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妓回憶錄》這部電影名聲在外,演員陣容堪稱豪華,但是我覺得影片内容華而不實,不太好看。
首先,這部電影給我的整體感覺非常别扭。作為一部外國人拍攝的東方電影,它從一開始,就包含了各種不相容的元素,讓這部電影呈現出一種四不像的感覺。這部電影,更像是外國人拍攝的想象中的東方,而不是真正的東方。
從背景來看,這部電影的背景毫無疑問設置在日本。從演員陣容來說,鞏俐、章子怡都是中國演員(确切國籍不太清楚),但是演繹的角色卻是日本的藝妓。
而從台詞來看,這部電影又用的是英語,其中莫名其妙夾雜了一點日語。
從背景、演員陣容、台詞等方面綜合起來看,這部電影整個就非常别扭,我看着非常難受。
不過我很快明白這種不适感來自哪裡。這部影片本身設定的受衆就是西方觀衆,他們對東方文化的語境不甚理解,對影片的别扭之處自然也不會感同身受。而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百合這個人物的設置,明明有着一張純正的東方面孔,卻有一雙藍灰色的眼睛。這個設置無疑在讨好西方觀衆。
從劇情來說,裡面的女性角色關系也非常奇怪,有一種強烈雌競的意味。例如鞏俐飾演的初桃自始至終對小百合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嫉妒,盡管鞏俐對這個角色的诠釋足夠好,但是卻架不住劇本的單薄,所以呈現的人物關系十分虛僞且懸浮,讓人不能信服。
影片除了呈現的強烈的雌競的意味,還有一種對父權極度崇拜的意味。例如小百合與會長的關系。幼年小百合逃跑失敗,成為奴隸,獨自在橋上哭泣。會長這時候在藝妓們的簇擁下出現在橋上,一時興起,給哭泣的小百合買了糖吃。于是小百合有了成為藝妓的夢想,還有了一個心上人。這裡面就暗含了一層邏輯,女人本沒有夢想,因為男人才有了夢想,仿佛女人便是為了男人而生。
但現實是,即便在日本,藝妓本質上也是賣淫女,雖然享有挑選嫖客,不輕易賣身的特權,但是她們依然屬于社會底層。即便影片對“藝妓”進行了包裝與美化,主打一個藝術氣質,但是她們依然屬于“玩物”這個範疇,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一個想要反抗成為“藝妓”命運的女人,最終因為一個男人心血來潮的一塊糖,而自願成為一個“藝妓”,可以說是極緻諷刺了。
這個影片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在于主要人物缺乏基本的邏輯。
影片的結局試圖給會長洗白,小百合得知自己之所以能被真美羽選中成為藝妓,與初桃同台競技,就是因為會長的暗中安排。于是小百合終于知道會長的心意,心安理得地成為了會長的女人。我在想,這個邏輯真的說得通嗎?雖然我對日本的文化并沒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但是同處一個東方文化圈,大家總有一些共通之處。堂堂會長有一千種,一萬種方法去幫助一個小女孩,為何他偏偏選擇讓女孩成為藝妓?這難道不是出于自己的一己私欲嗎?而且在小百合成長成一個出色的藝妓之後,他也沒有挺身而出,而是眼睜睜看着小百合出賣自己。這實在稱不上什麼愛情。
但是偏偏小百合便沉浸在這種虛僞的愛情中,她原本在發生戰争之後,可以成為一個普通的勞動女性。但是會長的朋友來找她,她便義無反顧地重新成為一個藝妓,陪會長社交談生意。在被外國人問,是否能夠陪她一晚上時,她一面毅然拒絕,維持藝妓表面的體面。但是另一面,她為了想要打破會長朋友的幻想,居然自願與外國人發生關系。這個人物非常割裂,前後不一。
總的來說,這個影片硬件方面并沒有任何問題,拍攝、燈光、美術等都可以算得上上乘,差就差在劇本上,主創團隊并不了解東方文化,便根據自己的臆想打造出了這些工具化的人物,讨好西方的男性觀衆,滿足他們一窺東方神秘文化的欲望。除此之外,也沒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