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懂陝北話,看《撥浪鼓》會少一半趣味;如果你沒去過黃土高坡,《撥浪鼓》中刮起的風一定迷不住你的眼睛;恰好,這兩樣我都具備,所以《撥浪鼓》對我來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鄉音”作品,也就注定這篇影評主觀大于客觀。
我的老家在榆林佳縣,離故事中的清澗、神木都不遠,當我看着那輛載滿貨物的“塬上清澗”颠簸在土路上時,自己的屁 股也會生疼,因為小時候被颠怕了,而小時候我真的見過一輛載滿貨物的小車挨着村跑,但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所以總是站得遠遠,雖然隻是短暫的幾年光景,但卻給了我進入毛豆内心的窗口,那是一份對于父親的迷夢,以及自己現實依仗的執拗,他上路的原因單純的令人心碎,公路盡頭的成長随着撥浪鼓的敲擊聲,一下下打在我的心裡。
撥浪鼓這個設定很妙,從看到影片名字的第一刻起我就在思考“它為什麼起這麼個名”,當看完影片,我會心的笑了,撥浪鼓有兩個面,配有兩個彈丸,随着轉動彈丸會敲擊鼓面發出聲響,但兩個彈丸永遠不會擊打在同一個鼓面之上,就像苟仁與毛豆,他們的短暫相遇,就如同一段萍水相逢的旅程,旅程中各取所需用以療傷,結束時各自踏上前路,他們的這一段旅程就如同彈丸擊打鼓面發出的和鳴,從起初的不合拍,到最後進入節奏,直至奏出美妙的童聲,完美的诠釋了他們内心的變化,撥浪鼓這個物件、這個名字選的真好。
影片中的台詞不失為一大亮點,當然前提是你聽得懂陝北話,特别是苟仁教訓吃着泡面的毛豆時的話,讓我笑到按下暫停鍵:“你曉得燒了老子多少錢的東西,四千八百塊錢,等于你吃的這方便面兩千桶,五百五十把挂面,等于種十畝荞麥的收成,你瞧這加油站的員工,等于他們兩個月的工資”....苟仁講的越來越來氣,可幼小的毛豆哪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繼續吃着他的泡面。
出演苟仁和毛豆的演員都是素人,一個是出租車司機,一個是小學生,正是不加修飾的生活情态,才能把角色刻畫的如此動人,謝謝《撥浪鼓咚咚響》,讓我開始思念許久未見的黃土高坡,我決定啟程,就在這個夏天
《撥浪鼓咚咚響》:萍水相逢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運凝視,過往不再
“生猛瘋格”是《大風殺》類型元素中的一個,甚至可以說是不重要的一個,然而,要在檔期生存,勢必需要一個“賣點”吸引觀衆眼球,“生猛”被從衆多元素中拎了出來,也就合理許多。但,我認為《大風殺》的主基調還是“文藝”(犯罪文藝片),那些殺戮 ...
“拆”字為頭 “暖”作尾
搶了手機店的“眼鏡”和“大頭”一路狂奔,逃至一處老舊小區内,小區的牆面上遍布“拆”字,“拆”有兩個意像——摧毀與新生,這就是影片《無名之輩》要描述的小人物的無奈掙紮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無奈掙紮,遍布命運的捉弄。“眼鏡”(胡廣生),不 ...
《綠魚》:當老港片邂逅詩人李滄東
北京國際電影節挑選李滄東的《綠魚 》(4K)進入緻敬片單,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愛的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另一方面,這部充滿老港片調性的《綠魚》,與李滄東詩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溫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滄東 ...
《遺傳厄運》: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節為恐怖同好選了一部很好的片兒——《遺傳厄運》,這是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整個觀影過程,前半段像是毫無目的的漫遊,追随鏡頭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遊蕩,一半無趣,一半寡淡;到了後半段,那些寡淡與無趣成了拼湊完整“恐 ...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