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此心安處》極罕見的一部作品中,從“物理空間”、“情感意義”以及“生命承載”三個緯度對“家”這一概念進行了探讨。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延續着《阿甘正傳》曆史厚重的滄桑與時光無情的陡轉,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為主線,以固定地理位置與物理空間為主要場景,用極富“舞台劇”感的幕式呈現,讓物理空間的家、情感意義的家、承載生命的家達成三位一體的渾然。

物理空間(地理坐标)的固定,讓時間從恐龍滅絕自然延展至當下,是影片最匠心獨具,或者說是最先鋒之處。在整個觀影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既物理固定又淙淙流淌的超然觀感,這在我整個觀影生涯中,是少見又新奇的。當穿着獸皮的男女與摩登家庭在畫面和地理雙重重合,影片又平添了一份“進化”的意味,但預置的固定,又将我不斷拉扯回來,去找尋時間流淌中的不變,“進化”進程中的永恒,是——家,是——愛,是——生命。

Al和Rose,Richard和Margaret,這兩代家庭承載了影片主要叙事功能。他們的故事因貼合而細膩的情境,很好的對沖了時間長河的恢宏感,讓我們可以将自己代入其中。當我們看着Al和Rose從置家、裝修,一件件添擺家具,到Richard的出生、弟弟妹妹的到來,物理空間從空蕩變為擁擠,吵吵鬧鬧卻又煙火四溢,雖然危機一直從四面八方試圖湧入這個家庭,但身為父母的Al和Rose總能用盡全力将一切阻擋在家門之外。

到了Richard和Margaret,他們面臨的生存與夢想困境,好似比他的父母們要多一些,維系整個家庭的情感也好似變了一些,特别是在Richard和Margaret決定分開之後,關于家和家的永恒叙事好似出現了裂痕,但當年邁的Richard攙扶着Margaret回到當初的家,記憶散退的Margaret在Richard的叙述中,在這個特定的物理空間,那些關于生命的、關于愛的、關于家庭的全部複蘇,她說,“我喜歡這裡”,這是生命通過喉管湧到舌尖的聲音,這是镌刻在靈魂上的符文,原來在這裡發生過的一切,那些關于家和愛的記憶融入空氣氤氲開來,永恒的終将永恒,不息的必将不息。

鏡頭從空蕩的房間拉至屋外,Richard和Margaret的房子周邊立着許許多多相似的房子,這棟房子在浩瀚時間海中發生的故事,在其它房子和住在房子裡的人的身上都曾發生,那些愛與生命都成為一個個節點,連接起來構成人類曆史中最耀眼、最心安圖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