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鸡奖获奖名单公布后,很多人为《出走的决心》抱不平,觉得这么好的女性题材电影,咏梅老师这么厉害的演技,没有获奖真的很可惜。我也陷在这种情绪里,甚至有些义愤填膺,觉得论起女性反抗父权家庭的束缚,还有什么比电影中的李红那一脚油门更加畅快的?直到我看到了另一部金鸡奖的获奖影片,才蓦然醒悟,原来表达反抗,还有这样一种相反的方式。
这部电影就是今年金鸡奖的最佳外语片,来自意大利的《还有明天》。影片讲述了1946年二战后的意大利,女性地位依旧低下。底层女性迪莉娅每日在丈夫的暴虐下和生活琐碎中艰难生存。面对令人窒息的生活现状,她默默地隐忍着,却在意外收到一封神秘信件后,暗中策划了一场出逃。当我们以为,她的出逃或许是同初恋私奔,又或者是想要一份梦想中的自由,答案揭晓了,她收到的其实是一张政府的选民卡,而她的出逃只是为了参与这场首次有女性参与的政治选举。
这样的反转结局,颇有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意味,瞬间便拉高了电影的格调。如果女主只是逃走,那么不过是又一个“娜拉走后怎么办”的故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主很难找到更好的容身之地,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意大利,不管来自贫穷或富有家庭,独立生活或依附家庭的女性,都生活在男权的钳制下,是不配有思想的东西。在这种情形下,选择和懦弱的初恋私奔,只会落入又一个陷阱。若是强行编排女主逃离丈夫魔爪的情节,则完全沦为了讨好观众的爽片。真正的好电影并非是讨好观众,而是要引起观众的思考。
在《出走的决心》结尾,李红的自驾上路让人大呼过瘾,似乎女人们终于获得了想要的光明与自由。然而镜头一转,她的女儿依旧生活在阴暗的家庭里,被家庭琐事磨损得黯淡无神。母亲抛下的责任,最终还是由女儿扛起,母亲与女儿,总有一个会牺牲,而家庭中的男性角色,依旧在美美地隐身。
也许是看透了这一点,《还有明天》的女主放弃了虚无缥缈的出逃,而是选择行使自己神圣的投票权。她明白,任何权益的争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人的逃走并不能解决社会的任何问题,但是千万个女性一起争取一定可以。
你看,在她的努力与抗争下,她不是成功投出了自己属于女性的选票吗?而她存给女儿的钱,也不用再当作嫁给渣男的嫁妆,而是可以成为女儿的学费了。一切都在慢慢地好起来,哪怕暂时还是要回归家庭,还是无法彻底改变生活现状,但是,“还有明天”嘛,或许明天,她们便可以投票争取离婚权、工作权……以及无穷无尽的权利。
还有明天,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所有该有的都会有的。这个积极向上的标题,让人充满了改变世界的动力。或许出走让人一时爽,但是敢于回头和所有不公平叫板,才是真的有勇气,有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