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衆對這部上映于2006年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無間行者》一定懷有特殊的感情。影片根據享有世界名譽的香港經典電影《無間道》三部曲改編。
在寫這篇影評時,這已經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了,結合反複拉片,并盤點了馬丁斯科塞斯的生涯作品,得出了一個結論:《無間行者》是馬丁斯科塞斯的集大成之作。
華納發行了此片,在當年獲得3億全球票房,最終也獲得了奧斯卡等美國主流獎項的認可。當就能因此把這部電影簡簡單單歸為成功的商業片嗎?當然不是。縱觀馬丁斯科塞斯的所有作品,會發現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學生”。馬丁的所有影片能夠為了劇情的發展.情緒的堆疊.人物的塑造而打破叙事的嚴謹性。例如:《出租車司機》本來是圍繞着崔維斯的視角進行封閉性叙事,但為了讓皮條客斯波特和雛妓艾瑞斯的形象更飽滿立體,斯科塞斯為他們增加一場兩人在房間跳舞的戲,從而放棄了叙事的嚴謹。《愛爾蘭人》以坐在輪椅的弗蘭克的獨白開始,畫面一轉來到了老年時期的他與好友羅素分别帶着各自妻子參加婚禮,當在路邊停下時,兩人看着對面的加油站。畫面再一轉,又變成中年時期的他們第一次的相遇,此後為了解釋人物前史,比如弗蘭克年輕時當兵的經曆,又會閃回。電影便帶有了生命力,不拘泥于時空,而任意跳躍。多維度的情節發展已然提供給觀衆多角度的觀察。
那麼,馬丁斯科塞斯電影的藝術成就之一就是叙事策略,而情節編排就得得益于剪輯。在《無間行者》中你能看見畫面與畫面之間有時會出現跳接,情節與情節之間有時會被打亂順序。
要從這個角度,讀懂這部電影,得從維拉法梅加飾演的女心理醫生瑪德琳的那張童年照片說起。這張照片出現兩次,第一次出現是在瑪德琳抱着堆滿雜物的紙箱搬進了警察男友科林的家中,而科林的扮演者正是馬特達蒙。接着馬特達蒙從箱子中拿出的女友的童年照,看了一眼,便放回去。抱起整個箱子朝卧室走去,還一邊說道:“你不能把相片挂在客廳牆上,因為有客人要來,應該把它挂在我們的卧室裡。”言外之意就是開玩笑地宣布瑪德琳是這個家裡的女主人了。緊接着就是傑克尼克爾森飾演的黑幫老大卡斯特羅打電話給科林宣稱“要抓住隐藏在自己手下的卧底。”科林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手下的人填寫好身份信息。”于是便有了後來那張寫着“citizen”的信封,信封裡裝着卡斯特羅所有手下的身份信息,當然其中也包括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所飾演的比利的,他便是潛伏在卡斯特羅身邊的警方卧底。
在搬家戲之後,填寫身份信息的的戲之前,還簡短有力地交代了比利發現“卡斯特羅是FBI的卧底,長期與FBI有暗線交易”的過程。而在搬家戲之前,由于長期卧底工作而精神面臨崩潰的比利和心理醫生瑪德琳在咖啡館約會,他讓瑪德琳談論起她與男友的愛戀生活。在填寫身份信息的戲之後,畫面來到了夜晚比利又冒雨來到瑪德琳出租屋中,看見她正在搬家,把雜物當放進那個紙箱中,他又向牆上一瞥,此時瑪德琳的童年照第二次出現。随後兩人在讨論搬家這件事中,開始親熱起來并發生了性關系。此時觀衆可能會有多個疑問:瑪德琳不是早就已經把所有東西都搬過去了嗎?她搬家的時候,已經把照片拿到男友科林的家中了嗎?為什麼照片會在出租屋再内出現一次?為什麼已經有男友的瑪德琳會和比利做愛?
其實馬丁斯科塞斯早已把幾場戲的順序打亂了,并且重新排列組合了。而不斷給那張照片的特寫就是聯系這幾場戲的邏輯的一個提示。而符合邏輯的排列是:咖啡館約會→夜晚冒雨來到瑪德琳家中→搬家(科林給卡斯特羅出主意抓卧底)→發現卡斯特羅是FBI的線人→填寫信息。
那麼斯科塞斯為什麼要打破線性叙事呢?比利與瑪德琳做愛之後,下一個場景是科林與上司一邊打高爾夫球,一邊談起“婚姻與性”的話題。似乎導演給出了這樣編排的合理答案。比利與瑪德琳之間的性關系,科林與瑪德琳之間的情侶關系,性更是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瑪德琳剝香蕉和色情影院的符号,結合科林的天主教背景(斯科塞斯從小受天主教的影響,認為性是恥辱的,所以造成了長期的性壓抑,當本片談到“性”時,科林的經曆也許就是斯科塞斯的經曆),都指向科林也許是個性無能。兩人的性格也是有迥然差異的,當上司威脅比利随時可以将他的檔案删除,淪為真正的混混時,比利敢于對權力進行反抗;而當卡斯特羅威脅科林“要找人強奸你女友”時,科林選擇了隐忍。瑪德琳成為三角關系的紐帶,同時也被夾在兩個男性角色之間,于是生活中充斥着謊言與無常,這是本片的主題。而電影結尾比利與科林的恩怨更像是雄性與雄性的争奪,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鬥争。斯科塞斯冒險嘗試打破嚴謹線性叙事從而主動引領觀衆去思考,這樣的做法讓整部電影具有實驗性。
分析着兩個人物的形象,就能發現這不僅是簡簡單單的個體争鬥。
比利,他的父母離了婚,父親在機場當搬運工,因為沒錢交保護費而被卡斯特羅打死。而叔叔是罪犯。他的母親住在舅舅家裡,舅舅是中産階級,對他的妹妹極其虛僞。因為兩極的壓力,讓他在母親去世時,與舅舅斷絕關系,又成為警察,為父親報仇。因為周末和父親一起待在混亂的南波士頓,所以他帶有街頭混混的氣質。
科林,沒有父母,和奶奶一起住。同時,他還擁有天主教背景。卡斯特羅認識他的父親,并讓科林來汽車修理廠打工,給他外快,教他人生哲理。長大後,他成了一名警察,并在暗中成為卡斯特羅的助手。
導演在電影一開頭并沒有直接叙事,而是放了一段紀錄片的片段,交代了南波士頓地區的治安情況複雜,其中彙聚了意大利後裔,愛爾蘭後裔,黑人,種族之間矛盾不斷。其次導演不斷地給馬特達蒙的主觀視角,去看一座遠處的金頂建築,當他去看房子的時候,推銷員還說:“住在這裡,你就像中産階級一樣了。”這說明暗中幫助卡斯特羅也許隻是為了還人情,他本人是有想通過當警察來實現階級躍升的,比利亦是。倘若兩人沒有底層的出生背景,那麼他們應該能成為優秀的警探。但正因為有這樣的背景,讓他們的抉擇既是被迫的,又是必然的,這就像救贖一樣。
《無間行者》的劇本作為一個改編的劇本,那也是一流的。除了原版中将鄭秀文和陳慧琳飾演的兩個女性角色合二為一;把背景本土化;将餘文樂所飾演的陳永仁的黑幫家族的出生背景改為底層罪犯家族之外。還增改了兩個角色。增加了馬克沃爾伯格飾演的狄格曼警長一角,他說話滿嘴髒字,痞裡痞氣。自以為掌握一切,最終卻被上司踢出局。他最終隻有靠報私仇來解決問題,人物靠完成這個動作來否定整個司法體制的漏洞。
把原版的韓堔增加了“FBI線人”的人設,變成了現在的卡斯特羅。因為增加了這層人設也為最後比利殺了他鋪墊了更好的動機(卡斯特羅随時都可以把手下出賣給FBI)。也而卡斯特羅因為自己的FBI的線人而繼續非法亂紀,也批判了FBI與黑幫聯手維護治安的做法。原版至始至終都是兩個權力集團的矛盾,而經過改寫,變成了個體與權力的矛盾,最終演變成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沖突。《無間道》的第一部中出現的“玻璃美學”讓電影偏向形式主義,而每個人物的死亡都要用黑白閃回烘托抒情,全片都帶有一種暧昧性的話。那麼《無間行者》就讓原版故事直白現實化,落地化,從底層街頭出發,延續了斯科塞斯的《出租車司機》中的社會讨論。
選取的黑幫題材,宗教元素;對于性,救贖,社會議題的探讨;延續馬丁斯科塞斯作品中剪輯的跳躍性;像《出租車司機》《憤怒的公牛》一樣,在忽明忽暗的空間中釋放煙霧的導演手法在本片中也有出現,以此來營造一種煉獄感等等這些都證明了《無間行者》是斯科塞斯的集大成之作。
因為這部電影在重大精彩情節點上對原版有所保留,而沒有原創力,中國觀衆對這部電影大多都抱有批評,但我熱愛這部電影,讓我熱淚盈眶的是我看到了兩個底層處境的年輕人不惜一切代價,哪怕失去性命,像瘋狗一樣拼命逃脫出命運的爪牙,但最後又被社會所吞噬,永遠也隻是窗台上的一隻老鼠,對華麗的金頂望塵莫及。
(很久之前寫的一篇評論)原版是一個很好的故事,這版是一部牛逼的電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對Oscar的一些看法
奧斯卡的選片機制不同于電影節的評審團體制,後者由幾人組成,而且有相當強的專業能力,而奧斯卡的評委們來自各行各業,由上千人組成,一人一票。因此電影節的口味更精英化,也更偏向于電影的藝術性,而奧斯卡的口味則更大衆化,偏向社會性,而我更青 ...
從“複仇者”到蝙蝠俠,見證年度佳作的誕生
我喜歡“蝙蝠俠”,是因為從小看關于他的美番,其中構造了一個迷人又肮髒腐敗的哥譚,從精英到底層,這個美漫故事居然搭建了一個如此寫實的社會模型,并在這個城市空間内,蝙蝠俠開始了偵探式的行俠仗義。提取兩個關鍵字,一個是“城市空間”,一個是 ...
“男性視角”?大概您是真沒看懂。
《甘草披薩》裡面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西恩潘扮演的過氣明星撩到女主之後,一起騎上車,在衆人面前表演雜技,不料女主從摩托車上直接摔了下來,但西恩潘還是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于是群衆跑上去衆星捧月,唯獨男主角第一時間沖到女主身旁,扶起她,關心 ...
《駕駛我的車》所迎合的,恰恰是當下最不缺乏的。
二刷《駕駛我的車》,第一次給了兩星,純粹從直觀上不喜歡。第二次帶着這片為什麼能在全世界這麼火的問題去看,我能更好地回答了這個答案,雖然依然維持兩星的判斷,但是我也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為什麼不喜歡和影片存在的問題。(以下把《駕駛我的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