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怦然心動》海報

寫《怦然心動》的觀後感應該不用再把故事複述一遍了。豆瓣标記人數高達97萬,評分排名第24位足以說明它的知名度。

《怦然心動》的導演羅伯·萊納是個有趣的人,光是想到拍攝這部少男少女小情懷的電影時他已經63歲了就覺得有意思。導演是一個除了創作能力之外還需要兼備管理能力的職位,管理時需要成熟的心智,但創作這樣一部電影卻要保持心态的純真。

這個故事實在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情節,不過好在戀愛題材具有多個年齡段的受衆群,并且電影在結構上采用了雙視角叙事,同一件事分别以兩個當事人各自的眼光演示一遍,讓其中的誤讀、錯失、口是心非這些懵懂的少年心思找到了一個合理又有趣的承托點,巧妙地傳達給觀衆。

...

朱麗與布萊斯共同植樹

《怦然心動》的配角設置有點類型片的風格。比如布萊斯的父親,是類似反派的存在,性格與台詞一直在拉高觀衆對他的仇恨值,尤其在布萊斯與朱麗的關系上是一股很大的阻力。

布萊斯的外公則是常見的心靈導師設定,他不僅開導布萊斯尚未開化的心智,也安撫朱麗受傷的心靈,此外還承擔着金句的任務,比如他對布萊斯說的那句被許多人奉為經典的台詞,鑒于中文翻譯版本已經廣為人知,這裡貼出英文原版,可以感受一下不同語言環境下的意味:

Some people are dip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y, but someday if you find someone who is iridescent, it'll never be the same.

...

布萊斯的爺爺教朱麗修整院落

校花雪莉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功能性人物,她一直起到反襯朱麗的作用,朱麗率真坦蕩,雪莉端莊僞善,朱麗用情專一,雪莉朝秦暮楚,整體看來雪莉這個人物塑造得比較扁平,與前期的布萊斯父親有點相似。

...

雪莉與布萊斯共進午餐

不過,在朱麗一家去布萊斯的屋子吃完飯那場戲裡,透露出布萊斯的爸爸曾有過一段搞音樂的過去,但他不喜歡提及,讓這個角色又豐滿了一些。當然,這麼設置的原因仍是想要做對比。

...

兩家人聚餐

音樂代表着夢想與純真,布萊斯的爸爸放棄了這些東西,變成了現在這副嘴臉。與之對立的是朱麗一家,尤其是朱麗對布萊斯的“死纏爛打”,可以說朱麗,梧桐樹,音樂其實是同一種東西,都是對美好事物的執着追求。

這段對比也影響了布萊斯的決定,即選擇成為爸爸,還是成為朱麗。布萊斯這個角色也是導演與觀衆對話的窗口,他将觀衆假想成布萊斯,并且替他們做出了抉擇。

...

朱麗在幼年時就以認定布萊斯

片中的兩位主演,飾演朱麗的瑪德琳·卡羅爾,和飾演布萊斯的卡蘭·麥克奧利菲,在拍攝《怦然心動》時隻有十四五歲。老實講,當時兩位的演技還略顯青澀,部分情緒起伏大的情節表現得稍微單薄了點。

不過,相比過度運用技巧的表演,在這個題材上,我想觀衆甯願選擇觀看像兩位這樣偏自然的演繹方式。因為初戀本是最忌用力的一種狀态,尤其對于有一定閱曆的人來說,初戀必須是毫無雜質的,否則該多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