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1
算不上驚豔,沒有什麼質的創新,但算完成度很高的上乘作品。
流水般的情節和觀感,作為香港/傳統喜劇還不錯,但節奏略顯拖沓、可以再緊湊些。戲劇模闆式的劇本結構和相應的視聽,到位但中規中矩,知道是高爾基戲劇為原本改編就不驚奇了。
主線兩對矛盾:内部是搬和不搬的沖突、團結還是分裂;外在矛盾則是何政府的對抗。一波波柔和的爵士音樂上來,看似煽情實則是以同情的俯視拉開了距離,溫情和團圓以升華的方式消融(掩蓋)了一切矛盾和分歧。結尾紀錄片式的影像是比較驚豔的一筆,如果換做我會直接拍成紀錄片,既能省心力又能增強真實的影像價值,當然戲劇性和商業價值會減弱。(如果是劇情片最好要麼拍成《頑主》這樣百姓生活的鮮活喜劇,要麼則像《大佛plus》那樣着重反思和諷刺力道。)
核心的問題在于,雖然是寫實主義但溫情和喜劇元素沖淡了現實批判力度,幾次在二者之間遊離,尤其最終定格在結尾的重逢,還是暧昧了些。當然這也和沒有脫離戲劇框架、商業模式有關。此外,是否有消費底層人群和美化現實之嫌?總之,思想深度和風格上差強人意,尤其是相比《佛羅裡達樂園》的深度和客觀真實性。
貧民窟的籠舍,從監獄、集中營拍成了四合院;鐵絲網不是分割的囚牢而變成了保護的圍欄。沒想到籠屋是這樣的,雖然對陰暗面揭示的程度顯然不夠。寫實主義基調下的底層市民群像,人物鮮活典型-甚至是百相面面俱到-但不夠真實深刻,隻是象征性地勾勒了豐富的衆生圖景。
演員方面,黃家駒表演很自然,但作為主角還是容易讓人略微出戲。道長有點葛優味道。
ps.作為旁邊的女人一驚一乍、大呼小叫、要麼就大笑…
維度 ★(1-10) 備注
思想深度(學術文本價值) 8
個人感受(觀衆傳播價值) 8.2
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4
叙事水平(文學價值) 7.9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專業價值) 8
25.5.25小西天
銀都回顧展最後一部(也是我看的唯一一部),黃家駒出演。
瑕不掩瑜的作品-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80周年紀念-兼評羅西裡尼“戰争三部曲”
公衆号圖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or3Tig9fFd9Zh9GYUITUdA引言趕在今年此時才觀看羅西裡尼,實在是緣分和命運的安排。一是正好标志着新現實主義運動開山之作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誕辰 ...
三部曲之末《德意志零年》-末日的獻祭評分:A-8.3背景-主題-叙事作為羅西裡尼“戰後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兩部略有不同,影片選擇以戰後德意志民族作為聚焦點-而且不帶有任何審判意味,因為不是直接描繪戰争和納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個 ...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類型片與《聖弗朗西斯之花》
評分:B7.4中規中矩之作,與早期新現實主義-即便有所延續、并非背離-逐漸分道揚镳。很傳統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虛設的,情節的片面的、缺乏層遞與關聯呼應,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實融貫。(盡管比《黑水仙》這樣的好萊塢版類型片要好些)戲 ...
全面深度分析《德意志零年》
評分:A-8.3背景、主題與叙事羅西裡尼“戰後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兩部略有不同,影片選擇德意志民族作為聚焦點-而且不帶有任何審判意味,因為不是直接描繪戰争和納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個家庭日常生活作為切口-甚至是一個孩子的遭遇-折 ...
評析-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B+7.6簡評:看的第一部羅西裡尼,受到巴贊的直接推薦。中規中矩、有闆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來沒有顯著缺憾,卻難以看到真正的創新。曆史價值不亞于藝術價值。雖然有明顯的劇情和制作,未擺脫情節劇的刻闆程式;但需要承認在其略顯機械的結構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