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自等待》海報
《獨自等待》在2005年不算特别火的電影,但此後通過網絡看到這部電影的人,許多都會給出不錯的評價。原因是這部片的題材是都市愛情喜劇,而此後飽受國産都市愛情喜劇摧殘的觀衆們,往回看的時候,會越發覺得這部片子挺有意思的。
不必因為導演伍士賢曾因短片《車四十四》入圍過威尼斯和戛納電影節就把《獨自等待》想象成現實主義文藝片,相反這是一部純粹的娛樂電影。
電影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講述夏雨扮演的陳文,與李冰冰扮演的劉榮之間若即若離的愛情遊戲,旁白加第一人稱視角,想象空間與現實空間交叉剪輯,無所不用其極。其中也不乏假裝另結新歡以引起對方嫉妒的老套手段。大體上呈現出了一種“誰主動,誰就被動”的戰況,可以說很戳那個年代青年男女的共鳴點。

李靜假扮陳文的新歡
如果喜劇和愛情這兩大娛樂元素還不具備足夠的個人特色的話,《獨自等待》還加了一味接地氣的底料,那就是京味兒。男主角夏雨雖然是山東人,但從口音到氣質都很接近北京人,尤其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給觀衆留下的印象,甚至對某些觀衆來說,神似劉星的長相也可能讓他變得地道。
還有他在片中跟哥兒們,包括李靜相處的方式,滿嘴跑火車,愛面子,還帶着一點單純,至少在外地人看來,滿足了大家對一個北京青年的想象。要知道導演伍士賢是個“中外合資産品”,算是半個老外。
在本·衛肖主演的經典電影《香水》中,從一開場,就通過打光來凸顯主角的鼻子,暗示這是本片的“關鍵道具”。按照這個角度來理解,《獨自等待》一開篇就特寫了陳文和孫子兩個大嘴巴一張一合,謀劃着如何泡妞,也就意味着這幫人都是最會耍嘴皮子的人,可是一旦行動起來,就沒有說的好聽了。

朋友們為陳文出謀劃策
《獨自等待》先讓陳文為劉榮廢寝忘食,天旋地轉,再讓一直暗戀陳文的李靜從他身邊溜走,到頭來想要說的隻有一句話,就如片中李靜的哥哥李亮所說:“我本來希望跟李嘉欣過一輩子,可是看來張琳(他女友)是命運的安排。”
這種為一個有距離的人瘋狂而錯過了身邊人的情況并不是每個人都經曆過,但很容易讓人有對号入座的錯覺。因此有許多人都被片尾字幕“獻給從你身邊溜走的那個人”所觸動,這是一個巧妙的文字遊戲,也是一種心理遊戲。

陳文與劉榮
也有一些觀衆會将片中的金句“要麼好好活着,要麼趕盡死去”奉為座右銘。但我想導演并沒有将這句話的生活質感看得特别重,畢竟從一開始伍士賢就告訴我們這是一部耍嘴皮子的電影。
它是在一種特定的生活情境裡蹦出來的一個機靈的句子,對生活的作用不是引導,而是點綴,最大的存在意義仍是娛樂。不過,随着時間的流逝,多年後再次回想時,這句話本身的意思已經退居末位,它所代表的是那一段青春騷動的時期,是屬于導演,以及曾經相信過這句話的那些人們的特殊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