和一個藝術攝影的朋友在聊天,我們讨論了一個問題:《後浪》裡有那麼多漂亮的 up 主,為什麼敬漢卿不在其中呢?他們有什麼區别?他也有很多粉絲,捐過希望小學,還很勵志啊。他為什麼不能在《後浪》裡呢?我們應該知道答案,可能他“不配”。他不能當門面,隻能當裡子,或者在B站,作為數據存在。但我覺得這不公平,為什麼世界這麼不公平?
《後浪》裡有些 up主我認識,甚至私下有些不愉快的事情。整個上流社會的“錘人”概念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羅永浩多年前在電梯口的經曆。還有一部分是我的親身經曆,2019年我在北京參加展會,作為嘉賓被邀請過去。那次《後浪》的一個博主,非常陽光的一個人,他帶了一群人過來,相機怼着我拍照,很冒犯。但我不能在别人的活動上翻臉,隻能忍着。這件事我一直記在心裡,看到《後浪》的時候,我覺得世界不能這樣。
《後浪》不能代表所有人,如果很多年後我們的記憶模糊了,互聯網上的記錄都被删掉,人們搜尋2020年的中國互聯網博主生态時,隻能說到《後浪》,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局。所以,我要拍電影!
張也奇
《上流》不止取材于B站,更是真正關注到當下很多博主的生态,在您的電影中能觀察到up 主們是如何在虛拟世界中傅出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您如此了解他們,是因為自身的經曆嗎?
傅宗盛
我們當時采訪了30多位up主,還有對于網紅的大量調查。電影中幾乎所有的故事都源于我的親身經曆,也是現實中的映射。
我做了三年up主,從2018年開始,到2020年5月4日停更拍攝《上流》。創作時也參考了我自己的UP主經曆,其實從2017年到2018年這段時間,我投入了大量時間做up主,推掉了很多工作,做up主甚至是貼錢的,但對我來說,做up主是一種樂趣,我并不想将其與金錢挂鈎。
我不能一直等下去,所以我決定自己動手。我開始整理所有需要做的事情,結果發現這個項目的工作量非常龐大,令人望而生畏。想想看,每一個畫面都需要特别處理,包括手機裡的畫面。我要先搭建手機的網頁或頁面,可能會很長,其中每個頭像、名字、數據都要滾動顯示。頁面中可能還包含視頻,需要逐一處理播放,視頻播放時還要考慮彈幕效果,還要對人物進行遮罩處理,經常需要調整色彩。當時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每天閉上眼睛,感覺眼前有一頭“龐大的大象”,我得想辦法把它移到别的地方,但實在太沉重,我幾乎無法移動它。
後來我想,也許我應該每天分段搬運一點。我堅持了三年,終于完成了這項任務。就像愚公移山一樣艱難,進度最慢的部分是合成。我進展相對較快,因為我是自由職業者,能全身心投入這個視頻的制作。合成的時候,我的幫手正忙着照顧家庭新生兒,但還是抽出時間幫我修改。我非常感激他的幫助。
在2016年到2018年之間,我有幸結識上海的一個導演朋友,他正拍攝一部長片電影,需要專業的調色,我跟他表示我可以幫忙,調完之後他非常滿意。接着他就介紹我接了一些項目,我們甚至組建了一個小團隊,取名為一本萬利影業,這其實是半開玩笑的,我們的初衷是利用小成本制作電影。後來慢慢地我就開始接觸廣告拍攝,通過拍廣告賺錢。
拍《上流》時我沒有任何收入,幸運的是剛拍完,一個廠牌的朋友聯系我問我是否願意講課,剛好我用他們的攝像機拍了這部片子,就用此作為案例。我覺得我還挺開心的,可以到處走,與人家去分享我拍電影的一些想法。這個可能就是我這幾年的一些收入,我個人對錢和名氣也不感興趣,我隻想好好拍電影,每年我花幾個月賺錢,之後就寫劇本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張也奇
Evan角色的塑造也非常成功,他的頭發是真頭發嗎?感覺他的頭發在後半段是一束一束的,始終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态。
傅宗盛
Evan這個角色是我2016年拍短片認識的,他的頭發有一部分真,有一部分是接的假發。
Evan在影片前半段,頭發還是比較密的,後半段頭發越來越稀疏,這都是有設計考量的。在2016年前後,當時我和我搭檔兩個人很久沒有賺錢了,壓力非常大,我就發現我每天每兩個小時頭發就會出油,油到一摸全是油的那種,還會有味道。當人處于一種壓力的狀态下,生理上是會有軀體化表現的。
在影片後半段,Evan這個角色也是處于這種狀态的,他頭發會變油,自然的一束一束。我們一開始是給這個角色準備了假發的,但他自己戴着假發不舒服,就單獨接了頭發,真發假發混一起。我們劇組沒有美術,但想要的就是這樣一種不完美的完美,現實生活中人就是有瑕疵的。
傅宗盛
關于影片中的情節,我在創作時就特别喜歡去觀察各種各樣的人,甚至去學習心理學去了解不同的人。對于Evan這個人物,我從階層的角度開始考慮的,他喜歡藝術,那平常聽的歌是什麼呢?歌劇和音樂?關于音樂,第一次出現是在他穿衣服準備去見女主的時候,他放的音樂是《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二次出現就是Evan開着特斯拉帶着Vicky一路開到港口的地方,用大遠景拍攝過去,用到的是《衆神進入英靈殿》交響曲,這個遊艇就像是一個城堡,他們将自己尊為流量的神,衆神進入英靈,表現主要人物已經進入正軌,故事正式開篇了;第三段出現在女主的視角當中,是粉絲們給他剪成100萬粉絲的慶祝視頻時,用到的音樂是《女武神的騎行》,這個音樂它又高雅又土,原因就在于這個音樂已經被網上所出現的各種混剪視頻用爛了,但同時有非常符合女主人公這樣一個視角。第四段出現就是Evan工作室空了,用到的是《葬禮金曲》。我使用了四段音樂做了一次很隐身的結構,預兆着故事接下來每一次的變化。
張也奇
Evan的鋪墊真的特别精彩,相親前的衣帽間和高定服飾、自戀的鏡像,傅導說到的細節,都是能夠被觀衆所感知和理解的。
傅宗盛
是的,所以這部影片實際并不是典型的低成本電影,還是比較花錢的,因為選擇的場景都比較貴,比如遊艇等等,并且對于Evan的形象我也是想藏一藏的,不是直接說出來的,而是觀衆通過細節和場景意識到的,所以最後的結尾的出現也是合情合理。
像影片中不同階層的人都有不同的命運,也不單純是因為錢,而是他們成長環境、教育、視野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不一樣。比如Evan從開始就很清楚網民的特性,就知道該怎麼去控制他們,就算失敗,真正上流的人他有無數種選擇,随時可以抽身而去。但是對于陳子怡來說,失敗了根本沒有别的選擇,也沒有翻盤的機會,她的成功也是隻會有一次運氣好。但對于Evan來說,他的家底可以讓他多次嘗試,多次失敗。
張也奇
關于電影四個小時的片長,在美學或者叙事上為什麼是必要的?
黃沁緣
因為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了,既要又要也要,我們想要展現一個完整的多層次社群群像,用一條主要人物的線索把它們串起來。
觀影後可以發現,劇情與現實有深度的“親密關系”,我們采訪了很多位up主,搜集了大量的熱點案例,把新聞的非虛構寫作手法和劇情片的編劇技巧融合,使影片成為了一幅“浮世繪”。我們的野心很大,電影裡有文化博主、吃播博主、旅遊博主、遊戲博主還有一位帶着刻闆印象的拜金主義上海小姐姐,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創作類型。
傅宗盛
是的,時長不是我們的選擇,它是一個結果。
電影《上流》首映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