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
開篇驚人的一句:所有故事都是同一個主題- intolerance,太陽之下無新事。
矚目的是開創性地對情節和剪輯的運用。借由綴連的搖籃,四個故事橫跨時空平行交織。超越其間的亘古寓言,悲劇的神力。
在技法上已然十分成熟,大場面實景拍攝,固然有曆史意義和大制作的加成,但在今天看來也足夠震撼,甚至比今天的虛拟特效更過瘾。
由于默片早期,尚有舞台劇痕迹。一方面是表情和肢體語言的誇張性,這和默片的局限有關,另外如死亡時刻的定格、慢鏡頭有舞蹈和戲劇的印記。
實際上仍延續上一部作品的核心建構,矛盾自上而下貫穿,平行蒙太奇的叙事結構沒變,但更高明。剝皮去骨來看,還是美國大片的邏輯。特寫作為心理的展示運用更多。剪輯也提升至新維度和高度,多線叙事和平行剪輯真正成熟。節奏也類似,從開篇的多線鋪墊到矛盾激化,結尾加速,危機時刻的抉擇和救贖。最終通過決鬥收束,
關于“運動-影像”的話題暫且擱置,關于格裡菲斯還要更進一步探索。
2025.4.9
觀感-黨同伐異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政治與新浪潮
評分:B7.5,三星半。此類紀錄片不能用一般的藝術價值去衡量,至少應當在曆史和政治性方面給予考量,在對觀衆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戰争終了》看此片。)關于政治:對曆史和政治背景-越戰-依然所知寥 ...
生平簡介:讓·維果(1905-1934),享年29歲,創作生涯僅其在世的最後4年。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啟發法國新浪潮的燈塔。以下簡單介紹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關于他的紀錄片作為導引。我們時代的電影人:讓維果(1964)評分:B-由 ...
劄記
評分:B-由于讓·維果逝世過早、影像資料過少,隻能求諸相關人士的采訪,在生平的回顧的同時插入其電影段落作為補充。(集中講述兩部叙事片)作為背景資料擴展了解有幫助,但幹貨不多。梅爾維爾任其副導演。其父作為政治犯死于監獄、這段早年經曆對 ...
評分:B+7.8簡評:越來越喜歡雷乃的風格了。文學性/藝術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濃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獨裁統治為背景,由于對時代背景不了解,開始尚有疑惑。畢竟不僅對我來說陌生,應當說政治行動、地下組織離現在的社會太遙遠 ...
評分:B+7.9蔡明亮的電影序列有着微妙的連續性-于演員、風格、劇情均有體現-交錯編織成孤獨和情欲的奏鳴曲。(詳見其他影評)《你那邊幾點》幾乎是《廣島之戀》的現代版:短暫的邂逅和分别,從此愛上一個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愛上一個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