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了这部远近闻名的番。
前两集真的是很不错,是有情感深度的佳作。后面因为自己遭受过校园霸凌救了小女孩,与父亲争执;做家教不断卸下爱丽丝心理防备,最终让她学会挑战自我,在关键的生日宴会上巧妙地帮了她一把,也有着喜人的闪光点。但踏上冒险旅途后剧情平庸了起来,做好人还是做坏人有明显的自我矛盾,以及三人成长的过程刻画并没有前面细腻。不过总的说来制作很认真,故事有在用心写,我还是很期待后面的发展的。
当然,不能不提的还有男主的那些猥琐心理和争议情节,包括偷内裤、洛奇希自慰、脱女孩裤子、婚内出轨、扑倒十岁小女孩、偷看洗澡、偷摸胸等等等等。这些你说删了会不会对整体剧情有什么影响呢?我觉得是不会的,如果去掉转生设定完全变成奇幻故事,主角甚至可以有一点好色但必须大致符合年龄,同时会陷入不安和自我怀疑。把描写猥琐情节的精力移到其他人物关系和主线任务上,那么这部番肯定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但作者为什么硬要加,一个是自认为是喜剧,觉得需要这些下三滥来逗乐观众。有没有道理呢,有点。有人看掉凳会开心,有人会感到同情;有人看屎尿屁会大笑,但有洁癖的人不行;有人看猥琐卖肉会激动,而伦理道德感比较强或者性方面比较保守的人会鄙视。而作者知道自己的读者和观众是什么样的人。所以说白了还是要照顾日本的那些受众。包括开后宫的设定也是如此,后宫番周边一般都是卖的最多的,就这么简单。在二次元圈子里,它的情感细腻的部分相对于很多异世界厕纸肯定是佳作,但把它拿到全世界文学或影视作品来看,确实是上不了台面。
其实很多动漫作品都是这样,电影圈子也是同样,有人喜欢剧情片,有人喜欢b级cult,有人喜欢爆米花,有人喜欢情欲类。这些人的品味有高低之分吗,没有,道德上有对错之分吗,也没有。更何况有人既喜欢世界名著,也喜欢龙傲天网文,喜欢看科普,也喜欢刷短视频。难道他们都既是“底层人民”,又是“纨绔子弟”?只是有一点,不要把喜欢的东西拿出来强行让别人喜欢,不要把戛纳电影节的片拿到大陆影展来放映。关于无职的争议那么多,也只是大家的立场、看的角度不同罢了,没必要大吹特吹,也没必要一贬再贬。
我们看一部艺术作品,只要知道精华在哪里,糟粕在哪里,大家为什么觉得它成功以及为什么不适合我,这就够了。真正普世的名著和经典其实少之又少,每部作品有每部作品的受众,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而互联网最喜欢吵架、最喜欢贴标签,对于某些评论,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罢。
随便说几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抱兴而往,失望而归。荔枝也就这个味。
电影节奏实在是太赶了,所有人物几乎没一个塑造好的,缺乏很多必要的细腻描绘,所有人都在被必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剧本推着走。但是又不能显得像流水账,于是在关键节点强塞动作戏(比如岭南官府邀请李善德那段其实根本没啥意义,最后的伏击一个人拉 ...
一场情绪拉满的演讲,一篇死板的命题作文
以下都是个人观影感受。这片子很奇怪的一点是,完全没有什么代入感。整个事件就像是导演编剧绞尽了脑汁想告诉观众很多道理。腐败、程序正义、狂热分子、少数服从多数的质疑、学阀、种姓制度、女权、政治和舆论操弄这些议题都很好,很震撼,但全程下来 ...
多一点“爱”和理解,少一点质问和“审判”
无论是婚姻中、家庭中还是社会中,总有人要做出妥协。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平衡,如果一定要纠结谁牺牲得更多,谁成就得更高,那么结果也必然是崩溃。片中的男方活在自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活在对儿子的愧疚中,最根本的是活 ...
短评写不下,就想在这里补充点,可没想到不知不觉又写下了这么多感触。废话有点多,并不精致,将就看吧。 如果说第一部真的是纯粹的卖肉后宫番随便穿插了一点主线,这一部则终于完全充实了故事内涵并升华了主题。其实内核不在于“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