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評價《蛟龍行動》:
花大價錢,拍大爛片。
最近兩天,天天看到于冬老闆在朋友圈炮轟,把在豆瓣打一星的都看成黑水。可是于老闆,你比其他片子搶跑,想靠春節前的點映拉動熱度挽回頹勢。影院和觀衆不是沒給過機會,問題是片子不争氣呀!不是花大價錢拍重工業電影,它就一定不難看。咱不能這麼自己騙自己。
(*以下有嚴重劇透)
先說優點,就是上面這句話的的前半句。能看出來拍這部電影确實是花了大價錢,且都用在了刀刃上,尤其是潛艇内部空間,那段一鏡到底看了确實會讓人wow出來。電影特效數量和質感都是頂級的,部分動作戲和大場面的段落如果單拎出來看,是有看點的,如果軍事動作類型愛好者,為了看海底潛艇戰鬥大場面,還是能夠滿足期待的。
但是除了這點之外,劇情劇情不行,節奏節奏不行,人物人物不行,不說一無是處但也是槽點滿滿。
首先,電影裡武器知識很足,這種專業性也非常有必要,但問題在于量的多和少。《蛟龍行動》裡安排的也太足了吧!台詞像聽天書,當然我承認我不是這方面愛好者,所以感受非常主觀,可是這些秀腱子肉一樣秀專業知識的操作,究竟對普通觀衆起到科普作用了嗎?還是對理解劇情沒啥太大幫助甚至産生了困擾呢?反正對我來說是後者。
其次,整個電影角色塑造更是稀巴爛。一個比一個扁平單薄,一個比一個蒼白無力。
反派是某個有核武的國家,但是因為懂得都懂的原因咱也不能點名。這都好理解,但危機的起源竟然是來自反派的内讧?
反派中的保守派說:我覺得時機未成熟。
反派中的激進派說:此時不搞更待何時。
兩邊打了一架,激進派赢了,危機來了,蛟龍小隊要去拯救世界守護和平了。
???我請問呢?保守派為啥覺得不行?激進派為啥又覺得可行?兩邊既然目的一緻都是要搞事為啥要起内讧?你是一個字都不願意多說啊?反派和危機是故事背景,就可以糊弄成這樣???
就算這些都可以一筆帶過,那正面角色和主線劇情你倒是好好搞啊???你搞好了嗎?正面角色更是一個比一個單薄且尴尬。
電影裡有三條較明顯的人物成長線,為了方便理解以演員名代替角色名:
1、于适黃軒這對無血緣兄弟的和解。
2、王俊凱聲呐兵的自我突破。
3、杜江克服戰友犧牲的心魔。
第一條線,于适父親和黃軒父親是同一條船上的海員,在一場反抗海盜(不太确定,大概是這麼個意思)的戰鬥中,于父被黃父誤傷而亡。黃父在愧疚中将小于撫養長大,并在他長大後告訴他真相。小于無法接受,選擇離家。這是家庭前史。
中間哥倆怎麼成為隊員,執行任務過程中哥哥的關心弟弟的不領情種種細節略去不表,直到哥倆最終是怎麼和解的嗎?
于适被敵人揍暈了過去,黃軒解決掉敵人後來查看于适傷情,清醒過來的于适以為眼前是敵人,條件反射給了黃軒一刀。
然後就頓悟了。和解了。升華了。
我:啊????????
難道說于适之前不能原諒養父是因為不相信親生父親是死于誤傷?得要親自實踐一番才發現誤傷真實存在,于是大徹大悟了?編劇你覺得這合理嗎?如果不合理你為啥要這麼寫呢???
很顯然,于适對養父的不原諒,誤傷是次要原因,隐瞞和對真相的難以消化才是主要原因。把誤傷戲碼重現,隻會把角色變得愚蠢和不讨喜。
第二條線也是卧龍鳳雛,不遑多讓。王俊凱飾演的聲呐兵第一次監聽分辨時,沒有迅速準确地區分出敵艦和幹擾物,影響了對敵人的打擊。
中間王俊凱的懊惱和努力略去不表,第二次相同的情況出現,王俊凱一閉眼一皺眉,然後分辨出來了,成為成功反擊敵艦的決定因素。銀幕外的我看得一臉懵逼:所以他第一次分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第二次能聽出來的原因又是什麼?這中間他的心境有哪些變化?又有哪些能力上的成長?能力突飛猛進的決定性因素又是啥?我隻能說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至于第三條線,相信我,看完電影你會忘記原來還有這條線的存在。
比人物塑造更加糟糕的,是讓人摸不着頭腦的戲份分配、節奏安排和堪稱恐怖的文戲。
《紅海行動》中,小隊主線任務清晰,成員分工明确,小隊成員單人戲份和群像塑造都非常出彩。再加上硬核的打戲,刺激的爆破大場面,罕見的銀幕尺度,共同構成影片的吸引力。
《蛟龍行動》則把許多戲份分配給了潛艇上的戲。壓縮了蛟龍小隊的戲份。潛艇之間的魚雷對轟雖然也很刺激,但那種刺激感和近身肉搏比還是差點意思。潛艇内的小空間無論是攝影還是動作戲,也都有點施展不開拳腳。而蛟龍小隊的戲份不足,不僅動作戲看得不夠過瘾,也讓全員變得面目模糊。
至于文戲,呵呵。
好消息:《蛟龍行動》有文戲辣!
壞消息:文戲太差了,不如不加。
整部電影兩次看笑了的地方都是文戲。
一次是張涵予那段讓人記憶深刻的口琴,另一次是潛艇内喊口号式的作戰動員,真的尬到讓人能把潛艇摳穿。
請問林超賢導演,吹口琴這段戲是你在拍《長津湖》的時候,跟陳凱歌導演學習的嗎?老凱都拍不出這麼爛俗而富有喜感的橋段。
另一段作戰動員更是讓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敵人的陰謀是利用海底核彈引發海嘯,影響整個東陸,這時候你問潛艇上的船員們願不願意同生共死去戰鬥,請問是想得到什麼回答?這段戲除了以最正統的口号輸出最正确的價值(沒有說這個價值不對的意思),還有任何存在的意義嗎?
我能接受的唯一合理說法是看到的一則評論,說這麼大的行動潛艇長按理來說應該先彙報再行動,張涵予問這一嗓子相當于自保(笑)
費了這麼多話,最後做個總結,隻希望于冬老師如果賠錢了,記得把欠韓寒的4000萬還了。
花大價錢,拍大爛片,于冬老闆豪邁。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這份愛,跨越時間,文明,生死
《此心安處》,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埃裡克·羅恩編劇,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主演,看到這串名字熟悉的朋友應該已經驚呼出聲了,這就是打造出《阿甘正傳》的原班人馬、金牌班底。如果說《阿甘正傳》以個體的視角去折射曆史的風雲際會,那麼《此 ...
劇本給不了這些好演員發揮的空間
一言難盡的電影。在開篇極其高效地交待完故事背景和人物關系,并建立起人與狗的羁絆後,整部電影就陷入了原地打轉的尴尬境地。本質上,《我會好好的》講述的是用一次次告别去接受“告别”、學會“放下”的s亡教育,在大的框架下,對小意的“臨終關懷 ...
陳思誠這套已經不靈了
看完《誤殺3》,最大的感受是:陳思誠式商業片模式是不是氣數已盡了?如果說《解密》的驚天撲街還能挽尊成陳導的藝術追求和他的基本盤受衆水土不服,那麼如果他最拿手的東南亞犯罪宇宙社會情緒痛點片《誤殺3》如果再撲,恐怕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