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
移民
愛情神話
好東西
金庸
瓊瑤
金庸所開啟的武俠小說世代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男人們化身成為遊俠,在江湖上馳騁來對抗傳統的秩序,這已經成為了某種經典叙事,在東方西方都可以找到。但同時民間也流傳着對他的批評,因為很多人因此而沉迷于武俠小說,他們被譽為垮掉的一代,或者說每一個下一代對于上一代來說都是垮掉的一代。
瓊瑤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一個女版的金庸,女人的世界沒有那麼複雜,柴米油鹽醬醋茶、愛情或者男人。在提到瓊瑤的時候,我又不得不要想說起張愛玲,張愛玲他以心理描寫見長,但是我們縱觀他的所有小說都幾乎可以發現有大段的女性獨白而。沒有太多男性的聲音。“女人需要被傾聽,需要被男人傾聽,但是卻沒有男人會辦到這件事情,她也無法想象這種事情的發生,所以這在她的文字裡面形成了空白,淪為了女人的自言自語。”
通過這種角度來說,金庸和瓊瑤都是把男女被充分壓抑的欲望以另外一種形式表達了出來而已。但金庸的地位卻越來越高,瓊瑤受到的批評卻越來越多。男人他可以笑傲江湖,離家出走。
但女人倘若成為一個戀愛腦,會被人唾棄批評,但倘若又完全遵從自己的欲望,又會被人說是放浪。因此你可以看到瓊瑤很多小說中女人的苦情戲,無論他們是一個放縱的女人,或者說一個忠于家庭的女人,她們都會痛苦。(同樣的,金庸小說裡面的男女主角最後也通常都是遠離江湖隐居起來,因為他們發現無論是出世或者入世都沒有他們的容身之所他們隻能自己生活,人生的痛苦無法避免。武功高強沒有用。)
這幾天,我又重溫了《愛情神話》,同時也新看了《好東西》,在我看來,後者遠不如前者。因為作者在一個架空的故事裡面選擇了一個真實的地址,讓他們看起來很真實,就如同這個電影裡面,2号女主角在撒謊的時候告訴小女孩:“如果你想撒一個很好的謊話,你就要給它添加進去很多細節。”
裡面的每一個成年人都會非常的人讨厭,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喜歡随時輸出自己的價值觀了。以至于整個電影的觀感充滿了說教味兒,爹味兒并沒有消失,隻是從男人移到了女人身上而已。以至于女主角說出來怎麼那麼多說教的時候我真的有點啞然失笑。
但總體而言,它填補了一種類型片的空白,大緻上我是喜歡這部電影的,因為。如果不去表達就會被别人所替代,他确實幫助我們說出了我們心中很多想說的話。但同時它也隻是一個現代版的瓊瑤故事或者是金庸的武俠小說而已。
但我們仔細想一下,裡面所強調的那種好東西的未來是存在的嗎?
這部電影無關任何男性女性的覺醒。
隻是另一個版本的,我在上東區做媽媽。
在徐彙區住一個大房子要錢。
給孩子請音樂老師要錢。
在上海打專車也是很貴的。
電影裡面的每個人都似乎活得很輕松,并且遊刃有餘,無需為自己的生計發愁,但是這裡可是上海。換個角度來說,電影裡面所有人物角色之所以能夠繼續呆在上海,之所以能夠在自己的這種價值觀上後繼有力,正是因為他們現在仍然年輕仍然有錢,當然電影告訴我們這些錢是怎麼來的,但我想說這些生活與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絕緣的,因此他是一種如同這個電影的海報一樣,大家要笑爽,完之後再繼續回歸到自己原來的那種生活中去。
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在真實的弟子做出了一個完全架空的故事。
這些人物在現實中可能有原型,但不會那麼存在。
最後:
我也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好東西,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搞壞的,所以說我們也沒有必要為此承擔任何責任。
希望可以給我們都帶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