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寫不下,就想在這裡補充點,可沒想到不知不覺又寫下了這麼多感觸。廢話有點多,并不精緻,将就看吧。

如果說第一部真的是純粹的賣肉後宮番随便穿插了一點主線,這一部則終于完全充實了故事内涵并升華了主題。其實内核不在于“愛情”,而在于“創作”。在前半部分,男主的情商和才能讓人十分惱火,時刻想對故意弄出這樣設定的的作者破口大罵,憑什麼倫也一直回避愛情,憑什麼女主們又都把倫也當作自己的情感寄托?結果後半部分急轉直下,讓觀衆如夢初醒。原來真正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目标和事業。正因如此,倫也才忽略了他人感受導緻社團幾近崩潰;正因如此,詩羽和英梨梨雖然因倫也而加入,但最後因為男主無法繼續激發他們的潛力,離開是一種必然。其實那樣溫柔的愛情,往往也會束縛和麻木人,讓人看不清自己,更無法突破。

宅隻是一個标簽,各種賣肉也不過是青春期的騷話,所有的一切都是成為更好的自己人生路上的佐料。女主們對男主的愛,其實并不是死去活來,非他不可的(雖然看似如此),但更好的理解是她們一起經曆了很多,目前都是互相最好的朋友,性欲隻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添加在其中的東西。真要到關鍵時刻,仍然是考高中、考大學、畫出更好的畫更為重要,而不是幫助你一輩子。特别是男主,感情上簡直就是一個廢物。是的,愛可能不會是永恒的,但創作的熱情、進取的态度、逼自己一把的那股勁卻可以是永不熄滅的。為什麼倫也、英梨梨、詩羽、出海、美智留能夠走到一起、互相喜歡着,是因為她們本來就在互相給予着目标和動力,不管是通過得到分享遊戲和小說時的共鳴、得到一個忠實粉絲的認可、互相挑戰和競争、說着要在冬comic上大賣、還是當着經紀人安排演出等各種方式。也許很多人真的會認為詩羽和英梨梨最開始加入社團隻是為了争男主,但本質上還是因為之前已經對作品讨論了那麼多,她們也想試試(甚至可能她們自己都沒意識到)。一開始隻是路人的加藤惠,也正是因為倫也所給的目标,懷着也想為社團做點什麼的想法,才不斷的學習、付出,改變了以往單調的生活,創作了一個更令人心動的自己!——她們,不是因為已經相愛才創作,而是因為都想創作才相愛啊!

最後的最後,詩羽和英梨梨從相互敵視到相互理解和照顧,決定搭上前往更宏大事業和未來的列車,倫也也因為無法得到繼續幫扶自己理想的“工具人”而一蹶不振,這大概是非常完美且有深度的結局了。畢竟現實就是這樣啊,高中的情侶大多都會分手,社團的朋友也大多會分道揚镳。但極其巧妙的是,這次作者又讓人生道路上的“佐料”成為了關鍵——那個不是内核、不是主線的關于愛情的“理想”,最終要溫暖這個冷冰冰的隻關于事業的“現實”。

加藤惠對男主因朝夕相處而萌生的青澀情愫,重燃了倫也、以及社團每個人内心那顫抖着奄奄一息的火苗。“隻要你還在,blessing software就在”;隻要還有一個人,我們的理想就還在。他和她們還可以再創作一次,再相愛一次。與上一次不同的是,她們不再是“扭曲”的社團,每個人,包括倫也,都有了成長。

...

随着新幹線隆隆駛離,加藤惠鼓勵的話語,英梨梨感動的淚水、詩羽學姐俏皮又深情的一吻,讓團隊重回了輕松愉悅的氛圍。

這樣的轉折不是生硬的。各奔東西固然現實,但一個個不谙世事的少年,與其立馬接受社會光鮮亮麗卻又血腥味濃厚的邀請函,隻是因為同學的一點點關心,就不顧後果地選擇繼續與熱愛的人做熱愛的事,也十分合理不是嗎?

每個人都得到了落腳點。很多人讨厭男主,覺得這是人物塑造不好、十分刻意的地方,但這是把視角過于集中在感情上的結果。男主不是後宮的中心,也不是制作總監,他隻是一個身邊有着很多優秀的人的知名博主,突然有一個愚蠢的願望。他作為制作總監并不出色,但作為博主,他依然會堅定的“傳銷”女主們的每部作品,買下所有周邊和特典,這是獨屬于他的價值。英梨梨走出了低谷,出海也通過努力考上了同一所高中,如此等等。讓人不禁感歎作者的功力。

稍有遺憾的是整季美智留除了周末和樂團一起制做了遊戲,并沒有其他作用。這點也得到了官方吐槽。每次當看到想吐槽的橋段時,官方總會适時地打破第四面自嘲一下,也讓人感覺新穎而輕松。


總之,看到最後才發現,這本質上不是一部膚淺的賣肉後宮番,而是一篇勵志的青春文學作品。
這是一個:
“讓人能感受到仿佛喜歡上現實女生一般的,
呼吸困難、
内心焦慮、
心跳加速、
認為和女主角一起度過的時間本身才是最 寶貴的東西,
并真心喜歡上她的故事。”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