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刷到了這樣的評論:
“富人在電影裡演窮人,還要讓窮人掏錢買票看。”
“他們在演窮,可我們是真窮,我才不要看他們消費我們。”
……諸如此類的抨擊,正是劍指徐峥的新作——
《逆行人生》
《逆行人生》到底是部怎樣的電影?
先下結論:它不是能名留影史的神作,離《藥神》的地位确實有差距。
但整體上,它承繼了《藥神》的諸多優點,比如足夠真實、足夠震撼心靈,仍屬于是優秀的現實題材片。
它表達的内容,并沒有所謂的“消費窮人”,而是加強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和解,值得任何階層的任何人觀看。
落筆至此,可能有人想說:
“小羅啊,徐峥那麼有錢,還來演窮人,不是消費窮人是啥?”
我想說,首先,徐峥确實很有錢,但他演的并不是窮人。
《逆行人生》的男主高志壘(徐峥 飾),畢業于同濟大學,是典型的IT精英。
精英到什麼程度?
落難後,高志壘想賣掉房子,房産中介告訴他,現在賣,估計得虧300萬。
而以北京上海的學區房為例,能虧300萬的房子,買的時候大概得1000萬。
也就是說,在落難之前——
高志壘的年薪,大概有50萬左右;
而他的總資産,大概有500萬左右。
這種水平,已經領先于絕大部分人了。
再者,徐峥本人是什麼,跟他演什麼角色,沒有任何關系。
摩根·弗裡曼也是富人,80年代他就榮獲奧斯卡影帝,成了好萊塢巨星。
而在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裡,摩根·弗裡曼演了社會最底層的囚犯。
經典勵志片《當幸福來敲門》中,男主窮困潦倒。
他每天住在收容所裡,蹭地鐵站的衛生間,老婆跑了,與兒子相依為命。
而飾演男主的威爾·史密斯,片酬是2000萬美元,外加5000萬的票房分成。
相反——
澤連斯基未從政時,就在電視上演過總統;
古月雖是孤兒出身,可他的銀幕處女作,演的卻是偉大領袖;
周星馳也演過窮人,趙本山也演過老總,劉德華也演過肥胖醜……
什麼意思?
演員就是演員,是一種職業,一種工作。
演員無關背景,隻要能塑造好角色,就是對得起自己和觀衆,就值得被尊重。
強行把演員用窮富來劃分,是一種強盜邏輯,也是在無端制造對立與矛盾。
而《逆行人生》想表達的,恰恰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消減對立與矛盾。
電影開場,肖妮(辛芷蕾 飾)打開手機,刷到了高志壘的前同事在直播帶貨。
肖妮問高志壘:這個人不是你們公司的骨幹嗎?怎麼也被開除了?
高志壘一臉不屑地回答:我們公司隻有一個骨幹,那就是你老公我。
接着,高志壘到了公司,又跟大夥吐槽同事孫奮鬥,說人家是奮鬥的孫子。
再往後,高志壘被公司“優化”了,可他仍心高氣傲,瞧不起送咖啡的外賣員。
身為名校精英,在高志壘看來,他跟那些“失敗者”是隔絕的,是不同的物種。
就像某些觀衆,認為富人跟窮人勢不兩立,是隔絕的,是不同的物種。
但實際上?
除了極個别者之外,幾乎沒有多少中國人,能抗住三座大山的猛攻——
醫療、住房、教育。
被公司“優化”後,高志壘本來不願接受30萬的補償款,要走勞動仲裁。
直到,他爸爸突然進了ICU,急需進口藥,使他不得不向公司求救。
這,是他第一次放下名校精英的高傲。
之後,高志壘往IT公司四處投簡曆,卻因年齡太大四處碰壁。
路邊攤上,高志壘偶然聽見,送外賣一個月最高能賺一萬五。
這時,高志壘似乎有些心動,但礙于身份和面子,他沒有搭茬。
直到,肖妮告訴高志壘,房貸就快逾期了,孩子就快去國際學校了。
而中間差的錢,剛好也是一萬五。
這,是他第二次放下名校精英的高傲。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當上了外賣員,高志壘以為憑他的優越條件,很快就能摘下“單王”的桂冠。
然而,由于找不到捷徑、不懂跟餐廳服務員搞關系等原因,高志壘屢屢超時。
更難受的是,由于不肯放低姿态,他常被點餐的客戶針對,收到差評和扣款。
幾天工作幹下來,錢沒掙着,反倒虧了好幾百。
于是,房貸逾期了,孩子去不成國際學校了,高志壘繃不住了。
他先是砸了客戶的花,又去跟客戶吵架,接着把火發到了家人身上。
當他在微信輸入“老子不幹了”的時候,他其實是想保住自己的最後一點高傲。
可是,高志壘最後的那點高傲,還是沒能保住。
為什麼?
他爸爸為了能夠不拖累他,産生了極端的想法。
天翻地覆的現狀,終于徹底磨平了他的高傲,強行讓他學會了“以笑待人”。
魔幻?
在我看來,《逆行人生》是一部高度貼合當今社會的現實主義題材片。
電影裡,高志壘崩潰的轉折點,是被一名客戶指着鼻子侮辱,“活該你送外賣”,然後又以“給差評”威脅他道歉。
而現實中,就在剛剛,杭州的一名外賣員,因工作過程中将欄杆踩歪,被保安拔走了車鑰匙,并被要求“下跪道歉”。
而那名外賣員,就像電影裡勞動者們一樣,為了訂單不超時,選擇了妥協。
電影裡,高志壘本來擁有中産水平的收入,卻因外部環境的接連打擊,瞬間一無所有。
而現實中,就最近幾年來說,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别的行業我不知道。
但就電影行業來說,在2020年之後,我有很多朋友,都選擇了改行。
改什麼行?
送外賣、跑物流、開滴滴、幹裝修……
甚至有曾經一年賺300w的導演,因交不起孩子5000塊的學費,去工地幹活。
關于《逆行人生》,目前還有一些批評的聲音。
大意是說,徐峥把外賣員的困境,歸咎于客戶的尖酸,忽視了資本的罪行。
而我認為,持這種觀點的,大概率應該沒有看過、或者沒有看懂這部電影。
高志壘的人生,為什麼會難到那個地步?
表面上,是投資暴雷、房價下跌、父親生病等因素。
實際上,則是因大廠的年齡歧視,和資本的無情與冷漠,以及算法系統的内卷,導緻他失去了收入。
電影裡的一個細節——
外賣員大黑(馮兵 飾)蟬聯“單王”,引起了同事的不滿。
同事們批評大黑:你這樣瘋狂跑單,會拉高平台的預期,然後平台就會讓我們以你為标準去跑,加大我們的工作量。
大黑回答:我拿單王有錯嗎,我隻是想賺更多的錢,你們難道不想要錢嗎,我隻是想讓明天的生活比今天過得更好!
誰對,誰錯?
不是同事,也不是大黑。
越努力就越累,越卷就越達爾文……
在“打工人困境”這個議題上,《逆行人生》是具有批判與反思的。
當然,它批判和反思的力度,并沒有讓一些嚴苛的觀衆滿意。
但我們更加需要細思的是——
如果它的批判和反思,真的那麼力透紙背了,我們還能看到這部電影嗎?
就像我這篇文章,如果再往下深入去寫,就容易觸碰到某種邊界。
最後,我再說一點吧。
在短視頻平台上,我看到有一些人,喜歡用王朔的名言去批判徐峥——
“世界上最無恥的事,就是歌頌窮人的苦難,并把它當成勵志故事加以贊美。”
必須承認,這句話是非常對的。
但問題就在于——
《逆行人生》并沒有去歌頌窮人的苦難,而是隐晦地在描寫資本的陰暗。
電影結尾,高志壘借用大黑的工作本,寫出了小程序路路通,成為了單王。
按理講,他已經完成了1w5的任務,不用再賣房了。
然而,在最後的彩蛋上,高志壘還是賣了房,一家人搬進了老破小。
為什麼?
在我看來,是因為另一個彩蛋——
平台總部的員工,把高志壘寫的路路通,上交給了老闆韋總(于和偉 飾)。
之後,員工問韋總:要不要讓他來總部工作?
你猜,韋總的答案是什麼。
-
關注羅罔極,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高質量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