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気の子 海報

又到了進電影院挑壁紙的日子了。新海誠這次的《天氣之子》,對選擇困難症患者來說,還是一如既往地不友好。不過,如果你不是小孩子,那當然是“我全都要”。

《天氣之子》講述的是發生在現代都市裡的超自然現象,如果對日本傳說不熟悉的話,可能會在影片剛開始的時候,一時之間難以進入這個世界觀設定。

不過,在“日本沒有普通高中生”這種喜聞樂見的操作影響下,隻要在觀影過程中持續提高你的“實時中二值”,就會慢慢接受設定。

如果你是新海誠的“老主顧”,那麼在《天氣之子》中還能享受到VIP式的彩蛋服務。

...

奇妙能力

立花泷和宮水三葉在本片的登場,用了類似的手法來突出。立花泷是從暗處走到明處,三葉則是先用前景的障礙物擋住臉,然後接背影鏡頭,紅色的頭繩引人注目,最後再接正臉鏡頭。

這些手法,一般都是在重要或者特殊人物登場時才會使用,不過片中這兩個人物,在整個故事中的作用并不特殊。所以這些手法明顯是弦外之音,網友戲稱為“新海誠宇宙”。

其實隻須把這兩個人物的出現當作一種寵粉行為,也就不難理解,對路人觀衆來說,也沒有造成觀影障礙,無傷大雅。

...

熟悉的配方

新海誠一直是一個特長生,以唯美的視聽效果聞名,因此他的電影自帶加分項,底分總是不低。決定最終評價的,往往是其他因素,比如故事。

《天氣之子》的故事在價值觀上恐怕會引起争議。因為男主角做出了一種“他人生命誠可貴,我的愛情價更高”的選擇。

但由于故事并沒有着重往“逆天改命”的方向發展,因此電影并沒有明顯地流露出想要表達掙脫階級壓迫的意圖,或者說,環境的壓迫隻是作為考驗主角愛情的一種阻力。

至于帆高的行為到底是青春期的激情與躁動,還是中二又不負責任的幼稚行為,就要視觀衆的性格和閱曆而定。

...

雙馬尾女主

不知道看完《天氣之子》的觀衆會否想念《你的名字。》,主觀上我認為後者更勝一籌。

在《你的名字。》裡,男女主角之間最主要的阻力,是在特定世界觀下的“大自然之力”,而在《天氣之子》中,帆高去尋找消失的陽菜路上遇到的最大阻力來自警察,即“人為之力”。

立花泷和宮水三葉對抗大自然之力,有出一種理想主義的浪漫情懷,這大概是《你的名字。》比《天氣之子》更加蕩氣回腸的原因之一。

其次,《天氣之子》的“人為之力”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了我的“實時中二值”,産生了回歸“質疑狀态”的趨勢。

二者的結局都是再次相遇,都是先将兩人的距離拉遠,然後再拉近。《天氣之子》中拉遠的是物理距離,再度拉近又是偶遇式的,顯得有些餘韻不足。

...

熟悉的味道

《你的名字。》拉遠的不隻是物理距離,還有因為記憶消失産生的精神距離。

再度相遇雖然也是偶遇,但卻用了一個先錯過再回頭的節奏,然後說出那句關鍵台詞,讓觀衆感受到一種宿命感,恍若隔世。

不管怎麼說,就算到最後《天氣之子》的口碑不如預期,新海誠的看家本領并沒有丢掉,也足以讓觀衆對他以後的作品産生期待。

畢竟良辰美景,誰都不會拒絕。更何況,說不定在以後的路上,還能再次遇到一部《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