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版的《暗戀•橘生淮南》,總覺得缺了一些什麼,讓這部主題鮮明的暗戀作品顯得平淡無趣,導演和演員的問題我都講過了,今天,來聊一聊編劇的問題,因為國産愛情電影真的需要一個好編劇。
《暗戀•橘生淮南》所講述的是少年盛淮南和少女洛枳的情感故事,實則是一個“雙向暗戀”的故事,用洛枳的高中暗戀為主線,以盛淮南的暗戀為暗線,試圖描述“兩個人在一起,隻有一個人知道,這不是巧合”的愛情宿命感,這都沒有問題,而且觀衆也能get到編劇想要轉達的情愫,但問題就出在了整個故事的編排之上,該用的人物沒用好,該編排的細節沒做好,所以故事就淡的快品不出味了。
該用的人物沒用好:特别是葉展顔這個人物,她本應該在洛枳與盛淮南的關系中呈現更豐富的狀态,但卻僅僅給到了幾個鏡頭,除了讓觀衆贊歎真美、真大方之外,葉展顔可以說就是一個路/人/甲,如果能讓她把這段暗戀的故事弄得稍微複雜一點點,整個電影的戲劇張力會增加不少,至少比上一代人之間的恩怨要好看得多,這恩怨一出來,家庭劇的既視感就來了,實在不好看,編劇不能太吝惜自己的作品,電影和電視劇不同,時間就那麼長,同樣是作者加編劇,岩井俊二在《情書》的故事取舍與編排上就很不錯。
該編排的細節沒做好:關于洛枳的暗戀,除了那一句刻在牆上的“洛枳喜歡盛淮南”,其餘的都被雨水沖走,所有的暗戀心事全部記在了本子上,所有的視角都是上帝視角,少了一個見證,少了一絲目光,所以回憶起來高中的故事,就隻是洛枳的獨家記憶,當然暗戀的方式有很多,每個人的選擇又會不同,但是既然要拍電影,就要在電影藝術的框架内讓這個故事能夠感染更多的人,讓觀衆能夠找到自己的記憶點,哪怕是一件好玩的小事,一個不經意的四目相對,一個有意為之的邂逅,都行,但是除了洛枳模仿的幾個小細節之外,他們的交集太少,觀衆想看到的是洛枳在無法承受暗戀苦楚時,那個崩潰與糾結的臨界點,但沒有給出,所以觀衆隻是在看别人的故事,于己無關,怎麼會有共情。
國産愛情電影在呼喚,一批真正懂觀衆、在意觀衆、忠于愛情的好編劇...
【八月長安也許是一個好作者,但絕不是一個好編劇...】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
此心安處是屋家~
電影《此心安處》極罕見的一部作品中,從“物理空間”、“情感意義”以及“生命承載”三個緯度對“家”這一概念進行了探讨。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延續着《阿甘正傳》曆史厚重的滄桑與時光無情的陡轉,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為主線,以固定地理 ...
【北上 ,群像樣闆】
什麼是群戲群像?什麼是老中青同台競技?電視劇《北上》給出了一個标準解!看到第16集,愈加發覺《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擡人之實的假群像劇,它幾乎将老中戲骨和青年演員戲份均分,形成代際分明卻又纏繞生長的故事情感線,使得劇情向縱深發 ...
《濾鏡》:不愛時代的愛情宣言
身處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尚且松動,遑論感情,何談愛情。在“愛自己”的雞湯滋補下,愈來愈多的人走向“隻愛自己”的極端,愛能力幾乎空槽,容顔形體、學曆收入、羅曼蒂克在偶像劇的加持下,成為阻絕常人勇敢尋愛的高牆。慶幸的是,在這個“不愛” ...
為什麼說《出走的決心》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如果說蘇敏阿姨為女性書寫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範例式的故事,那麼影片《出走的決心》則以冷靜、克制、客觀的創作觀,為觀衆呈現了決心背後的泥沼,這不是李紅一個人的故事,也許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紅在發生,但她們終身未能出走,被長久地困在等待裡。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