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非首發,首發公衆号,ID:王思站,文責自負。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荒野機器人》講述了一個老生常談,卻永遠曆久不衰的課題:
如何對自己最愛的人,開口說出我愛你?
它某種程度上是《瘋狂動物城》的祖先級前傳,将最原始的野性、最前衛的AI機器人相互碰撞,産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驚豔故事。
這部電影并不存在反派,不管是機器人、動物、人類,都在做着自己本能的任務。然而在大自然物競天擇的生存法則下,不同物種之間競争、沖突不斷,“善良”似乎不是存活的根本之道。然而我們(包含動物或機器人)真的隻能生活在指令之下?想要在生活上有所改變,或許就必須做出超越自我的覺悟。又再度呼應了夢工廠近年令人敬佩,求新求突破的精神。
感性來說,《荒野機器人》是一部溫馨又感動的電影,且在動畫技術上,絕對是負有野心與突破性的裡程碑。理性來說,《荒野機器人》的劇情在收尾上有點讓人感覺,好像連編劇寫到最後都有點“入戲”到舍不得放開的感覺。

用最前衛的技術,說傳統的溫馨故事
我真的沒想到《荒野機器人》會那麼好看!無論是動畫水準、配樂、畫面角色刻畫、劇情、故事,都展現出超出預期的成果。
這部電影為什麼那麼好看?有部分的原因,來自于它的故事可以去見夢工廠動畫的模樣,就像機器人羅茲在訓練雛鳥飛行時,就有如受了傷的沒牙一步步重新學會飛行。在觀影過後,特别查找了《荒野機器人》的幕後制作,才發現編劇克裡斯·桑德斯确實曾經執導過《馴龍高手》,甚至,另外一部有趣的動畫《瘋狂原始人》也是出自桑德斯之手。
回顧《荒野機器人》中的許多笑點及片段,确實看見前述兩部動畫片的影子。但這種“相似性”僅是風格相似,實際上觀影時,并不會讓人有種“自己緻敬自己”的感覺,反而是因為這些感動人的要素确實存在在換了不同的角色或情境下,仍然可以讓觀衆引起共鳴,甚至我認為,《荒野機器人》的層次更高!以一個機器人與野生生物的關系,帶出意外成為母親角色的冰冷機器人如何學會溫暖,而這部電影裡甚至沒有人類角色,卻能讓螢幕前的人類們留下感動的淚水。
在觀看本片時,我很意外它的劇情其實比我想像的還多!本來以為主線故事會圍繞在“機器人當媽媽”這件事之上,實際上,這條故事大約隻占了50% 的内容,導演想要探讨的主題在後半段衍伸成“機器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甚至,有一部分也在介紹父母在兒女成長之後的空巢感,電影巧妙的把“機器人要完成任務”的指令與父母的人類情感做結合。而“不知為什麼來到孤島的機器人”也升華成“機器人羅茲森7134号”如何找到個人價值。
有趣的是,在機器人外觀跟故事設定上直接容易産生聯想的皮克斯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不免探讨到人類與機器的關系,《荒野機器人》卻相對薄弱,本片沒有對于“人類如何破壞自然”有太多着墨(但仍然有),反而更多是站在“機器如何衍生出人的本質”的立場說故事。而“感性如何超越理性”,《荒野機器人》給觀衆的答案卻出乎意料之外的童話色彩,一切都來自“心”,而非“腦
這種有深意又有詩意的說故事方式,徹底的網羅成年人的心,卻又不失給兒童看時的簡單概念。《荒野機器人》透過這種模式,也讓它跟早些上映的迪士尼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2》有所區别,後者确實也能阖家觀賞,但它明顯是目标成人的電影,前者或許是因為改編自童書,它目标的受衆是所有人,因此用“心”思考、動物之間的合作挺過寒冬等,都還保有童年純真的時刻。
這部電影的感動在每一個畫面的用心安排,也在故事跟角色本身。但身為一個影迷,卻很難為它多說什麼,那是一種目不轉睛之後的餘波蕩,因為它每一個表現都太完美,以至于我甚至找不太到缺點在哪。如果硬要說缺點,那或許就是上個段落提到的“童話般”的故事讓它有些不合邏輯,但也僅此而已,而且刻意找尋缺點,就像是刻意要找一個本片“做得最好”的地方一樣困難,因為它“太完整了”。

找到存在的意義,存在才得以踏實
羅茲森 7134号機器人在重重雲霧中失速墜落,一睜眼就身在陌生的小島。盡管 7134 号内置多種語言與裝備,卻無法與島上的動物們溝通,還因為奇怪的外型與行動,被動物們視為具有威脅性的入侵者,甚至在發現7134号沒有攻擊性後,聯手欺壓、支解了它的身體。
同樣以大自然為場景《荒野機器人》的世界觀從根本上就非迪士尼式的“與小動物心有靈犀、攜手共舞”,也非吉普賽式的“探索文明及野性的沖突”,而是以機器人為載體、以荒野為底色,直指成長、社會、甚至生命的原型。7134号進入待機模式,在幾天幾夜的“學習”過程中,解碼了周圍的各種語言,然而,即使溝通、傾聽的重要性被擡舉得至高無上,卻鮮少人讨論随之挾帶的精神成本:聽懂,常比聽不懂更傷人;敞開自我,往往意味着受傷。
機器人沒有脆弱易感的“心”,跌跌撞撞、大傷小傷都無法毀損鋼鐵之身,然而,自我是無止境的虛浮概念,必須找到生存的理由,才得以踏實地存在。船舶在波濤中,需要壓艙石以穩定船身,正如7134号瘋狂問着:“有人訂購我嗎?”、“有給我的任務嗎?”--唯有找到存在的意義,存在才得以踏實。
而 7134号找到了亮亮,從那刻起,存在有了重心。它撕下制造者貼上的、個性化用途的數字編碼,自我正名為:羅茲。
機器人羅茲的造型,動畫團隊并沒有特意設計得讨喜,而是創造出具有實用性質的機器人型體:環節動物一般的手臂、可以脫離本體活動的手掌、可随意開阖的軀幹……在部分畫面中也能捕捉到機械支離的詭異之感。為協助人類工作而生的怪物,應該是無所不知的,然而在荒野裡,羅茲一無所知。
和羅茲一樣被排除在外的,還有狐狸阿探。阿探沒有家人與朋友,總用刻薄的話語和卑鄙的行為孤獨度日,呼應刻闆印象中狐狸的性格特質,然而,阿探與羅茲、亮亮間的愛與責任感,到了最後竟牢不可破。羅茲隻是釋出了一點點、單純的善意,星火燎原般,就使阿探慢慢、慢慢地從缺愛而心态消極的角色,成為最後那正直、溫暖而善良的模樣。不需聲勢浩大的告白、大張旗鼓的翻轉,隻需要一絲星火,寂寞的靈魂就如同遇見春天。
為了養育小雛雁亮亮,并達成讓亮亮和雁群們一同遷徙過冬的“任務”,羅茲與阿探卯足全力,搭建了自己的家,并陪伴亮亮學習遊泳、飛翔。從來到荒野就飽受欺淩與掠奪的羅茲,加上不時的撞擊與磨損,身體早已破爛不堪,然達成任務的信念絲毫未被動搖。
被嘲笑、被鄙視、被排擠、被批評;跌跌撞撞、屢戰屢敗、滿身是傷、疲累不堪……卻在見證所愛之人的成長時,比任何人都驕傲、快樂、滿足。扛下了所有風雨與傷害,隻為了成全一個甚至不屬于自己的、小小的希望。愛得多麼笨拙,善良得多麼魯莽,又樂觀得多麼天真。機器人沒有痛覺,但看着羅茲,觀者心裡卻隐隐作痛--那身影,多麼像我們生命中的誰…
傷痕累累的羅茲,在脖子底部有個區塊格外光亮,那是亮亮每日依着留下的擦痕。羅茲下意識地,時常輕撫那個地方。那是空缺,是思念,亦是生命的不可逆、留給我們甜蜜的惆怅。

你的努力,總會有人認可
《荒野機器人》借由羅茲的外來者身份,展現了一個充斥惡意的社會型。這樣的生存條件,可以說是人類内心對群體生活最深層的恐懼。不過,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觀者能輕易地指認那些閃閃發光的“成人”。
木匠河狸先生脾氣暴躁、孤獨又執着,但當羅茲拖着損壞的腿部,艱辛地為亮亮的飛行做準備時,河狸先生沉默地抱來自己制作的木腿,為羅茲裝上;負鼠小粉尾 不帶成見地,一直親切陪伴,唠叨着宛如每個人的母親;遊隼雷霆義不容辭接下了教導飛翔的責任,堅定地督促後輩的成長….
而雁群首領長脖子,是荒野中第一個出聲肯定羅茲的長者,更用一連串的行動,證明了對羅茲的敬意。雁群啟程後,特地帶着亮亮回旋,再次飛過羅茲的眼前道别,而這一趟飛行,它不僅将重任交給了亮亮,也謹守着與羅茲之間不言自明的承諾。
周遭愈混亂吵雜,真正沉穩強大的存在就愈光亮,成為一個大人,是我們生命中的必修課。《荒野機器人》給予了美好的诠釋:大人無關乎年齡、性别、種族,無關乎社會地位;大人就是,将你的努力看在眼裡,心疼你,然後站在你這邊。
長脖子對羅茲說:“你所做的,應該受到肯定。”無論身處生命的哪個階段,都可能遇見“大人”,而在成為“大人”之前,有幸看過“大人”的樣子,那是何其幸運。
羅茲的頭上藏着一隻信号棒,發送信号後便能返回原廠,被修好、再送往正确的地方。亮亮離開後,羅茲的任務終于達成,按照機器人的系統設定,應該按下信号鍵,離開荒野,然而他卻違反、甚至改寫了自己的内置程序,選擇留下。也因為這個決定,荒野裡的動物們,才得以在嚴寒中一起存活下來。
大自然的内置程序,是适者生存;生物的内置程序,是弱肉強食。羅茲拖着快崩解的身體,推翻适者生存的必然,而他建造的小屋,聚集了荒野裡所有動物,也凍結了弱肉強食的天性。
《荒野機器人》的觀影過程中,我們不斷被同一個問題淹沒:“什麼是『對的』生存本能?”強健的身體條件、精湛的捕獵技術、機警的反應能力?社會如荒野,為了身心安穩,人們内置了自我保護程序,不輕易袒露自我,亦不輕信他人。然而,我們所堅信的原則,是否就是生命的标準答案?
羅茲建造的堡壘一直為亮亮而存在,拯救了所有夥伴,堡壘竟被賦予了更嶄新而深刻的意義,成為酷寒中,乘載了所有生靈的諾亞方舟。
人性的内置程序,是最低限度的生命指南,使我們得以生存:而從生存到生活、到碰觸生命本質,這段艱辛而壯美的旅程起點,便是我們鼓起勇氣,改寫内置程序的開始。

淚流不止的,不是悲慘畫面,是滿滿正能量
光是聽到導演克裡斯桑德斯(Christopher Sanders)過去執導過的動畫,包括《星際寶貝》(Lilo&Stitch)《馴龍高手》(How to馴龍)與《瘋狂原始人》,大概就可以讓你對他的新作《荒野機器人》(The wild Robot),抱持着一定程度的信心。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荒野機器人》不僅維持了克裡斯·桑德斯的出色水準,甚至還是他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就算後來被視為這個世代的動畫經典作品,也一點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荒野機器人》的劇情,描述由于飓風之故,導緻一個叫做羅茲森7134号的服務型機器人漂流到一座荒島上頭,并被島上的動物開啟,使它按照原本的設定,試圖找尋可以執行的任務。
在過程中,羅茲森7134号與一隻狐狸意外結成好友,更導緻一隻剛出生的野雁将它視為母親,使它因此接下了這份任務,試圖将野雁扶養長大,并在冬天到來之前教會它飛行好讓它可以與其餘野雁一同飛去過冬…
基本上,從這樣的劇情簡介裡,你大概可以想像得出《荒野機器人》會是一部以親情作為主軸的動畫。不過,在其它的這類作品裡,劇情往往會刻意賣弄一些生離死别的情節,以這種煽動情緒的作法,試圖逼出觀衆的眼淚,仿佛這樣才能達到感人效果似的。
雖說《荒野機器人》不免有着類似生離死别的安排,但就整體劇情來說,卻并未強調其中的悲劇性質,而是以“愛”作為出發點,用誠摯無比的關懷來打動觀衆的心,使得這部片的劇情根本不用賣弄可憐,便足以透過精采無比的角色描繪,達到那種讓人落淚,但心中卻又盈滿暖意的感人效果。
有趣的是,從前述的劇情介紹裡,相信有不少人應該也會直覺認為《荒野機器人》的故事,大概會以小雁成功學會飛行,并與羅茲森7134号道别的感人時刻作終。
但事實上,《荒野機器人》在這方面的描述其實還要更加深入,以更細膩與全面的角度,描繪出家長在孩子離家之後的心境與狀态,因此也讓上面提到的段落,大約僅發生在全片三分之二的地方,後面則透過接續劇情的發展,以不疾不徐的姿态,帶來持續萦繞在觀衆心頭的巧妙共鳴。
接下來的情節裡,《荒野機器人》甚至還把劇情進一步拓展到人類科技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除了讓主題變得更加多元,同時展現出豐富的情感面向外,同時也進一步在親情主題上,呈現出更符合現實的模樣,也就是在孩子離家之後,家長依舊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但不管是什麼時刻,他們對于孩子的關懷與思念,卻也始終不曾斷過的。
就這點來說,《荒野機器人》也算是借由機器人這樣的角色,進一步提出了許多人其實都了然于胸但又不時會遺忘的相關道理。
沒有人生來就是父母,或生來便懂得如何照顧自己的孩子。然而,一份誠摯的愛,自然會成為一種促使你的動力,讓你明白孩子終究是另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人生旅程得要前進。
因此,在适當的時刻懂得放手,也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作法。而你們之間的羁絆與愛,也并不會因為你們身處在不同的地方,就這麼輕易斷裂。
所以,這樣的一份愛,終究會引導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前進。哪怕你沒有經驗,對于未來有着許多困惑與擔憂,也還是能在事情迎到面前時,以愛作為直覺的線索,就此做出決定。
在未知的荒野中,找到自己甘心奉獻的任務,以及一顆紮紮實實跳動着的心。這是電影裡的羅茲森7134号,也是無數有愛的家長--不管你的孩子是男是女,甚至是狗狗貓咪或鳥兒等動物一一都曾經曆過的旅程。

不要去學别人,用自己的方式去飛
《荒野機器人》中,觀者也能對應這樣的架構:墜落荒野、遇見亮亮并達成任務,最後為成全荒野而犧牲自我。不過有趣的是,在羅茲為了荒野的安甯自願被原廠回收、修複後,應該會成為白紙一樣的無生命體,羅茲的英雄之旅也應該在離開荒野時劃上句點。删除一個檔案、更改一串指令、抹煞一段記憶………….,原廠能輕易為羅茲重新編碼,成為另一個沒有情感與記憶的機器然而片末,亮亮與修複後的羅茲再見面,羅茲卻毫不遲疑地認出了亮亮。羅茲的“自我”并未因原廠的修整而消失,于是“英雄”得以繼續存在。
當羅茲低聲訴說自己的破舊與疲憊,長脖子告訴他:“在我眼裡,你完整如新。”以機器人為載體,《荒野機器人》中的英雄之旅,有了高科技時代獨有的浪漫情長。直到最後一刻,觀者才驚覺,英雄最偉大之處,并非旅途中的艱辛與犧牲,而是曆經千錘百煉、看遍潮起潮落後,仍保有自我。
生在荒野,我們都是新手。《荒野機器人》關于母性、關于愛、關于 AI與大自然,同時,也關于人。即使懷抱着不同的生命際遇,我們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找到某個熟悉的身影,以及許多似曾相識的時刻。
“我有話忘了說。”
“有時候你不必說出口,對方已經明白了。”
就像《荒野機器人》片中所說的:“不要去學别人,用自己的方式去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