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觀小妹
很多人說,《大小謊言2》第三集是節奏緩慢又空洞的一集。
小妹不以為然。
在小妹看來,第三集才是第二季中信息量爆炸的一集,是《大小謊言》至今為止,最有價值量的一集。
我們都知道,父母、老師、生活環境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主要因素。但,父母之間的鬥争、人世間的謊言和孩子的教育問題,與本體自我健康發展比起來,什麼都不算。
在前幾集中,我們的關注重點都是蒙特利五人組和梅姨之間的戰争,真相與謊言之間的碰撞,以及男人與女人之間的那點事兒。
而在這一集,孩子們的問題尖銳的凸顯出來,父母、老師、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井噴式爆發。
種什麼瓜,結什麼果。
如果說前幾集是父母的危機,第三集則是孩子們的危機。

先是梅德林的大女兒艾比蓋爾不想上大學,并說出了她和劇院負責人喬瑟夫上床的事,小女兒克洛伊則說出了梅姨還有個孫子齊格。
後是艾瑪貝拉因為恐慌症發作在學校暈倒,瑟萊斯特兩個兒子的暴力因子也越來越不安分。
這一切都和教育這個大命題的息息相關。
世界很大,孩子很小。小妹在《權遊》系列文章裡講述過,7-12歲的兒童屬于具體運算階段,他們的思維具有抽象性,群集還未構成形式邏輯,隻能對已經内化的内容進行運算分析,對于尚未構造成功的、較為複雜的觀念顯得無能為力。
而在這個階段,父母、老師、家庭環境的影響可以說能占100%。
1 父母
說到父母,總是離不開老生常談的一句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每一次接觸,都是在對孩子進行無聲的教育。

正所謂,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一個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和父母的關系非常大。“出淤泥而不染”的隻是一個概率非常小的事件。
孩子會最先效仿父母所做的事情,效仿父母說話做事的風格。
梅德林本身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大大咧咧,對她來說,保守秘密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間接的,這種性格在她的孩子身上也會有所體現。
所以,艾比蓋爾和克洛伊向他人說出秘密,也不是很難理解的一件事——她們隻是有樣學樣。
梅德林沒上過大學,所以她的女兒也不認為上大學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然而,她的大女兒不願意上大學,梅德林卻逼迫她改變這種意願。
這和很多父母一樣。自己一生沒能達成的夢想,沒能做到的事情,就用道德綁架的方式去脅迫子女替他們完成,完全不顧及子女們是否願意或喜歡。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唯一不同的是,電影中的爸爸是在發現女兒們有天賦之後才逼迫她們上進,而梅德林卻是在女兒無心上學時脅迫她們上學。
梅德林的這種教育方式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動機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适得其反,讓孩子的自我心理發展變得畸形,甚至是極端。
相反,齊格卻能夠正常消化“自己的爸爸是别人孩子的爸爸”這種事,和簡的日常教育就分不開。

瑟萊絲特的兩個小兒子對他人使用暴力,也是受父親的影響。他們可能看到父親對母親的做法,便拿這種方法和态度去對待自己身邊的人。
所以說,大概率情況下,什麼樣的人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從小便是在父母的行為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接受人格和行為的陶冶。
想要教導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有德行的一個人,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的成為這樣一個人。即使做不到最好,也要盡力約束自己的言談舉止,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效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為人父母應該牢記這句話。

2 老師
除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也是一個人成長路上受教育中的重要一環。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老師所起的作用絕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他們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而這一根本任務又決定了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
有效的老師會對教學方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結合個人積累的知識、智慧及直覺化的觀念,做出适用于學生的教學決策,有效解決日常教學中的問題。
這裡小妹簡單的介紹一下,教師水平的發展的五個過程。
一是新手水平教師,師範或剛進入教學領域的教師,他們從教學中初步獲得教學經驗。
二是高級新手水平教師,能将理論知識和經驗相互融合,教學事件與案例知識相互結合。
三是勝任水平教師,能明确自己的教學任務,确認課堂教學獲得中各類事件的主次。
四是熟練水平教師,對課堂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反應有敏銳的觀察力。
五是專家水平教師,靠直覺方式立即反應課堂教學事件,在各類教學情境中随意切換。

劇中有一個情節:艾瑪貝拉在學校暈倒之後,蕾娜塔請兒童心理醫生來家中開導女兒。
從心理醫生口中得知,艾瑪貝拉沒有被欺淩,她的恐慌源自于對世界末日的焦慮。學校課堂上講了全球變暖,她卻理解成了人類将要滅絕。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小妹認為艾瑪貝拉的老師隻是一個高級新手水平的教師。他明确知道教學目标,将教學當成科學來對待,掌握了某些知識和技能來應對教學情境中所發生的事情。
但是,他未能确定教學中各類事件的主次。

給學生講述全球變暖這一既定事實并沒有錯,孩子也确實應該掌握這些科學類的知識,明白自己的生長環境處于一種什麼狀态。
但在教學中,并不能一味的講述科學,應該同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解壓。二年級的學生心理素質發展有限,能承受的壓力也有限。
雖然老師并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能要求他們能掌握每一個學生的一舉一動,明白他們正在承受多大的壓力,但是對學生的心理承受壓力應該進行一個簡單的預判。
如果是教學方式問題,就結合實際調整方式。如果是家庭原因,就應及時與家長溝通,做好雙向心理開解。
3 成長環境
社會性和情緒發展,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方向。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在人的心理發展過程中,自我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因素組成的統一體。
“孟母三遷”足見生活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同樣的,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梅德林的行事風格以及創造的家庭環境告訴她的兩個女兒,可以把任何聽到的、打聽到的事向别人透露,包括自己的父母,不需要隐藏什麼秘密。
艾瑪貝拉的父母蕾娜塔和戈登鬧得不可開交,因此家庭的整體氣氛很不對勁。這對從小生活在溫室裡的艾瑪貝拉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變得敏感和不安,擔心總是憂心忡忡的母親,害怕父親會坐牢更加重了她的心理壓力。

家給孩子安全感,能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和與人交往中,不用擔心家庭拖他們的後腿,不會患得患失。
良好的家庭狀态,就像陽光能夠普照大地一樣,更像是植物有趨光性。他們會主動尋找向陽的方向,汲取溫暖。
而父母則需要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人文環境,讓孩子沐浴在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圍中。隻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形成良好、正常的人格發展過程。
對比現實中的各位,我們身上是否還留有父母負面影響的痕迹?又是否在為人父母或是師表時,也正在犯着同樣的錯誤呢?
且行且修煉吧。
喜歡記得點贊、評論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