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集

由于需要兼顧的人物和支線過多,文本上确實不如第一季那麼無可挑剔了,第一集凱特琳的心路,維克托出走時和傑斯的對話,包括很緻命的第一集進攻皮城的那批祖安人的心理,寫得都不太令人滿意。
但是整體的創作思路依然非常好。
比起将雙城之戰簡化為階級之戰,第三集通過賦予海克斯科技以人格,将整個雙城之戰系列變成了一個關乎階級更關乎自然的寓言,真正觸碰到了階級矛盾背後的邏輯和機理,即上層人的既得利益永遠是通過下層人的負重前行得來的。
皮城人濫用海克斯科技導緻的瘴氣,“狂野符文”等問題卻是祖安人在深受其害,海克斯與微光不再是隻是對照,而真正被統籌成一個整體。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寫作思路和詭秘之主第二章是一模一樣的,無非雙城之戰中的超然力量是海克斯核心,詭秘之主中是邪神,而祖安人,就是那些吸着蒸汽機煙霧的底層工人。

雙城之戰和詭秘之主在我看來最大的優點都是建立聯系的能力。

世界觀指的不僅是背景設定,還包括社會,種族,文化,科技等等多個層面。
世界觀體現在雙城之戰裡是祖安和皮城的對照,建築風格,科技樹,人民的生活狀況和藝術文化,甚至是政治體制上的異同點。
而體現在詭秘之主裡,是旅行家這章沿海航行見識的各地風俗,是小太陽在與世隔絕的神棄之地養出來的天真性格,也是第二章蒸汽機時代的底層工人群像。詭秘之主一千多章的内容太龐雜,這裡就不多列舉了。

而更重要的是,而這裡的文化甚至可以包括人物的思維方式。比如哈利波特裡羅恩以為食物是可以通過魔法憑空變出來的,這就是隻有魔法世界養出來的小孩才會有的誤解。
世界是怎樣的,這樣的世界會孕育出什麼樣的國家宗教種族甚至一些我們尚且無法命名的生物集團,這些勢力會演變出什麼樣的世界形勢,孕育出什麼樣的社會文化,出生在這樣的世界的人們會有怎樣的想法,衍生出怎樣的人生路徑……
第一季中雙城的對立造就了角色之間性格和命運的對照,第二季目前看來,海克斯核心會對人類的濫用做出反映,因而艾克居住的那棵樹上産生了狂野符文,祖安的瘴氣看起來也與此有關,兩座城市的命運被更緊密地綁定在一起。
而詭秘第二章中社會底層的悲苦成為了召喚邪神的祭品,進而廣泛影響到了塔羅會中分散各地的所有人,使世界線收束,我們作為讀者能看到的劇情向後發展。
這是真正的世界與人的有機聯系,異世界的社會形态,超自然力量和身處其中的人們的命運渾然一體。
創作者找到了世界運作的機理,從而讓這架龐大精密的機械真正運轉了起來。

這是内容上的“創世”。
先有世界再有人物的創作,而非套上一層異世界濾鏡然後原封不動地把現代社會中的人移植過去。
也正是這種區别,使雙城之戰和詭秘之主得以和漫威電影、異世界番、一衆網文等等流行文化作品脫軌,來到哈利波特,指環王,冰與火之歌,阿凡達第一部等等魔幻文學作品的層面(隻是說這類作品可以放在一個層面,沒有說它們是一個高度)。

就這兩年我看過的作品來說,同樣屬于這個層面的還有葬送的芙莉蓮。迷宮飯稍微差一點,沒看過漫畫但是動畫的世界觀還是有些局限,加上人物雖然有種族之分但是整體的思維方式都還是很現代。
這也是我對沙丘評價不高的原因。
而如果把這套評價體系放進超英作品裡,就會發現漫威DC那麼龐大的世界觀裡,其實隻有哥譚的部分做到了這樣的創世。漫畫我沒看過,這裡說的隻是漫威DC影視番劇的呈現。相比哥譚,它們對星際社會,魔法世界和多元宇宙的塑造也都是套濾鏡的思路,有的效果還不錯但上限還是很低。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滅霸。随機消除宇宙一半人口也是很“異世界”的想法。大屠殺這樣的想法很地球,但是随機消除,這樣的設想就很靈性了。滅霸在漫威電影對反派形象塑造上的超然地位預計永不可能被取代。
也正是因為完成了這樣的創世,海賊王在我心裡永遠比火影之流高出一個層面。

但到這裡還沒完,雙城之戰和詭秘之主在同層面内也能處于較高位置的理由是,除了内容,它們在形式上也體現出了這種構建聯系的能力。
雙城之戰不必多說,靠的是完美的剪輯。
而詭秘之主靠的則是設定和叙事的功力。塔羅會的設定使得不同種族不同國家身處不同地理位置的代表性人物彙聚一堂;超凡會互相吸引的設定既契合世界觀,也暗含一種人類的命運會自發糾纏的哲理性;烏賊草灰蛇線埋伏筆的能力也讓很多看似孤立的事件産生内在聯系。
真正的,無限的遠方,無限的人們,都與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