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片之後,基本上自己的年度十佳的位置留給其他影片的已經沒幾個了,而且,這部《倒數時刻》也基本上直接沖進了我個人的年度前五,甚至年度前三的水準。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慚愧的是我并沒有看過喬納森拉森的音樂劇,但是對這個人倒是經常在耳邊被提起,提起他的英年早逝,沒有看到自己的《Rent》首演的悲劇人生,關于他的《倒數時刻》我也是偶爾聽身邊懂音樂或者常看百老彙的朋友提起,可能最了解的一次,是曾經在網上看過《Superbia》的浮光掠影,其他真的不太熟。

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在這部電影裡依舊收獲了感動,既然我不懂音樂劇,那就來到我比較熟悉的電影領域來看看這部電影吧

...

顯而易見的是,這部電影一共有兩大特點:元音樂劇電影内容和特殊歌舞片形式的融入。

而這,也讓這部電影有了超凡的兩個優點:劇作上的完整性,以及節奏上的流暢性。

而節奏往往是一個歌舞片或者音樂劇片最重要的東西,那就不妨先從這個電影的形式上切入這篇文章。

...

1. 特殊歌舞片形式的融入(來講講這部電影的形式)

歌好聽,劇情又好,實際上這已經是一個歌舞片最重要的兩個元素,但其實縱觀歐美歌舞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比如說《美女與野獸》《魔法黑森林》,甚至一些比較優秀的作品《理發師陶德》都有這樣的弊病,就是冗長的歌曲有時讓觀衆真的想跳過,再加上如果劇情不有趣的話,基本上這個歌舞片可以宣告死亡了。

再加上電影與戲劇關系緊密,所以歌舞片一定程度上承載了戲劇的相關元素,所以其中的歌曲直到現在也還脫離不開歌劇的一些固定形式,包括如今的《愛樂之城》以及《倒數時刻》,很多歌曲還是以歌劇的形式出現。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倒數時刻》中現代性歌曲的加入,比如中間嘻哈配上上世紀的MV色調,都是在慢慢的解構着歌劇的形式,而轉向多元化的歌曲,實際上也很像拉森在音樂劇上所做出的突出性貢獻。

...

不過當然,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在電影中加入了舞台劇《倒數時刻》的模樣,貌似将其作為另一條線輔助叙事,這是本片最大的突破,也是最大的亮點。

看完後問了一下朋友,是全面還原了當年《倒數時刻》這部音樂劇。

那麼這裡的舞台劇本身就多了一個作用,就是與當時的經曆産生一種互文,兩者互相補充,一邊看着電影的叙事,一邊看着舞台上面的訴說與歌唱,這種交替形式相互輔助,更好的形成了拉森的這一段人生。

...

但是,抛開電影的内容來看,證明這一段的加入是聰明之舉的,就是舞台劇大大的調整了整個電影的節奏,這是非常了不起,甚至很棒的嘗試。

因為當我們觀衆進入電影的叙事中,會被電影的鏡頭剪切從而帶着走,但是舞台劇的插入就好像一個喘氣,在跟着快節奏的拉森一起沉浸的時候,突然跳脫出來,感受一下拉森此刻的心情或者想法,既補充了人物,又以一種玩笑式的方式改變了節奏,讓整部影片看起來更加有趣。

比如,在拉森于周日的咖啡館得知好友病重的時候,他腦袋裡想的卻全是周一的演出,舞台劇的插入,讓觀衆知道了拉森此刻稍微有些自私,自我,腦袋亂,迷茫的多重狀态,由舞台上的“本人”直接說出來,讓我們直接去了解人物。

...

因為拉森這個人本身就不是一個很好懂的人,我們看完影片再回溯,其實會發現,拉森他的情感相當多變,他嫉妒,羨慕好友,也需要money,他為了藝術,自私,自我,甚至有點偏執,但是他活在這個世界,又迷茫,無助,對待周圍很多東西感到恐懼。可是他表現出來,卻是幽默,開心,甚至有些神經質。

這樣的角色,可能光靠演員的情緒鋪墊和鏡頭裡的美術設計可能表達不出來,但是舞台劇的加入就不會讓整部電影像旁白一樣幹癟,反而新奇有趣,所以是個特别好的嘗試。

除此之外,對于節奏與情緒的調整,舞台劇也做到了相當好的一點,在整個電影的進程中做到了不喧賓奪主,卻又時刻撥動着觀衆情緒。

最典型的的一次,就是在影片中間,拉森與蘇珊吵架的時候,按照正常的影片叙事,此時觀衆情緒會随着兩人吵架情緒的上升變成非常緊張,但是此時卻不停的插入舞台劇,改變了整個情緒基調。

...

...

一面是争吵越來越激烈的二人,一面是假笑和嬉鬧構成的音樂,充滿了一種喜樂襯哀情的感覺,同時也無意中加快了節奏,讓觀衆情緒更加緊張,非常聰明的一次用法

還有一次就是停電後,在遊泳池裡的那一段歌曲,完整的描述了當時拉森亂亂的腦袋和所思所想,讓觀衆對于這個人物形象認識的更加清楚。

...

然後也可以發現,這個舞台劇該退出的時候會退出,比如在拉森得知好友麥克得了艾滋病之後,他去無人的劇場彈鋼琴。

那個時候觀衆經過“It’s the real world”低音的震撼之後,情緒已經被代入悲傷中,此時舞台劇的出現無疑會打破這種感受,所以直接用老舊影像以及鋼琴獨奏去完成整個歌曲的表演。

...

所以,舞台劇本身對于影片具有非常突出的獨特性與重要性。

再者,說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在拍攝舞台劇的鏡頭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除了最後一首歌之外,全部的舞台劇鏡頭都是聚焦于台上,而并不會給予台下觀衆。

這實際上是給予了一個主觀視角,去讓我們作為台下的觀衆去看待台上的拉森表演他的倒數時刻,我們既是他舞台片上的看客,也是他舞台劇的看客。

但是在最後,鏡頭給予台下的觀衆,包括了拉森的朋友們,我們觀衆才真正的變成“上帝視角”,去看待拉森自己的倒數時刻。

同時,我們也知道結局,知道拉森在35歲就将死去,而我們看到他獨自在台上彈奏了《生日快樂》,很動情,很孤獨,也很難受。

...

然而,這個舞台劇的元素會導緻一個小缺點,就是讓整部電影的整體更偏向于一個音樂劇,大概意思就是。

《倒數時刻》這部電影由《倒數時刻》音樂劇改編而來,但是電影的部分可能隻是音樂劇的延伸,可能就此而言,并沒有太跳脫音樂劇的範圍。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電影可能并沒有音樂劇好看

2. 元音樂劇電影内容的呈現(來講講這部影片的内容)

在一個音樂劇電影裡創作音樂劇,好一個元音樂劇電影。

這部電影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在于塑造好了拉森這個人物,在前面說過,拉森這個人物非常複雜,如果沒有舞台劇的加持,和精準的表演,基本演不出這個角色。

但是這部電影其實隻是真正的抓住了這個人物的一個特質,就是他近乎自我般的堅持與現實給予的迷茫和恐懼的鬥争。

而影片則還描繪了很多其他的特質,比如周日咖啡館那段比較自私的心理獨白,開頭party唱歌的幽默樂觀,還有面對成功的渴望和焦急(等電話那一段鏡頭)。

可總體還是落腳到現實與夢想的碰撞,縱使現實是黑暗的,他不喜歡的。縱使他對夢想的堅持是偏執的,是自我的。

影片是如何表現的呢?通過了人物和場景視覺效果的塑造。

先說說人物:

影片通過了四個人物去表現拉森這個人在現實與黑暗中的拉扯的糾結,分别是蘇珊,麥克,蘿莎還有史蒂芬桑海姆。

蘇珊是最為直接的去表現了拉森當前生活的窘迫,因為拉森無法給蘇珊一個很穩定的生活,所以蘇珊為了更好地生活條件以及更好的工作去實現夢想必須要離開拉森,而拉森則一直在選擇與蘇珊逃避交流,則是因為他害怕,他恐懼看到自己的不成功讓心愛的人離開。

再加上拉森認為自己是天才的,堅信自己是會成功的,所以開始自我偏執的創作,而這種逃避現實的做法終究演變成了争吵和遺憾。

...

而麥克則是選擇了現實,為了掙更多錢而放棄了夢想,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長期受到生活壓迫的拉森其實很羨慕麥克,因為在他眼裡,麥克能輕易的放棄夢想,但是他沒辦法輕易的放棄,因為他不甘心。

但是麥克的作用其實就是堅定住了整個影片的主旨,就是要堅信,你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要在現實面前放棄夢想,這也是整部電影最後的落腳點。

...

最後拉森也确實創造出了《Rent》

所以,蘇珊和麥克的作用反過來其實也襯托了拉森這個人物,讓他身處的孤境更加明顯,讓觀衆也陷入拉森身處的迷茫中。

而蘿莎和史蒂芬的作用,則是加強了這種迷茫。

蘿莎作為最有人脈的經紀人,卻一直告訴拉森,你這個音樂劇賣不出去,你要創造下一出,縱使《Superbia》很成功,你還是掙不到錢,你的五年服務生的生涯依舊沒給你帶來任何收入。

而史蒂芬則是不停的給他鎮心劑,說你是個天才,我很喜歡你的音樂劇,而我們也可以看到,拉森可以通過他的五個字而高興很久。

所以兩種截然不同的境地加重了整個影片為拉森設置的困境,才讓這個人物最後堅定選擇,創作出《Rent》,突破自己,讓我們感動,但是又因為這個人物戲劇性的死亡,讓我們惋惜,雙重情感的重壓之下,挑戰了觀衆的淚腺。

...

...

另外,簡單的說一下本片的場景視覺設置吧。

因為本片的角色一直着眼于現實,所以現實之于電影來說,是一個不能逃避的背景,所以《倒數時刻》并不像《愛樂之城》一樣,擁有大量想象的空間以及歌舞,反而大部分時間,都是局限在一個現實空間裡,用冷色調般的場景和陰影偏重的打光去營造一種生活流的場景視覺。

這一點讓《倒數時刻》從視覺上也抓住了其生活的本質,加重現實帶給拉森的壓力,同時也讓觀衆體會到他的壓力

3. 最後談談林聚聚和加菲

其實不同于很多傳記片,像《史蒂夫喬布斯》或者《梅豔芳》,将一個人物的整個人生幾乎都拿出來,這樣很容易拍成流水賬。

林聚聚選擇拍攝拉森《倒數時刻》的這一段人生,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

第一是一個成功的音樂劇作者如何在黑暗與迷茫中堅定方向,走出迷霧,這肯定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再者,我想,也與林聚聚有關吧。

作為一個名号響亮的音樂劇演員,選擇那一段,可能也是林聚聚最有共鳴的一段人生,因為可能每個藝術的天才都經曆過這樣的時期,相信自己滿腹才華卻被質疑,隻能在維持溫飽線上下徘徊,而大部分藝術家熬過了這一段人生,或許就真正見到自己的才華閃耀世界。

但是拉森沒有,他死之前都是那個生活狀态。

我不了解林聚聚的人生,但或許他也經曆過這麼一段人生,才有了驚世駭俗的《漢密爾頓》吧。

...

關于安德魯·加菲爾德,其實他最出圈的應該就是《超凡蜘蛛俠》系列了,但是其實加菲他也不停的在文藝片進行嘗試,像《沉默》《一呼一吸》《主流》《塔米·菲的眼睛》等等,加菲的演技也從一開始的《别讓我走》這種文藝片變得越來越收放自如。

在這部影片中,加菲對于情緒的轉換實際上相當有控制力。

最典型的三個橋段就是,蘇珊來workshop找拉森商量的時候,他一邊要聽女朋友說話,一邊要專注于自己的作品,那忙不過來的狀态被诠釋的很真實。

...

第二就是拉森首演結束後,在等待蘿莎的電話,接到電話被肯定後,首先表現出很開心的情緒,但是随後,聽到賣不出去的消息,則陷入落寞,情緒的轉換很到位。

...

第三就是獨自在舞台上彈奏鋼琴的時候,那一段邊唱邊回憶,表演出了對于過去的戀想以及對于現在處境的發洩。

...

這樣的表演可以說明,奧斯卡提名應該很穩,但是至于能不能真的拿到還是難說。

最後說一點。

其實全片一直隐隐約約的會有“倒計時”的聲音出現,這個聲音出現在拉森每次做決定的時候,也出現在拉森每個緊急時刻,也出現在拉森知道麥克得艾滋病的時候。

這裡的每一次倒數其實都是拉森對自己的一個提醒,提醒着他,馬上要30歲了,而他的人生還是一片迷茫,一片黑暗。

然而,身為觀衆的我們可能也知道,這是電影的倒數,這也是他人生的倒數。

...

這對我來說,是一部很特殊的影片,不僅僅是他的形式,還包括這個人物的性格,這個人物的生平,是那麼具有戲劇性,又是那麼讓我擔心,我會不會在實現自己的野心之前,看不到他成真呢。

到時候,我該堅持還是妥協......

算了算了,不管怎樣,先堅持着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