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的朋友圈,已經被一部電影刷屏了。

變态癖好,邪教洗腦,主動送人頭,無情大屠殺……

這些尺度爆表的元素,被一位香港導演,在台灣拍成了電影。

而這部電影,經過少量修改,竟在中國大陸成功上映。

對老影迷來說,這件事有多麼震撼?

剛出電影院,我就忍不住發了朋友圈。

...

看完《周處除三害》,我腦海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這部作品是中國大陸拍的,會變成什麼樣子?

陳桂林還能屠殺那一群人,然後潇灑自首嗎?而不是提前被警方繩之以法?

陳桂林被槍決時,還能得意的笑嗎?而不是經過一番批評教育,痛改前非?

總之,我越細思,就越覺得它會變得很爛。

...

在我看來,就目前的環境而言——

我們絕拍不出及格線以上的,跟《周處除三害》同題材的犯罪片。

然而,僅過了幾天,中國大陸就有一部作品,在網絡上線。

同樣有變态癖好,同樣有邪教洗腦,同樣有主動送人頭。

區别,隻在于最後的無情大屠殺,變成了另一種色彩。

變得很爛嗎?

你猜。

《唐人街探案2 網劇》&《周處除三害》

合輯影評 含劇透

...

不知偶然還是注定,兩岸的銀幕和電視,竟來了場夢幻聯動。

在《唐探2》第5-8集(惡魔的呼吸單元)中——

隻要反派一出場,彈幕上就到處都在呼喚桂林仔。

“阮經天來活了。”

“陳桂林,去滅了他們。”

“周處除三害。”

...

原因?

案件開始,九名黑衣人,闖入一名男性的私宅。

伴随着舒緩的音樂,黑衣人對昏迷的男性,進行了輪流猛插。

随後,男性的屍體,就像祭祀用的魚肉一樣,被高高擡起,又轟然落地。

...
...

由于就住隔壁,神探唐仁的徒弟林默(邱澤 飾)率先趕到了現場。

經過警方調查,和Kiko(尚語賢 飾)的幫助,林默鎖定了以下信息:

死者叫納文,是一名律師。

那群黑衣人,都是靜心會的會員。

何為靜心會?

跟《周處除三害》中的“新心靈舍”一樣——

他們,都身穿白衣,都熱愛開會。

...

他們的老大,都是一男一女。

男的負責下藥,女的負責洗腦。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很多共同點——

比如那些會員,大多都身世凄慘;

比如兩位老大,都擅長騙會員捐款。

...

抄襲?

可能性為零。

因為這兩部作品,幾乎是同時立項,又同時上線。

在我看來,它倆之所以如此相似,是因兩岸擁有共同的文化屬性。

而由于共同的文化屬性,兩岸的社會,也就滋生出了相同的問題。

同為黑發黃膚的犯罪片創作者——

陳思誠跟黃精甫的靈感來源,有可能都是來自同一條新聞。

...
...

沒錯。

某種意義上,《唐探2網劇》的第二案,很像中國大陸版的《周處除三害》。

隻不過,與對岸相比,我們的創作環境更局限,更需要某一種勇敢。

局限在哪?

同樣拍變态癖好。

《周處除三害》可以鏡頭直怼,把邪惡血淋淋地體現出來。

...

《唐探2網劇》呢?

調查靜心會的過程中,林默發現了會長奧義,閨房的秘密。

原來,奧義不僅有變态癖好,且還經常脅迫女會員為他服務。

你瞪大眼睛問,如何體現?

沒辦法體現。

隻能讓警官看看手機,然後吐槽一句:色情狂,變态。

...

而像《周處除三害》最後大屠殺那樣的戲,自然就更不可能存在了。

現在,我們回到開頭那個問題。

就目前的環境而言——

我們是不是拍不出及格線以上的,跟《周處除三害》同題材的犯罪片?

前些天,我以為是的。

可現在,我被狠狠打了臉。

...

在我看來,陳思誠的團隊,确實是中國影視業,一個奇特罕見的存在。

在極度逼仄的創作環境下,他們總能另辟蹊徑,不斷突破某一種邊界。

他們雖無法鏡頭直怼,把邪惡血淋淋地體現出來。

但,他們卻可以用巧妙的構思,繞過審查的幽徑,展露大尺度的人性陰暗面。

展露出陰暗面之後,他們又會以上帝視角悲憫人類,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審判。

比如,靜心會的黑衣人,是如何潛入納文家中的?

在新出的第八集裡,我們得知到一個驚人的事實——

刺殺行動實施前,是納文的女兒小茶,往納文的水裡下了毒。

...

明白了。

把電影第一部張子楓的戲又演了一遍呗。

非也。

影版中,張子楓演的思諾,謀害的隻是養父。

而小茶,則是跟靜心會合謀,殺死了親爸爸。

這尺度……你能說不大?

必須承認,如此殘忍的反轉,我确實沒有料到。

...

小茶,為何要害自己的親爸爸?

因為她爸爸酒後駕車,意外害死了她媽媽。

因為靜心會的老大跟她說,她爸爸誤入了歧途,殺他等于拯救他。

坦白講,這段情節的設計,我認為要比《周處除三害》更合理一些。

《周處除三害》中,陳桂林發現邪教騙局後,試圖勸一名被洗腦的婦女醒悟。

尊者派人抓住陳桂林,并說陳桂林是婦女的魔障,教唆婦女殺死陳桂林。

結果,衆目睽睽之下,衆人都在喊殺。

可婦女,卻選擇了揮刀自殺。

...

在我和我媽看來,這段情節可能是有點不符合現實邏輯的。

如果婦女相信了陳桂林的話,那她就應該去攻擊尊者。

如果婦女不相信陳桂林的話,那她就應該殺了陳桂林。

要知道,最後的那些信徒之所以甘願等死,是因他們大部分人都身患絕症了。

可這個婦女,不僅沒有絕症,而且還是個視子如命的母親。

此時此刻,她的兒子還躺在病房,随時都有可能蘇醒。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怎麼會抛棄兒子,揮刀抹了自己的脖子?

...

我猜,導演這樣安排,應該是想表達一個觀點:

惡人不蠢,蠢人不惡。

在《周處除三害》的世界裡——

無論是被脅迫的小美,還是被騙到傾家蕩産的信徒。

每一位受害者(抓陳桂林的是尊者的同夥,并非受害者),本身都是善良的。

遇到問題時,他們甯可自己遭罪,也不願意動手去傷害别人。

哪怕那個人,對自己起了歹心。

...

如果說,《周處除三害》裡的邪教,是把人馴化成了豬,然後無情的屠宰。

那麼,《唐探2網劇》裡的邪教,則是把人同化成了魔,把人的蠢,變成了惡。

除了小茶之外,參與謀害了納文的,還有誰?

有替同事伸張正義,卻因無力支付訴訟費,而對社會深感絕望的程序員阿明;

有含辛茹苦養大女兒,一生都在為他人付出,自己患病時卻沒錢手術的黃婆。

而領導他們的,是一名原本人畜無害,卻因丈夫背叛,由愛生魔的家庭主婦。

...
...
...

他們,本身都是沒有什麼壞心眼的。

就像納文,本來也深愛着自己的老婆。

可過量的酒精,就像是靜心會的魔藥。

人,一旦犯蠢去觸碰,就會滋生出罪惡。

沒錯。

與《周處除三害》不同——

在《唐探2網劇》的世界裡,蠢,即是惡。

...

那麼最後,林默是怎樣對待這些人的?

沒有一槍崩一個。

而是想方設法,減輕他們的罪責。

審訊室内,林默先是引導小茶說出真相。

之後,在小茶的口供還沒說完時,林默又提前作出了總結:

“你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謀殺你父親的幫兇。”

...

什麼意思?

憑林默的能力,他應該能推理出來,關于納文會被殺這件事,小茶是知情的。

他之所以要提前強行總結,就是為了讓小茶能夠減刑,擺脫同謀者的罪名。

換句話講,他是為了給小茶的人生一次機會。

這種做法,跟陳桂林是截然相反的。

面對被洗腦的衆生,林默完全沒有攻擊性,而是對他們滿懷憐憫,竭力挽救。

...

落筆至此,可能有人會說:切,還不是為了過審,這哪有陳桂林爽啊。

我認為,沒那麼簡單。

同為宗教題材犯罪片——

《唐探2網劇》和《周處除三害》的主人公,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這個不同,就是陳桂林信的是關公(武神),追求除邪驅魔。

...

而林默在某種意義上,信的是佛,追求普度衆生。

衆所周知,扮演林默的邱澤,是整個《唐探》系列中,首個台灣籍主角。

而在台海周圍,始終都有一個文化符号,是兩岸人民共同的紐帶和信仰。

這個文化符号,就是媽祖。

媽祖,父母信佛,夢觀音賜藥而生之,八歲從師,十歲信佛,十三歲習法術。

二十八歲時,媽祖因救漁民不幸遇難,被民間奉為神,成為海上和平的象征。

媽祖的原名,就叫林默。

...

這就是為什麼,林默的價值觀,會如此寬容。

面對由蠢生惡的衆生,他選擇了跟陳桂林不同的道路。

而《唐探2網劇》和《周處除三害》,也從兩種不同的切口,剖析了邪教的危害,和人性的複雜與漏洞。

孰劣孰優?

各顯其能。

不得不說,春節檔之後,這兩部戲的出現,确實令我耳目一新,讓我對行業重新燃起了期待。

我燃起期待的原因,一是業内終于出現了尺度“破冰”的苗頭,出現了能打破常規劇本套路的佳作。

...

二,是我看到兩岸的電影人,不管所處的環境多麼局限(台灣缺錢,大陸缺分級制度),都還在不斷嘗試深度化創作。

在這個“短視頻狂歡”的時代,他們還在堅守陣地,堅持做“費力不讨好”的文化内容,給觀衆帶來精神上真正的思考和滿足。

值得一提的是,《唐探2網劇》的監制是陳思誠。

而前八集的的導演,則是姚文逸。

在第一部網劇中,我認為的推理作品巅峰之作,《玫瑰的名字》也是出自他手。

第一部影評傳送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