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特意看女權方面的電影,但是就是很湊巧,看完《隐藏人物》就看了《性别之本》,這兩部電影仿佛就是上下部的關系,從“種族隔離”無縫連接上了“男女平等”這個議題。
魯斯在她當時的時代語境下是一個非常幸運的女孩,她一面接受了高等學院,還進入了哈佛法學院,另一面還有圓滿的家庭生活,有一個可愛的女孩。

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要去做一些事情,這個世界才能更好,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不是過去的那個社會,我們很多習以為常的觀念,在當時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這些底層的觀念并不是天然存在的,這是衆多争取權益的人無私饋贈給我們的寶藏。所有的底層觀念,都是經過一次一次的辯論,一次一次的思想激蕩才得以成為大家的共識——進而成為常識。
而這所有的觀念,都是需要人們去闡釋,做這個先鋒者,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像電影中法官說過,在美國的憲法中,并沒有“女性”一詞,魯斯回應法官,憲法中之前也沒有“自由”一詞。
而我們作為生活在今天自由開放中社會的普通公民,我們享受了先民的饋贈,我們就不能忘記我們享受的這些權益的前提,我們必定要接過這個火炬,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為更多女性争取更平等的權益。
這兩部電影就像互為表裡的兩部影片,《隐藏人物》激勵女性們能做些什麼,而《性别為本》則鼓勵人們不要畏懼改變。
即便遭遇不公待遇,不要停止學習,要敢于去抗擊,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我們的權益,而女性們的自由從來不能靠當權者的施舍,隻有靠自己的力量去獲得的自由才是真正牢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