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回首,雲遮斷歸途。
正逢秋日,看罷此劇的我漫步于暖陽之下,隻覺得照在身上的陽光不是此刻的,是穿梭于過去的。老城區斑駁的牆皮被照亮,路過的人群熙熙攘攘,新的人不曾留意,而老的人也不總提起——那個漫長的季節。
那時的人們相信很多,隻要鍋爐還在熱氣騰騰,隻要汽笛還在嗡鳴作響,未來就充滿希望,哦不對,是根本不需要考慮未來。有王響這種憑借父母的工廠元老的出身,再加上精湛的技藝,在城區混的順風順水,可以昂起頭指揮居民愛護環境不亂翻垃圾,可以向警察一樣教訓不争氣的小輩;有彪子這種百裡挑一的大學生,分配到行政,憑借學識和身份前程似錦,在工廠的蔭蔽下讀書,追女孩,悠閑惬意地過着自己的日子;還有投機靠小聰明混有一席之地的邢三;表面潇灑不羁卻道德感極強,以神探之名著稱于警局的馬隊……他們擁抱着集體,相信一切就像天上的太陽升起般理所當然。
可是太陽有日升日落,月亦有陰晴圓缺。總是有人,不相信的。有趣的是,王陽絲毫不像擁護工廠秩序的父親那般,他不擅長考取世俗的功名,也不願成為一枚大機器的螺絲釘,你可以說他高不成低不就,他卻能寫出自己家庭和這座城市命運的預言,他是有詩人氣質的,甘願打工賺錢養活自己的寫詩之路,面對愛情,他一片赤誠願飛蛾撲火,面對愛人,他亦會守住底線,毅然回頭,他正如那首他所愛之歌的名字“blue moon”, 身處在故事的背面,讓人又愛又憐,甚至會讓人氣憤他的赤誠害了自己。沈墨兄妹和王陽不同,他們無法如明月般皎潔,卻也不被陽光照耀,隻能是陽光下的陰影。龐大的機器不僅能護佑的居民,也能頃刻間讓兩人的父母殒命,由于原始代際維系的熟人社會固有結構,大爺憑借自己工會的身份一手遮天,玩弄沈墨于鼓掌。還有看似着墨不多卻影響主角命運的廠長,他權勢滔天,與商人勾結,幹盡不齒之事,暴斂不義之财,這是大家不曾留意的工廠體制的另一面。順便提一句,這應該是繼風雨雲後最直接描繪官商勾結的有出圈效應的地上作品了。
二.再回首,荊棘密布
當時代的車輪碾壓過來,無論你身在何處,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盧文仲一死,工廠的僞裝被撕碎,原來工廠早已沉疴難起。老司機王響表面上一如既往的驕傲,内心卻陣陣嘀咕,開始低三下四求小人停止算計,狠下心來把珍藏的好酒拿去送禮,滿臉陪笑地跟在馬隊後面企圖破案立功,最終家人和事業,一樣都挽留不得;彪子看清廠長的嘴臉,雖然日常伺候領導端茶倒水,但為了心愛之人,文人氣仍不曾磨滅,終是無法回到原來無憂無慮的日子;見慣了窮兇極惡之事的馬隊卻無法忍受伸向親人的惡魔逍遙,沖動之下動了私刑,間接導緻好友之子慘死,少女死因不明,他自覺愧對帽檐上的警徽,從此馬隊成了老馬,再也回不到原來的雲淡風輕;還有為愛溺亡終無法與這塵世共處的少年,被複仇烈焰吞噬懷着沉重的愛和期望流亡天涯的少女,還有兒子患絕症丈夫殘疾,隻得在維多利亞的嘈雜中輕生哼唱小星星的母親。長期生活在集體庇護下的人們,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無所适從,或無助,或悲哀,或憤怒,但是那是吹過凜冽寒風的東北人啊,年年經曆四季循環的東北人啊,他們有着野草般的堅韌,定能咬着牙活下去,他們暗暗忍受,卻很少傾訴,直到這次,東北的往事,罕見地被訴說。下崗潮後,工廠成了東北人的情結,也成了心結。
三. 再回首,恍然如夢
實不相瞞,多年後的戲份是我最熟悉的,也是最喜歡的。彪子從意氣風發的帥氣書生變成的大肚便便充滿市井氣的出租車司機,聞到鴿子屎的味道不對後趕緊給寶貝鴿子多加點飼料,王響從神彩奕奕的火車頭司機變成了普普通通的勾着背的瘦弱老頭,老馬卻還似曾經,潇灑地跳着拉丁,最打動我的就是邢三了,那個憑借奸詐狡猾在廠長身邊混的風生水起的保安隊長邢三卻是孤苦伶丁,那件曾經拉風的黑風衣如今成了守護尊嚴的最後一道屏障,當他賣套牌被發現打倒在地,尿袋露出的那一刻,相信所有人心頭一緊,不忍再看。他違法賣套牌不過是為了掙些救命錢,給自己備好棺材罷了。曾經滄海難為水,故人相見,看桌上的菜熱氣升騰,或一笑泯恩仇,或插科打诨,捧腹大笑,你會認為他們忘記了過去,笑看風雲。但是當你看到吃烤肉前馬隊和王響突然爆發的激烈争吵,ktv中幾人的借酒消愁愁更愁,你便恍然大悟,傷疤早已深深烙下,隻是不曾揭開示人而已,那獨屬于東北人的樂觀曠達背後,便是心酸過往。作為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身邊當然會有受到下崗潮波及的人,我的二叔,他當了工人的第一年便遭遇下崗,開過貨車,做過買賣,都不大順心,卻也掙紮着過日子,娶妻生子,家裡事也是馬馬虎虎,最近幾年幹起了出租,卻是錯過了出租車的黃金期,被現在被滴滴答答的打車軟件頂的不行,還累病了得了心肌梗死,辛虧搶救及時救回一命,不敢再開夜班車加重病情隻能自己開白班,妻子開夜班車,辛苦二字形容都算是輕了的。但是不管多苦多累,他放不下他的愛好——養鴿子。小時候我家外面就是他的鴿子籠,還給我鴿子蛋吃,他能聽出鳥叫有幾個聲調,他沒讀過初中卻能侃侃而談鴿子的生物學習性和遺傳,他生活中屢屢受挫卻在賽鴿屆小有名氣,屢次拔得頭籌。他也很傻很自私,爺爺死後和我爸證财産争得面紅耳赤,讓我父親傷透了心。聽起來很熟悉是吧,就是劇裡幾個人物的綜合,這就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這部劇的原因,導演編劇太懂東北了,劇裡的細節體現了這裡生活的點滴,特别真實,如此的細節還有王響和老婆吵架時拿着油條生氣:“這咋吃,幹剌啊!”,如此種種,不一一贅述。随着由套牌車引起的一系列事件,每個人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心結,也随着案件的水落石出,每個人也有了自己的歸宿,和解之後向前看。雖然我個人最喜歡馬隊,最後那一聲:”朱局,這案子是不是終于破了”真是讓人潸然淚下,但是最讓人意難平的卻是彪子了。離婚的那一晚,他傷感地說:“過去就像夢一樣。”是啊,往事如夢,多少愁苦傷悲,化作輕歎一聲,一個有膽識有理想,又天真又幼稚的人,就悄然隕了。
四.再回首,背影已遠走
由于太喜歡這部劇的東北生活氣和人物刻畫了,我便愛不釋手一集接着一集看,甚至不惜熬了通宵生了病。當最後《再回首》的歌聲響起,我也仿佛跟着劇裡的人物曆經十餘年的風雨,也仿佛窺見二叔的前半生,可謂百感交集。如此動人的劇最終大獲成功,這離不開創作者們的辛勤付出,最亮點的就是秦昊和範偉的演技,絲絲入扣,把不同時間段的人物心理拿捏的十分精準,再加上東北人身份的加成,人物實在是鮮活極了。其他的演員,陳明昊的該死的魅力,還有美素這個溺愛兒子關照家庭的母親,心高氣傲,不甘平凡卻被命運捉弄的麗茹,讓人又恨又憐的邢三,甚至那個又江湖又左右逢緣的ktv經理,人狠話不多的傅衛軍,還有那個堅韌内心又夾雜幽暗和光芒的沈墨,李庚希那個扮相一出來就是,太貼臉了就像牯嶺街裡的女主,雖然演技還是有待提高。王陽和沈墨的扮演者都差不多性質,姜還是老的辣。每一集情感爆發的瞬間都成了名場面,劇本太紮實,每個角色的性格分明,事件的編排絲絲入扣的同時不忘描摹群像,導演在三個不同時間段的剪輯銜接恨自如,紅毛衣的切換,照片的伏筆,最後用藍色多瑙河來做收束,讓人驚歎創作者的巧思。還有一大優點就是配樂,搖滾人出道的導演果然對音樂的運用信手拈來,用搖滾訴說鋼鐵之城的往事,神秘的迷幻搖滾将撲朔迷離的懸案展開,最後那場雪用的搖滾則是溫柔動人,片尾曲選的也很好,契合又高級,讓我認識了很多獨立搖滾樂隊。這部劇俨然成了國産現代戲的皇冠,他不避諱該說的,也不為了喊口号而忘記人物,聽聞作者是飽含對已故父親的懷念創作了這部劇,真誠與才華的雙重加持下,造就了經典。
五.再回首,我心依舊
2025年了,距離劇裡結束的時間又過了快十年。這裡的往事已無人問津,就連這片土地也逐漸落寞,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老工業基地也隻是停留在字面了。自古詩人不幸,詩家幸,最近東北在銀幕和小說中倒是小火一把,也不對,還有近幾年的”爾濱旅遊熱“呢,但我覺得爾濱旅遊熱不是真正的東北,旅遊宣傳大片還停留在”紅衣花襖,紅腸冰棍,冰燈雪雕”這些既刻闆又膚淺的元素上面,就像劇裡展示的,這裡不僅有白雪皚皚,還有秋高氣爽,這裡的秋天反而是漫長的,讓本地人喜愛的。這裡的四季各有風采,就像東北人不全是傻呵呵的搞笑人,有心思深沉的王響,有陰險狡猾的邢三,也有理想主義的王陽。你看,窗外暖陽灑下金光,城市裡的戀人漫步,田野裡的麥田金黃,微風拂過少女的秀發,也拂過麥穗壓彎的腰,縱使秋夜寒涼,多少年輕人不得不離開這片土地,他們沉沉的夢裡還有那片翩翩的麥浪。
再回首,淚眼朦胧。
漫長的秋——晝的溫暖交替夜的寒涼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由“環”及“還”,談魔幻題材的回歸
談及魔幻或者奇幻電影,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哈利波特》,《指環王》這些經典,國産電影有《畫皮》等等,但是有史詩氣質的魔幻電影《封神》三部曲還是頭一号,這點十分佩服導演的魄力和勇氣。記得自己看的是IMAX大有不同轉場,看完一直興奮到半 ...
馳騁縱橫的英雄氣—淺談94版老三國
遲遲不敢下筆,84集看罷,半載已過,起初觀看時便是集集驚歎不已,時常感慨萬分,盡可能地擠時間刷下去,當最後一遍片頭曲奏響的的時候,隻覺得自己剩下了軀殼,魂魄已随風去了。每當停下手頭的事,腦海裡總會閃回着三國中的一個個場景,最終下定決 ...
新冠後時代的我們,有必要關注乙肝嗎?
毫不誇張的說,幾乎所有醫學生都對乙肝有科學的認識,我也不例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對電影情節的代入,因為我無法理解人們的歧視,而且現在大家早就淡忘了這個病毒,甚至可以說是缺少了對這種病毒應有的重視。在新冠鬥争轟轟烈烈地結束,甚至甲 ...
撥浪鼓上的創可貼
早早在豆瓣大V連城易脆群裡得知的這部電影,記得公映前脆脆作為宣發方和白導四處奔走,我本想趁着寒假旅遊的機會參加路演,不料還沒等出發去成都,成都的活動就結束了,剛準備從成都前往重慶遊玩,重慶也恰好路演過了,屢屢錯過見面會的我隻得暗自嗟 ...
溫情脈脈,戲說人生
這部影片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溫情脈脈,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依舊有人間的真情支撐着你,很符合中國人心理結構,果然儒家思想在中國人的地位可見一斑。實在是沒想到95年的片子,把現代社會的家庭關系竟交代的如此細膩,可以說有每個中國家庭的影子。粗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