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劇姐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終于開播。
題名原句出自李清照的詞《如夢令》,講的是女子的惜春傷逝。當初看原著小說時,劇姐就琢磨過這書名,覺得頗值得一品。
惜春人總被春傷。
古時女子愛花,或許因為總有觀花自照之感。見花落春逝,便時時心傷。
花再美,也總有敗時。人再嬌,也總會老去。
于是,花與人的命運就這樣被聯系在一起。

小說作者關心則亂曾在序言中講述過故事的靈感來源,說是看了《曼斯菲爾德莊園》的一個片段後,想到了這樣一個不同女子在做出不同選擇後,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
而把故事背景放在古代,是因為那時候女子的生活尤其不易。
她們被人為地削減掉諸多可能,人生路窄到隻剩下一條允許通行。
于是,她們隻能全力以赴。無論前路是幸福美滿,還是痛苦不堪,都别無選擇。

所以,這個故事要說爽,也确實有爽點。
每個女子都有自己的戰鬥,你來我往不停,有慘烈,也有無奈。
但由于她們的戰場止于家長裡短之中,沒有硝煙,大多綿裡藏針,所以容易流于瑣碎。這就很考驗講故事人的功夫了。
好在,小說已經受住了衆多讀者的檢驗。
關心則亂将其定義為輕喜劇,于是便在輕松明快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古時大家族的生活畫卷,同時又兼顧朝堂暗湧、風俗民情。
有的讀者甚至将其奉為“小紅樓”,可見喜愛之甚。而今次的電視劇改編,則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正午陽光團隊接手。
近幾年正午陽光的作品可謂是有口皆碑。遠的咱就不說了,正在同步直播的《大江大河》表現就很亮眼。
再加上原著作者也是編劇之一,更是為故事質量提供了一層保證。

開播看了兩集後,劇姐心裡也踏實了。
确實好。
首先,畫面就很舒服,色調、光景、妝容、細節處處透着講究。
片頭片尾都用的古風畫,各有韻味。
前者寫意水墨,以蘭花綻放寫女子的成長。後者則用卷軸畫展示了主人公的一生。有興趣的同志可以仔細看看,劇姐就不劇透了。

再看鏡頭畫面。
記得當初《琅琊榜》的攝影就被用來當案例細細分析過,而今次團隊也保持了水準。
不僅靜止鏡頭布局講究,叙述鏡頭的切換也不落俗。既能夠照顧畫面,又能跟上流水一般的台詞,十分順暢。

故事場景也少了斧鑿痕迹,看得出來道具組是下過功夫的。
而最難得的,是其中自有一股煙火氣。
因為主人家雖是官宦人家,但并不像皇家大内那般秩序森嚴,也不像高門望戶一樣華貴富麗。所以這股煙火氣不僅僅體現在畫面上,還有人物台詞也頗接地氣。
看看這段經典的當家主母罵街就知道了。

王夫人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物,咱們以後分析人物時再來細聊。
這部劇的優點,其他人已經說了很多了,劇姐就不再贅述。
這裡呢,劇姐想結合幾位主人公的故事線,簡單說說劇版針對原著的改編。
要申明的是,劇姐從來不是絕對的原著黨。所以一直秉承的原則是:可以改,但要改得合理。更高一點的要求,當然是要改得好看了。
下面,我們就從幾個角色的變化來看看改編處理得怎麼樣。
1 盛明蘭

明蘭作為整部劇的絕對主角,她身上的前因後果必須得清清楚楚。
原著裡用一個穿越的設定,就解釋了她的大部分言行。
她的低調内斂,她的知情識趣,甚至她的冷靜絕情,都是一個成年人做出的理智選擇。所以,在劇姐看來,全劇最大的一個改編,就是删掉了明蘭的穿越身份。
于是,為了交代清楚她的性情根源,故事就從小時候她生母還在世的時候開始,進行了一系列鋪墊。

小明蘭也曾聰明機靈愛出頭,這樣的表現符合她的年紀。
這股性格在親身經曆了娘親身死後,才轉而開始收斂。再加上祖母的言傳身教,性格才變成後期那般沉穩的模樣。
可就算再聰慧早熟,她也隻是個閨中小姐,生活單純,沒機會見識太多人性黑暗。不像原著裡的明蘭,對女子間的種種手段門兒清。
為補充這部分,電視劇便添了衛姨媽一角,由她來牽出當年明蘭親母死亡的真相,也時時提醒明蘭防人之心不可無。
祖母教會了明蘭何為明,姨媽教會了明蘭何為暗,互為補充,堪稱合理。

衛姨媽
再說感情線。
明蘭的第一朵桃花是齊衡,但是被她親手掐死在萌芽狀态,才剛冒出個青澀花苞就被摘掉了。
因為作為現代成年人的她很清楚,雙方的門第差距太大,就算勉強為之,最後受苦的還是她自己。
而她想要的,隻是順遂安甯。

可劇中的明蘭沒有這樣開外挂的靈魂支撐,所以得捋清楚她對齊衡的态度到底是怎樣的。
她确實一直刻意躲避,但要說一點也不心動,劇姐不相信。
要說居老師,啊呸,小公爺齊衡,說他是校草都不夠,就算放眼整個京城來看也分外出挑,可以算是京草級的人物了吧。
PS:天使下凡辛苦了。
明蘭并不是石頭心腸,而是個正常的花季少女,面對那麼好的人,心動才合理。
不然,為什麼要偷偷描摹他的影子?看到他單獨送的紫毫為什麼那麼開心?既然要避嫌,又幹嘛親手給他做護膝?

這都是情不自禁,但她又必須克制。
一張好人卡裡,滿是她将說未說的無奈。
他們的關系,終其一生都像這樣,隔着一面屏障,再薄也打不破。

以上說的都是合理的地方,但劇姐也想挑點刺。
在明蘭的成長過程中,祖母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物,給她愛與關懷,也教會她處世之道。
祖母是明蘭的避風港,也隻有在祖母面前,明蘭才會展現真實的一面。

所以原著裡才會有那麼多明蘭撒嬌耍賴的有趣橋段,看得人忍俊不禁。而祖母去世時也賺足了劇姐的眼淚。
可劇中目前對于祖孫倆的關系,大多是側面表現,很少直接互動。這讓劇姐看得有些不滿足啊。
2 顧廷烨

原著裡顧二叔的出場很有意思。
他本是一個活在衆多八卦裡的傳說,真真是未見其人先知其名——全京城第一浪蕩子,顧家二郎是也。
若說齊衡是那個家長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那他就肯定是那個“如果不學好,就隻有變成那個誰”中的“那個誰”了。

原著中,明蘭與她的第一次交鋒是“神交”。為了幫一個閨中姐妹解決顧二叔這段爛姻緣,她不得不親自上陣。
自己在古時候的第一次亮劍,就削到了從未謀面的未來夫君。這才是緣分啊。
可是,電視劇若也按照這時間線來,那男主角怕就得在十集以後才登場了。
性價比來說,不劃算啊。
那就改呗。于是又有了一段少年時的相遇。
emmm……就是韓劇那種的……

不僅如此,成年後的他也加入了本來隻有盛家兄妹和齊衡的學堂。唔,也算是為對明蘭産生好感打下基礎吧。
不過更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借此交代顧家那一條故事線。
看過目前更新的小夥伴們應該已經發現了,這家人,很精彩。
好歹也是個爵府,比起普通官宦的盛家,其精彩程度當然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兄長、繼母,還有尚未出場的四房五房,全都不是省油的燈,幺蛾子一波又一波。

所以可以想象明蘭的婚後生活會有多麼充實了,天天都有人陪着過招拆招,而且是周伯通左手畫圈右手畫圓那種。
而更有意思的一處是,腹黑顧二在看上明蘭後如何步步為營,一步一個坑地為自己坑來了心儀的媳婦。
當然這都是後話,還不知道電視劇會怎麼處理,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3 齊衡

小公爺齊衡,就是個根正苗紅的十全美少年。
明蘭是他眼中的白月光,殊不知他也是衆多少女心頭的朱砂痣。按照套路,這樣的角色通常是用來被虐的。
原著中的他是在少年時來到盛家書塾,從而認識了明蘭。
一開始隻當她是個有意思的小妹妹,沒想到後來……後來便誤了終生。

電視劇中,他是在成人後才出場的。就見她一直歪着脖子瞅明蘭,一直追着明蘭跑。追得熱鬧,卻并未說清緣由。
要知道,明蘭是他牽挂了一輩子的人,是他所有的幸與不幸。而這段感情是怎麼由心裡一點淺淺的騷動開始演變的,其實很重要。
要不然,不就又是一段不管不顧、人人愛我的瑪麗蘇了嗎?
希望後面會把前情交待清楚吧。

之前知道朱一龍出演齊衡後,劇姐心裡是又開心又放心。
放心,當然是因為居老師素來表現穩當。而且這樣溫潤如玉的角色,有沈巍老師在前,今次肯定也不會有問題。
至于開心嘛,嘿嘿,當然因為很虐啊~
居老師之前那張著名的吐血動圖,劇姐也就看過百八十遍而已。隻感覺,簡直吐成了一幅畫啊。

今次不知道會不會吐血,可哭戲肯定是有一大籮筐的。
居老師的哭也哭得很好看哦,想想就流口水。

雖然覺得自己好BT,但就是忍不住地興奮呀呀呀~
同志們,搓手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