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是這些年最好的網紅諷刺電影,用入木三分、淋漓盡緻之類套詞完全不足以匹配其諷刺力道十分之一。

這麼說吧,比韓國那個請了上百個真網紅的綜藝《激贊網紅》都真實了不止一點。

名義上拍鬼,實際絲絲入扣映射網紅生态。

絞盡腦汁博噱頭,團隊無下限拼流量,人前驚豔人後受罪。

具體到新人搶舊人風頭,虛僞的世紀大和解,合拍現場公然鬧掰,流量下滑慘劇連連,厭倦面具放飛自我,無不可以一一拉現實中人對号入座。

或許有人擔心,拍這麼赤裸,就差指名道姓,被炎上抵制怎麼辦?

沒關系,通通換到“鬼吓人”的賽道,可以堂而皇之否認跟任何活人相關。

哪個網紅被戳到肺管子來抗議——莫非你自認是鬼,拍的都是吓人玩意?

導演他娘的才是真·免責鬼才!

所以網紅全世界滿坑滿谷,也有不少諷刺電影,甚至好萊塢也拍過諷刺直播主的僞紀錄恐怖片,但這個電影卻唯有台灣能産制。

因為台灣的網紅生态與衆不同。

地方足夠小,賽道足夠窄,平台足夠單一。

直接導緻網紅互相間誰都認得誰,地理位置近很容易日常social,互相上節目feat。

老人很容易傳幫帶新人,群聚場合公開透明,類似“名鬼會客室”這樣的談話節目四處開頻道。

哪怕出道才幾月、粉絲小幾萬的半透明,也很容易在圈子裡混個臉熟,搞一輪聯動。

人多的地方恩怨多,各種蹭流量、出惡語、傳謠言、觀念不合、密友翻臉、绯聞醜聞,不但非常密集,而且極其容易散播到整個網紅圈子,飽和發酵到無人不知。

加上台灣媒體有八卦基因,愛報憂多過報喜唯恐天下不亂,稍微風吹草動就讓矛盾出圈,小網紅偶爾得到大明星級别的輿論待遇也不稀奇。

此外就跟電影裡(金鬼獎)一樣,他們也有網紅齊聚的頒獎典禮(比如專門評選youtuber的走鐘獎),使得同類型下的捉對厮殺更加激烈。

于是整個台灣網紅界,就成為一個按座排名、優勝劣汰、光鮮又殘酷的熟人大圈子。

在這樣的環境下,網紅之間的競争也尤為内卷,流量壓力自然不小。

電影裡那句“出道早就可以用這麼簡單的招式吓人”,就是大多數20世代網紅的真實心聲。

人人都想上位,想風頭壓過同行,各種虛與委蛇、爾虞我詐,以及随之而來的職業倦怠,當然是家常便飯。

所以别看這個電影大灑血漿,荒誕離奇,骨子裡的氣質相當寫實。

網紅就是要濃妝豔抹着吃苦受罪,各種不幹人事,真正活得跟鬼沒兩樣。

以此對網紅祛魅,勸退懷揣網紅夢的圈外人——别想吃這碗飯了,難。

電影還請來一堆咖位不小的真網紅出演,而且不是常規的跨界打醬油,是有成熟的角色設計。

比如眼肉芽演談話節目主持,黃豪平演直播節目評論,賀珑演新聞主播,董仔演選秀主持,相當貼合這幾位最拿手的職業标簽,真是内行中的内行。

唯一不理解為什麼還找賀珑最恨的前女友林千玉,也就是那個陽間網紅超鐵齒同行的短發女。

不看這電影都不知道她改名叫林千聿了,竟然弄個跟我一樣的字。

還有她不是最會在鏡頭面前假哭嗎,怎麼被鬼追了半天都沒有吓到哭呢!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