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VARIETY
作者:Jessica Kiang
翻譯:發條辰
首發:西部影談
我們究竟欠所愛之人什麼?哪怕是最忠誠的伴侶,對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也可能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而蔡尚君的《日掛中天》正是圍繞這一悲劇展開,作為威尼斯主競賽的壓軸之作,影片以一種冗長卻不乏吸引力的方式提醒人們:忠誠有時同樣會帶來毀滅性的傷害。倘若說它是一出道德情節劇,那麼影片能避免流于說教,全賴辛芷蕾與張頌文的表演。他們精準營造出舊情人之間那種真實的化學反應,即激情早已消散,命運卻依然緊緊糾纏,這正是愛情常見的殘酷真相,當它曾經将兩個人牢牢捆綁,最終又選擇轉身離去。
随着作曲家郭思達那段簡約卻定調的鋼琴旋律響起——輕柔上揚、略帶樂觀,最終卻落在小調上——35歲的曾美雲(辛芷蕾飾)在一家擁擠的醫院裡做着B超檢查。她懷孕了,胎兒還很小,醫生丢下一句“聽不到心跳”便拒絕多說。影片大體上雖将社會評論置于背景,更強調人物自招的困境,但仍然隐約流露出對當代都市中國的冷漠氛圍的描繪。在人潮洶湧的環境裡,一個人很容易消失,再也不見。除非,也許你其實并不想見到對方——就在擁擠的候診室裡,美雲瞥見了多年未見的葆樹(張頌文飾),自他出獄後兩人第一次重逢。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葆樹也看到了她,卻選擇裝作沒看見。
美雲的麻煩接踵而至。她在商場小店裡經營網店,卻因進貨的服裝有質量問題而等待退貨退款;她的已婚情人齊峰(馮紹峰飾)還沒得知她懷孕的消息,卻已因匿名短信的騷擾而焦頭爛額。盡管如此,美雲還是情不自禁地再次回到醫院,去探望葆樹。影片在此處繼續為角色堆疊困境,卻缺乏更深層次的推進,讓情節顯得被動而刻意。
七年前,兩人曾深深相愛。直到那場被判定為肇事逃逸的緻命車禍發生——開車的是美雲,卻由葆樹挺身頂罪。五年刑期裡,美雲在最初的一年裡尚能守信探望,維系感情與希望。但不知是出于何種原因,或許隻是因為愛意消退,她突然中斷探監,等于将他徹底抛棄。如今她想要彌補過往,然而葆樹卻冷冷回絕。影片在此揭示他們關系的裂痕,卻更多依賴情節設定來制造悲劇感,人物動機的含混反而削弱了情感的真實力度。
然而美雲并未就此放手,葆樹卻反客為主,順勢提出要錢、要住處,并直接搬進了她那間逼仄的公寓,占據卧室,把她趕到沙發上。即便如此,他的存在依舊注定會給美雲與齊峰的關系帶來麻煩。表面上看,蔡尚君與韓念錦合寫的劇本似乎隻是在搭建一個簡單的三角戀困局,但故事的發展卻并不完全循規蹈矩。導演常常讓攝影指導金炫錫(《地久天長》攝影師)的鏡頭避開最激烈的戲劇瞬間——火災爆發、割腕、自白、分手——而是轉向事後的片刻,将這些沖擊如何慢慢作用于人物展現出來。這種手法無疑帶有風險,但在演員的強大說服力支撐下,尤其是辛芷蕾能在灰暗環境中依然牢牢抓住鏡頭的注意,最終使影片呈現出的一幅複雜的關系畫像。從前溫柔的親密,如今隻剩下圍繞着他的怨恨與她的愧疚,緩慢而無可避免地走向腐朽。
當然,這種“克制”并非始終奏效。比如那場處理失當、節奏松散的企圖強暴的場景,不僅與當時的人物關系脫節,也因對後續情節幾乎沒有影響而顯得突兀,反而削弱了整體張力。所幸,大多數時候蔡尚君能在不依賴驚吓的情況下逐步累積情緒動能,從而為那些原本容易顯得直白的情節發展赢得一份可信度。電梯困境的一幕更像是七年前葆樹替人頂罪的情節縮影,也暴露了他緻命的缺陷:隻有在危機中,他才會短暫地被動挺身而出。
影片不可避免地帶有肥皂劇的成分,連片名都能與經典情節劇順暢拼接——譬如“當世界轉動,日出之時,溫暖了你我”或“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太陽都冉冉升起”。不過,這倒并非全然貶義。哪怕情節劇常被視為低俗藝術,它們的流行至少說明了人類對“大于現實卻依然貼近現實”的叙事有着根本的渴望。蔡尚君這部引人入勝卻又過長的影片,确實讓觀衆沉浸在美雲與葆樹的困境之中:有時這些境遇令人感同身受,甚至帶點耐人尋味的啟示;有時,則幸好隻停留在銀幕上,不必延伸到現實。
歸根結底,這仍是一部關于毀滅、悔恨與計劃徹底落空的故事。影片中,葆樹曾若有所思地說過一句:“我替你坐了牢,這不是件好事嗎?怎麼會變成這樣?”兩人短暫地觸碰到一點幸福的可能,或者更确切地說,是一種彼此陪伴、互相利用的勉強平衡。但這一切也很快被收走,以一個既歌劇化又充滿暧昧的結局收尾。兩人緊緊相擁,卻多是痛苦而非溫情,仿佛注定要無休止地重演那矛盾的真相——太陽固然會照耀每個人,但它終究也要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