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允許的範圍内,能把題材和故事呈現到這個程度,如果滿分是100分,我會給《少年的你》打85分,隻因它的意義早已超過了電影本身。
《少年的你》鏡頭中呈現的雖然隻是陳念和小北等人的青春經曆,但卻在背後暗藏着一種可能——故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可能性,陳念的校園故事,小北的家庭故事,包括魏萊的故事,都在暗示着這種可能性,當原生家庭殘缺不全、父母失位的時候,那些被稱之為“孩子”的人,就可能無法成為孩子,他們會選擇用一種叛逆的方式向父母說“不”,向過去說“不”,這種方式有可能就是去傷害他人,或者遊走于社會邊緣,近些年,在網絡上、新聞中這樣的故事還少嗎?一張張看似人畜無害的臉,卻揮動着拳頭,成為惡魔,他們不僅改變了自己青春的模樣,還讓另一個少年的青春成為苦痛,陳念如此、胡曉蝶如此、魏萊如此、小北亦如此,這些鮮活的故事和青春,都在向我們訴說一個事實:我們的家庭觀真的出了大問題,這與“毒/教/材”有着極高的相似度,最可怕的是我們的不自知...
▶雖然《少年的你》已經很用力了,但這個力道還是不夠,至少對于中國電影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有美就有醜,有光就會有影,希望未來的電影會是“光”與“影”同在的存在,期待着,盼望着。
臉上的髒,身上的傷,不該是他們青春的樣子...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拆”字為頭 “暖”作尾
搶了手機店的“眼鏡”和“大頭”一路狂奔,逃至一處老舊小區内,小區的牆面上遍布“拆”字,“拆”有兩個意像——摧毀與新生,這就是影片《無名之輩》要描述的小人物的無奈掙紮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無奈掙紮,遍布命運的捉弄。“眼鏡”(胡廣生),不 ...
《綠魚》:當老港片邂逅詩人李滄東
北京國際電影節挑選李滄東的《綠魚 》(4K)進入緻敬片單,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愛的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另一方面,這部充滿老港片調性的《綠魚》,與李滄東詩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溫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滄東 ...
《遺傳厄運》: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節為恐怖同好選了一部很好的片兒——《遺傳厄運》,這是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整個觀影過程,前半段像是毫無目的的漫遊,追随鏡頭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遊蕩,一半無趣,一半寡淡;到了後半段,那些寡淡與無趣成了拼湊完整“恐 ...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
此心安處是屋家~
電影《此心安處》極罕見的一部作品中,從“物理空間”、“情感意義”以及“生命承載”三個緯度對“家”這一概念進行了探讨。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延續着《阿甘正傳》曆史厚重的滄桑與時光無情的陡轉,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為主線,以固定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