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世界》講的是兩個小女孩的友誼的故事。故事并不複雜,沒有宏大的世界觀,也沒有誇張的戲劇沖突。有的隻是真實的模樣,關于我們童年的友誼的模樣。
一。殘酷的童話世界
李善是班上那個落單的孩子,她一直想擁有一個朋友。于是她不遺餘力去讨好班上的孩子王。
就在寶拉幾個姐妹花苦惱的時候,李善主動提出幫寶拉值日。當她歡歡喜喜做好值日,拿着禮物想要參加寶拉的生日聚會時,李善卻發現自己又被戲弄了,寶拉給了她一個假地址。

而就是在這個時候,李善遇到了另外一個孩子智雅。兩個落單的孩子就這樣一見如故,成為了彼此的好朋友。
但是好景不長,智雅上了補習班,遇到了寶拉,她開始疏遠李善。昔日的好友成為了互相背刺的關系。
這是兩個女孩之間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并沒有所謂的大起大落,但是這并沒有影響這個故事的可看度。因為這個故事充滿了各色的細節,讓這個故事變得無比豐富且真實。
故事中李善的父親認為孩子的世界是最簡單的世界,每天不過讀讀書,和小夥伴玩一玩。但事實上,孩子的世界的複雜程度并不亞于成人世界。甚至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孩子的世界是遠比成人世界來得殘酷。
那些所謂被糖果包裹的童年隻存在于童話書中,真正的童年從某一個角度來解讀,更類似于叢林世界的強者世界。
孩子們還未長大,并沒有建立起一個“他人”的世界,他們的世界最大的人就是自己,于是他們對傷害他人這件事情并不敏感,而《我們的世界》便重構成了這樣一個世界。

家境優越,成績優異,長相姣好的寶拉便是這個世界的規則制定者。而家境普通,成績一般,長相平平的李善則是這個世界的犧牲者。
寶拉一類的孩子們自行構築了一個等級森嚴的世界,她們肆無忌憚地作惡,但是卻無人管束。
這個世界的惡并不是像電視劇裡呈現的那樣,電視劇裡常常用鮮血淋漓的打架鬥毆的橋段,來反映主人公所遭遇的壓迫與傷害。

但是這個世界的惡對于李善來說,并不亞于暴力。這種惡更近似于一種冷暴力——孤立。這種孤立并沒有什麼來由,李善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但是她就是被選中了,成為了那個被孤立的對象。
二。施暴者和受害者的這種身份的轉變
而誰都有可能成為冷暴力的受害者。韓智雅一開始疏遠李善,親近寶拉,便是不想被孤立,她以為她隻要疏遠李善,就能待在大多數人的那邊。
但是沒有料到,她考得比寶拉更好,這恰恰成為了寶拉視她為敵人的導火索。韓智雅替代李善成為那個被選中的人。
《我們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殘酷性也恰恰體現在這裡。
這個世界的狀态是不穩固的,規則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種随意性讓這個世界的狀态極易發生變化,今天的施暴者有可能會變成明天的受害者。反過來受害者也可能成為施暴者。
施暴者和受害者的這種身份的轉變,構成了校園霸淩無法完全消失的一個惡性循環。

李善原以為韓智雅會成為她的好朋友,兩個小女孩也确實在那個暑假度過了完美的假期。
但是事情的轉折是一件小事,智雅目睹了李善跟李善媽媽撒嬌的美好瞬間,她的内心升起了一種名為嫉妒的感情。

于是兩個女孩之間産生了第一條裂縫,智雅開始有意無意地去刺痛李善,她知道李善的家境普通,她便有意說李善家熱,沒有空調,嘲笑李善沒有手機。
這條裂縫不斷向外延伸,智雅和李善逐漸走向了對立的兩個方向。
智雅開始親近寶拉,而進入一個小團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有一個共同的攻擊對象,很明顯,智雅為了更好地融進寶拉的小團體,也開始針對李善。
她謊稱李善借了她彩色鉛筆不還,和寶拉一衆人共同擠兌李善,就這樣智雅進入了寶拉的小團隊中。
此時的李善對于智雅還心存幻想,一心覺得一定是有什麼誤會,還偷拿家裡的錢,一心想給智雅很貴的禮物。

智雅的處境則惡劣得多,從片子裡看,智雅是出于更優勢的地位,她家境優渥,也從來沒有缺過零花錢。但是物質上的優渥并沒有給她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她反而比李善更缺少安全感。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能體會智雅的心情的,她并不是有意給李善難堪,隻不過,李善擁有的東西,刺痛了她,李善不用做出任何努力,就能擁有百分百的母愛。
李善善意的舉動,在智雅看來,就是一種無形的挑釁,所以她才手足無措将李善母親做的壽司丢到了地上。原生家庭給智雅帶來的不安全感,讓智雅在維持關系上,是缺少相應的經驗的。
四。女孩們不被看見的憤怒
我後面看了一本書《女孩們的地下戰争》(等我看完這本書,我會出一個完整的讀書筆記),書裡面着重講了女孩們的友誼中存在的非暴力形式,讓我更加能理解《我們的世界》這部電影的内涵。
它以智雅和李善兩個小女孩之間的關系作為切口,去展示了女孩們友誼世界中的隐秘角落。

而李善一直被班級裡的寶拉的小團體孤立,智雅渴望融入寶拉這個小團體中,她自然而然将她内心對李善的不滿轉化成進入寶拉小團體的投名狀,共同孤立李善。
但女孩們的戰争并沒有結束,一旦小團體中的形勢變化,最親密的戰友便會成為知悉你所有弱點的敵人。智雅因為成績優異,逐漸對寶拉的核心地位産生威脅。
于是寶拉調轉槍口,将李善拉攏進小團體,開始孤立智雅。這場戰争很難結束,而身在其中的女孩們不得不品嘗戰敗的苦果,很難說誰是勝利者,誰是成功者。
而這種地下戰争很難停止,因為這是一種結構性的困境,女孩們的憤怒無處可去,太多的憤恨被壓制得太久,爆發起來,威力就會巨大,将身在其中的女孩們吞噬掉。
電影對女孩們的困境,也沒有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但是它将這個問題提了出來,便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它讓我們可以直視女孩們的困境,而不是輕飄飄地講一句,這是所有女孩都要經曆的一個特殊的階段,而是真正傾聽孩子們的聲音。讓整個社會都去重視女性的這場地下戰争的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