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h BIFF 2025.9.21于釜山媒體中心。兜兜轉轉勉強及格,題材足夠新穎,所以更是覺得頗為遺憾。劇作結構完全頭重腳輕,真正有讨論價值的内容最後四十分鐘才露出——明明可以有更深入的剖析和更普世的展開,但是就到這裡了嗎?

影片的前一個小時充斥着刻闆印象的偶像團體刻畫:乖乖女最叛逆,可愛妹妹反而最有事業心,黃毛帥姐果然是團内戀愛的拉子(不會很驕傲吧?)……沒必要拍一個小時女主如何愛上破産黃毛老鄉吧,到底誰想看,老套又虛假。

法庭戲并不是審判的核心,女主的道德掙紮才是主題。選擇戀愛與戀愛的無意義,對舞台的想念和無法回頭的單行道,拉扯着本就情感用事的女主,使她陷入一種兩頭不到岸的尴尬與痛苦——直到此時本片才超出偶像戀愛的獵奇表達。女主拒絕簽署同意書,永無回頭之路的繼續戰鬥的選擇也是無意義的自我安慰而已。

一度覺得影片對這個行業的态度單純到傲慢,到頭來發現隻是女主的掙紮和反複,影片還是相對不帶價值判斷的,于是約略覺得可以取信。

真正有“裁判”讨論意義的主題是戀愛禁止條款是否違憲和侵犯人權。延伸到法理以外——工作可以多大程度入侵人的個人生活,又該如何理解這種自願的效力以及選擇同意的能力——明明有很多讨論的空間,于是更難以接受。如果真是因為太深度會觸碰到偶像行業的禁忌還算可以哀其不幸,但如果是導演與編劇能力所限,就隻能怒其不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