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屬于心的感應,是天生的能力;母親專屬于女性,是後天的身份;當先天的能力遇上後天的身份,會産生怎樣的對撞結果,#電影母親的直覺# 在兩個女人身上做起了實驗…
愛麗絲、席琳,多年老友加鄰居,她們是打發閑暇時間的搭子、是無話不談的閨蜜,甚至還有點靈魂“伴侶”的味道,席琳鼓勵愛麗絲堅定内心所想,打開家庭主婦的桎梏去勇敢追夢;愛麗絲對席琳現有的幸福生活,表示真心的祝福。但,在一場意外墜樓後,所有的東西都變了,愛麗絲的直覺被喚醒,席琳的母親身份成為執念的黑洞。
麥克斯離世後,影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在故設疑雲,試圖把觀衆引入兩個女人的心靈迷宮。愛麗絲因為親曆了麥克斯的死亡,“分泌”出額外的内疚,這份内疚又隐隐的催生出直覺,直覺告訴愛麗絲,是席琳故意将兒子西奧帶到麥克斯墜落的陽台以此拷打她的内心,是席琳藏起了瓊奶奶的藥盒導緻後者的死亡,這一切都是曾經的閨蜜對自己的報複。但,每當愛麗絲與席琳對峙時,我們都能從席琳的眼中讀到一個女人的無辜和一位母親的喪子之痛,特别是當愛麗絲的丈夫從車裡拿出藥盒的那一刻,現實和虛幻的邊界劇烈的晃動,矛頭隐隐指向愛麗絲的精神問題,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猜疑就像一顆種子,一旦在内心生了根,就會長出毀滅的芽”,并認為影片的故事不過是一個“有病”女人的癔症所生。
反轉來得猝不及防,席琳在得知愛麗絲一家将遷往他處時,先是迷暈自己的丈夫并制造出丈夫因為悲痛而自殺的假象,進而順利的進入愛麗絲的家,用相同的方式迷暈這一家人,制造出愛麗絲和丈夫因燃氣洩露死亡的假象,順理成章的成為西奧的監護人和繼母,到這時,我們才慌亂的發覺,原來,這是一場直覺與母親身份的對打,最終母親身份穩穩的翹起了直覺,成為赢家,影片搖身一變成為探讨母親身份邊界和呈現這一身份背面的野心之作。
小男孩西奧是影片的第三主角,他是愛麗絲的生子,但因為愛麗絲一直被“未亡人”(幸存者)這一身份拉扯,令她的母親身份變得稀薄,與她相反的是席琳,席琳和西奧很處得來,西奧認為“席琳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麥克斯死後,西奧和席琳相互慰藉、彼此取暖,在外人看來,席琳與西奧反倒更像是一對母子,而席琳也把西奧看作自己母親身份的延續和證明。當西奧要随愛麗絲離開,席琳好似經曆了第二次喪子之痛,她沒能保護好麥克斯,這一次她不會讓西奧離開,畸形的母親身份需求,引導着席琳走向道德的深淵,但對她而言,這或許才是天堂。
影片結尾,席琳和西奧在沙灘上奔跑,鏡頭劇烈晃動做出跟随的動作但又旋即停下,這種暴露攝影機的行為,如石子般打破了湖面的甯靜,是誰在跟随,又是誰在窺視,第四堵牆坍塌,答案留給你們~
(#安妮海瑟薇# 和勞模姐都很強,導演攝影講究,但影片為了戲劇性犧牲了真實性,不免令人遺憾)
抖動的跟随,晃動的牆面~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北上 ,群像樣闆】
什麼是群戲群像?什麼是老中青同台競技?電視劇《北上》給出了一個标準解!看到第16集,愈加發覺《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擡人之實的假群像劇,它幾乎将老中戲骨和青年演員戲份均分,形成代際分明卻又纏繞生長的故事情感線,使得劇情向縱深發 ...
《濾鏡》:不愛時代的愛情宣言
身處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尚且松動,遑論感情,何談愛情。在“愛自己”的雞湯滋補下,愈來愈多的人走向“隻愛自己”的極端,愛能力幾乎空槽,容顔形體、學曆收入、羅曼蒂克在偶像劇的加持下,成為阻絕常人勇敢尋愛的高牆。慶幸的是,在這個“不愛” ...
為什麼說《出走的決心》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如果說蘇敏阿姨為女性書寫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範例式的故事,那麼影片《出走的決心》則以冷靜、克制、客觀的創作觀,為觀衆呈現了決心背後的泥沼,這不是李紅一個人的故事,也許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紅在發生,但她們終身未能出走,被長久地困在等待裡。說影 ...
兩個“王戰團”,一片“太平洋”
由顧長衛執導,葛優、王俊凱主演的電影《刺猬》,是今年大銀幕之上,我最喜愛的一部作品。喜歡它不單是因為葛大爺重回表演巅峰、王俊凱有了代表性角色,更重要的是《刺猬》整個風格和故事,是我的菜。《刺猬》,首先是一部很“顧長衛”的作品。一如《 ...
【喬妍的心事裡裝着兩具空棺】
在大銀幕上,我有很久沒看見背着空棺行走的女人了,直到喬妍的出現。聽起來或許有些吓人,但“空棺”是對“喬妍心事”最好的賦形。兩具空棺,一具是父親的、一具是“喬妍”自己的,從父親落水身亡、喬妍離家遠走的那刻起,這兩句空棺就一直裝在她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