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是一篇專業的影評,而隻是一段個人的呓語。記得2018年的7月1日,暑假正式開始前、世界杯臨近尾聲的最後一個周末,我一人在房間裡捧着平闆亂劃,無意中就遇見了這部帶有濃郁夏日風味的電影。故事發生在水鄉紹興的台門的西小河,所謂台門,是當地對傳統老宅子的統稱,随着上世紀末以來城市的大規模建設,這樣的老宅在紹興逐漸凋蔽,然而在古城西北角的西小河畔還保留着一片,恰如其分地,這裡就成了影片中故事的發生地。

電影的情節很簡單,講述了男孩顧曉陽一個夏天的成長故事,如同電影的簡介那樣,1998年夏,皮耶羅決戰世界杯,10歲的曉陽也想像他一樣。當老師的爸爸拒絕為他的校隊申請書簽字,忙着角逐梅花獎的媽媽也沒空搭理他。在沒有兄弟姐妹的年少時光,隔壁怪爺爺成了曉陽的好朋友。他們一起踢球,一起出遊。孤獨的夏天,他窺見了爸爸、媽媽和爺爺的秘密。

故事的結尾,爸爸信誓旦旦的副校長沒有評上,蠢蠢欲動的婚外情也成了自作多情;反對老屋拆遷的鄭爺爺,最終還是丢下了沉睡于墓地中的孫子,随兒子一起去了遙遠的深圳;“壞人”沈老師最終去了另一所學校;最後的最後,隻剩下曉陽一個人孤獨地在院子裡踢球,若有所悟地品味着成長的真謗。一切都仿佛英語老師唱的那支歌:“青石闆的街,老房子的夜,你陪我靜靜地談了一些。”那個夏夜的所有秘密,最終都如同曉陽的百寶箱一般,被鎖進了台門老院的深處,終成為記憶裡那片氤氲的暑氣。

2018年的曉陽會不會仍懷念那個悶熱、美好又充滿煩惱的夏天?至少,2023年的我,還在懷念2018年初見這部電影的那個夏天。那個夏天,即将結束一段婚姻關系的我,心中有着前所未有的如釋重負,我主動換了新發型,重新迷上了偶像劇,拾起了久違的寫作,還反複前往西湖烏鎮和西塘,在盛夏的水鄉追尋失落已久的浪漫。那,便是我人生迄今為止最後的青春時光,也是獨屬于我的“西小河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