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電影你看了覺得很好,網上卻有那麼多人罵?
為什麼有的電影你都還沒來得及看,就迫不及待想要跟着吐槽?
今天,我将結合電影《雄獅少年》第一二部、《大魚海棠》、還有《無極》,這幾部典型被“兩極化評價”的電影,來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是大衆太容易被“負面評價’帶跑偏?還是“客觀評價”早已失去了市場?或者,這根本不是一場憑影片質量,“你站哪邊”的遊戲呢?
2021年,《雄獅少年》上映後,我在網上搜尋它的評價時,被鋪天蓋地的負面評價驚住了。
我驚訝于,當國産動畫脫離掉神話或懷舊叙事,将“現實主義”題材搬上熒幕,且以國内目前頂尖制作的水準呈現時,大衆聚焦的點,居然有這麼大比例在激烈的負面情緒上。
雖然不乏,很多用心看完的觀衆,誇誇它是“國産動畫的頂尖之作”、“燃到飙淚”、“被少年氣觸動”等等。
同樣的情況,在2024年末,《雄獅少年》第二部上映的時候,卷土重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3年《雄獅少年》第一部在日本上映後,赢得了觀衆與業界的一緻好評。新海誠在媒體上感歎:“這部電影真厲害。影片有各種各樣的優點,但其中最出色的還是如同怒濤般的結尾高潮部分!”日本動畫導演湯淺政明,也由衷表示贊賞。
國内也有很多專業/知名人士,給予了好評:
央視大大,點名評價《雄獅少年》彰顯了文化自信,延續了優秀國産動漫的國風基因。
其實不僅是《雄獅少年》,2016年《大魚海棠》上映時,就遭遇兩極化評價,粉絲與噴子互掐,豆瓣評分從早期的8.6分下滑至6.6分,如今又上升為7.0,這反映出,早期“誇好”,後期“批判”,經過幾年的沉澱,又有一批新的人,慢慢發現,“它還不錯嘛”。
除了影片2D轉3D、情懷營銷、涉嫌抄襲等手段上的吐槽,劇情與人設的不足,成為了大家主要的攻陷點:“狗血三角戀”、“備胎男”、“舔????”、“看完覺得這女主甚渣”、“女主瑪麗蘇為愛害死全族”等等,大家對主創們十二年的精心打磨不感興趣,對湫是否為“犯了錯的水神”也無意了解,對影片隐藏的深意内涵無感。
在《大魚海棠》的片頭,年邁的椿說:每個人都一樣,吃飯、睡覺、喝水,在集體中,我們都是一樣的面目,一樣的動作,一樣溶解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最終泯然衆人……
這段話,幾乎像“預言”般,點中了影片上映後的評論,點中了人群中占多數的「集體無意識」。
大衆的“集體無意識”,就像是選擇融入羊群裡的羊。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來就是一隻羊,為了成為其中的一個“白點”,為了不顯眼,不成為“靶子”,我們想方設法地往羊群深處擠,拼命盲從。
我們想要融入群體的初衷是,想要“更安全”。
那我們的目的達到了嗎?
你應該聽過/看過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衆》,裡面指出選擇融入群體會有的三個特征:智力差異被抹平,情緒容易受傳染,易受暗示。
也就是說,當“個人”融入“集體”,ta的差異會被隐蔽與模糊,才智、個性被削弱,異質性被同質性吞沒,無意識的品質占上風。群體也易受暗示與輕信,失去判斷力。
比如在一些社會事件中,群體可能會出現過激行為,這種行為可能會導緻個體面臨法律風險或者受到傷害。比如,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九月大屠殺”,謠言四起,大家聲稱監獄中的反革命分子要發動叛亂。在這種情緒煽動下,巴黎的群衆自發組織起來,沖進監獄展開屠殺。
書中有句話很典:如果我們把群體想象成“世界上所有的人”,那麼,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加在一起就比伏爾泰更有智慧,反而是伏爾泰比“世界上所有的人”更有智慧。
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個方向,表現出沖動、易變、輕信等特點。成為“烏合之衆”并不意味着更安全。
融入羊群後,我們是看不清周遭形勢的。隻有走在羊群邊緣,才能看清周遭的本來模樣,在可能有危險降臨前,做出判斷。當然,一體兩面,确實也暴露在外,更易成為“靶子”。這裡先不做複雜讨論了。
群體決策也不一定是理性的,可能會産生錯誤的判斷,讓大家一起陷入困境。比如,前些年國内抵制日貨,乃至到打砸搶的行為;幾次跟風搶鹽;疫情期間瘋狂囤藥……
從社會層面看,群體行為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個體在其中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到有害的活動中,從而給自己帶來危險。同樣是上面提到的法國“九月大屠殺”,許多人在群體狂熱的情緒中失去理智,參與到了這場血腥的行動中。事後,部分參與其中的個體可能會因為過度使用暴力、非法殺人等行為面臨法律制裁。而且,在這種混亂的場景下,一些個體可能也會被誤殺或者受傷。
一個足夠理性的人,更多會根據自我需求購物,而更易受煽動的下沉市場和青少年群體,越容易掉入“輿論”或“風靡”的陷阱。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買“番茄色”的口紅,隻因為有人說好看;也不知道為什麼一旅行就要“沖動消費”,好像不沖動,就沒有别人爽快;更不知道瘋狂購物、蹦迪、暢飲之後帶來的“空虛感”是怎麼回事。
回到影評上,也就是說,《雄獅少年》《大魚海棠》,剛開始的一部分人可能是真心吐槽,可能是為了獲取流量,但當一部電影的負面評價達到一定量後(甚至有時不一定要達到一定量),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開始産生影響,人們的從衆心理開始作祟,加上負面評價通常會帶有批評者強烈的情緒,比如憤怒、失望,強烈的情緒會比客觀的、平和的更容易感染其他受衆。
大家會不自覺地加入吐槽與負評中。
如果我們再把時間軸往回撥一點,會看到2005年的《無極》,是更典型的在“輿論”裡翻滾的例子。
陳凱歌的《無極》上映後,胡戈用惡搞的方式重新剪輯了《無極》的片段,将電影情節改編得荒誕滑稽,以一種幽默調侃的方式對《無極》進行解讀。
*關于《無極》&陳凱歌的更多解讀,可以看這期~陳凱歌,在恐懼什麼?他的真實水準究竟怎樣?「第五代導演」
無數觀衆紛紛湧入,視頻被大量傳播,在網絡上引起轟動。很多人跟風對《無極》進行批評和調侃,使得電影《無極》的口碑在大衆層面進一步崩塌,加劇了負面評價。
當胡戈用一個“血饅頭”,将《無極》砸得粉碎時,個性與市場之間的矛盾,被推至頂峰。
《無極》作為一部大制作的奇幻電影,與觀衆期望看到精彩的劇情和震撼的視覺效果有出入,部分觀衆覺得影片劇情空洞,難以理解導演的意圖,期望落空後,給出負面評價。這非常好理解。
但或許誰都沒有想到,這場期望落空,會演化成一場大型“吐槽狂歡”。
這一事件對《無極》的聲譽産生了非常負面的影響,讓電影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陳凱歌對此非常憤怒,他認為胡戈的行為是侵權行為,表達了強烈的不滿情緒,甚至聲稱要起訴胡戈。(最終沒有起訴)
制作周期長(從創意産生到最終上映曆時12年)、前期宣傳力度大、承載觀衆諸多期待的《大魚海棠》,也是如此。觀衆對它的期待是多元的,通俗易懂的表達往往接受度會更廣,比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但《大魚海棠》裡複雜的人物關系和晦澀的主題會令很多人在出影院後時感到困惑。
一部沒有具體是非對錯,沒有黑白分明人物的影片,在一個人心越來越浮躁,隻求快速拿到結果的時代,誰還有耐心去剖析與所處環境價值觀大相徑庭的劇情與人物内心呢?
可怖的是,如果長期浸泡在集體無意識裡,集體會讓一個人迷失自我,喪志對基本的是非對錯的鑒别能力。
主創團隊們走了一步很險的棋,大家的情緒帶動早已不是影片質量好與否占主導了。而是「集體無意識」,大家在口誅筆伐裡感到“很爽”,影片好壞、事實真相,還重要嗎?不重要了。
跟風惡評的人,他們要的,是在群體裡,安全地體會爽感、勝利感,感覺自己是正義的、敢于對抗的、看清“真相”的。人性中很難跨過去的一個困局是,我們太容易讓自己與某個人/某件事為敵了,恨成為了一種紐帶,敵意反而讓生命活力有所“滋長”。
話接開頭,我們為什麼對《雄獅少年》裡,周星馳式的執着夢想,努力奮鬥的小人物不再感冒了?
兩極化影評的産生,面上的,是反映出大衆期望、文化價值觀、審美方面的差異,以及想要産生民族情感與文化認同的心理、産生代入感和情感共鳴心理、追求質量與價值回報的心理,有落差。
内裡的,是在反映,在這個焦躁時代下,底層小人物逆襲奮鬥的情緒内核,當代年輕人不再買單。
與其費力去理解别人的“邏輯”,不如信奉“網紅魔力”,不如躺躺平、罵罵熱搜來得爽快。
《再見愛人》是怎麼火的?大家為什麼對麥麥有那麼大仇恨?又為什麼集體“圍剿葉柯”?
迅速站隊是容易的,花時間去了解對方,再形成觀點,是難的。
這期本來想要寫寫《雄獅少年2》的好,逐漸演變為“為什麼那麼多人在罵?”“我要跟着罵嗎?還是如實寫出它對我的觸動?”“如果我好壞都一一列舉,會不會很無聊?”“好與壞的界定,又客觀嗎?”“客觀的,還有人看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曆/困惑呢?歡迎在彈幕/評論區分享你的感受。
在數字媒體紛飛的當下,媒體為了獲取更多關注度,會更傾向于傳播争議性與批判性的内容。由此形成平台與傳播者/創作者的雙赢,而為這些并不客觀的“聲音”買單的,常常是無意識的大衆。
《大魚海棠》裡女主椿不惜一切奔向自由的價值觀沒有錯,而是選擇自由的邏輯,與我們從小受到的要以大局為重、要謙卑隐忍、要認可中庸之道,大相徑庭。否定一個人很容易,理解一個人卻很難。
星爺沒有變,《雄獅少年》裡的少年熱血依舊熱血也依然感人,是時代變了,是科技的迅速發展,讓我們一眼就看破了階層效應,看到了觸不可及、怎麼努力都無法抵達的未來,夢還未開始,就被砸的稀碎。
那麼下次,假設你很喜歡一部影片,此時你對面站了一大波diss,你成為了新進來的觀衆,你會怎麼選?是直接宣揚你的喜歡嗎?還是“靜靜看你們表演”,成為沉默的大多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