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
開篇驚人的一句:所有故事都是同一個主題- intolerance,太陽之下無新事。
矚目的是開創性地對情節和剪輯的運用。借由綴連的搖籃,四個故事橫跨時空平行交織。超越其間的亘古寓言,悲劇的神力。
在技法上已然十分成熟,大場面實景拍攝,固然有曆史意義和大制作的加成,但在今天看來也足夠震撼,甚至比今天的虛拟特效更過瘾。
由于默片早期,尚有舞台劇痕迹。一方面是表情和肢體語言的誇張性,這和默片的局限有關,另外如死亡時刻的定格、慢鏡頭有舞蹈和戲劇的印記。
實際上仍延續上一部作品的核心建構,矛盾自上而下貫穿,平行蒙太奇的叙事結構沒變,但更高明。剝皮去骨來看,還是美國大片的邏輯。特寫作為心理的展示運用更多。剪輯也提升至新維度和高度,多線叙事和平行剪輯真正成熟。節奏也類似,從開篇的多線鋪墊到矛盾激化,結尾加速,危機時刻的抉擇和救贖。最終通過決鬥收束,
關于“運動-影像”的話題暫且擱置,關于格裡菲斯還要更進一步探索。
2025.4.9
觀感-黨同伐異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重溫《盜夢空間》 -管窺好萊塢電影的“造夢空間”和“歸家”母題
⭐️ 公衆号圖文版:重溫《盜夢空間》-管窺好萊塢電影的“造夢空間”和“歸家”母題 - 微信公衆平台評分:B-,6.5+(五星改為三星)前言:這部曾經喚起世界性的集體猜謎的諾蘭“科幻神片”距今已經十年了,作為經典似乎還不夠遠,但作為席 ...
張藝謀的雙料金獅:城鄉溝壑中的女性求索 ——《秋菊打官司》和《一個都不能少》的紀實美學和現實互文 公衆号圖文版:張藝謀的雙料金獅:城鄉溝壑中的女性求索 - 微信公衆平台1️⃣簡評與觀感《秋菊打官司》和《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90年代的兩部現實主義傑作,二者不僅在情節、風格上有高度相似性,而且都先後榮獲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
簡評-第五代發轫作
C 5-簡評:觀影體驗實在很一般,影像貧瘠不堪、情節一樣僵死無力,鏡頭毫無魅力和吸引力可言,鏡頭間也不具張力。播音腔的配音,樣闆戲的表演,攝影的确有新意,但總體上十分雞肋-節奏不穩、形式和内容的不協調,也隻有在這個特殊時段才會産生出 ...
劄記-随感-簡評
評分:B- 6.6/6.7前言:機緣巧合來看第二部該導演的電影,聽說是和《扒手》一樣地動作和犯罪片?和前作相比,似乎視聽更為程式化、絲滑的長鏡頭減少了,詩意和美感也有所喪失(或者說側重發生了變化)。簡評:有着《男人的争鬥》的開頭和《 ...
全方位深度解析,為何中規中矩?
評分:B-6.8二刷觀感依舊非常一般,但已經完全将其把戲看透了。沒有見過如此自作聰明、匠氣與說教氣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圖作為系統性的影評,隻是将劄記分集整理。)前言:和《紅高粱》一樣,正好是九個月後在影院重溫。依舊是重估的目的。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