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一段曆史、如何重塑一場戰役,可謂“國有國法、家有家法”,在經曆了漫長的國家、民族視野後,進入新世紀之後,越來越多的電影作品将視線投擲于個人(小隊),比如《鋼琴家》《波斯語課》《血戰鋼鋸嶺》《金陵十三钗》等,這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導演對曆史的解構與重塑,更是後現代主義視角下全球對上個世紀硝煙的一種消解,蓋裡奇和他的《盟軍敢死隊》就是其中之一。
影片基于真實故事改編,原型是1942年二戰中英國的郵差行動(可以通過詞條進行補課)。看完影片之後,很多人說這不就是“抗德神劇”麼?我想這部分觀衆一定是在其中尋到了某些與“抗日神劇”相似的操作,比如百發百中、比如冷兵器的驚人殺傷力,以及閃眼睛的主角光環,但如果我們對導演蓋裡奇多了解一點的話,就會發現這不過是他的常規操作,作為熟谙後現代美學的娛樂大師,他從不在意什麼主流,他一直做的就是不斷的“草根化”“低俗化”,我們甚至能夠從影片中找出些許惡趣味的東西,比如船艙的那一把斧頭、轎車内的那一縷風情,所以,這注定不會是真實事件的還原,而是一次商業化的重塑,他以“郵差行動”為藍本,對二戰進行了一次消解。
隻不過,這一次蓋裡奇玩的确實不太好,這是我第二看蓋裡奇的作品會覺得人物趣味性不大(上一次是《金爆行動》),既然已經定位于一次解構與重塑,為什麼不玩的更有趣一些呢?還是說近兩年高頻度的創作,讓他疲态盡顯。
後現代主義視角下的二戰消解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北上 ,群像樣闆】
什麼是群戲群像?什麼是老中青同台競技?電視劇《北上》給出了一個标準解!看到第16集,愈加發覺《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擡人之實的假群像劇,它幾乎将老中戲骨和青年演員戲份均分,形成代際分明卻又纏繞生長的故事情感線,使得劇情向縱深發 ...
《濾鏡》:不愛時代的愛情宣言
身處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尚且松動,遑論感情,何談愛情。在“愛自己”的雞湯滋補下,愈來愈多的人走向“隻愛自己”的極端,愛能力幾乎空槽,容顔形體、學曆收入、羅曼蒂克在偶像劇的加持下,成為阻絕常人勇敢尋愛的高牆。慶幸的是,在這個“不愛” ...
為什麼說《出走的決心》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如果說蘇敏阿姨為女性書寫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範例式的故事,那麼影片《出走的決心》則以冷靜、克制、客觀的創作觀,為觀衆呈現了決心背後的泥沼,這不是李紅一個人的故事,也許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紅在發生,但她們終身未能出走,被長久地困在等待裡。說影 ...
兩個“王戰團”,一片“太平洋”
由顧長衛執導,葛優、王俊凱主演的電影《刺猬》,是今年大銀幕之上,我最喜愛的一部作品。喜歡它不單是因為葛大爺重回表演巅峰、王俊凱有了代表性角色,更重要的是《刺猬》整個風格和故事,是我的菜。《刺猬》,首先是一部很“顧長衛”的作品。一如《 ...
【喬妍的心事裡裝着兩具空棺】
在大銀幕上,我有很久沒看見背着空棺行走的女人了,直到喬妍的出現。聽起來或許有些吓人,但“空棺”是對“喬妍心事”最好的賦形。兩具空棺,一具是父親的、一具是“喬妍”自己的,從父親落水身亡、喬妍離家遠走的那刻起,這兩句空棺就一直裝在她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