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Ferris既是一名反叛者也是一名啟蒙者,他不遵循常規時常作出意外之舉,卻每每都能成功;他帶着Cameron和Sloane一起上路,在旅途中将光熱傳遞,促成他們達成某種成長;但當影片結尾,Ferris繼續在父母面前佯裝着乖寶寶,而Cameron已決定與父親攤牌時,我竟不知該如何定義這瘋狂的一天,姑且就叫它“Cameron的成長日”吧,他确實經曆了一種成長,即便還未兌現。
《春天不是讀書天》的故事架構與情節設置,給了導演約翰休斯最豐富的養料,他不僅拍出了漂亮耐看的《春天不是讀書天》,更在後來寫出了《小鬼當家》的劇本,這種幽默的、滑稽的以及内涵某種反抗的故事,将填充同時期全球孩子的童年,雖然劇作略有瑕疵,但對于好看的電影,觀衆的包容性是無限的。
在《春天不是讀書天》之中,約翰休斯将Ferris設定為一名“頑童”,同時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神童”,他以過人的才能和超常的智慧将老師和父母輕易騙過,在芝加哥陽光燦爛的一天,Ferris又開啟了逃學生活,這次他帶着好友和女友玩轉城市;另一面對Ferris充滿敵意的訓導主任Ed,決定自己出動抓Ferris現形,實現讓Ferris留學一年的目标;對于Ed這條線,隻在起初與Ferris等人有着交鋒,随着Ferris玩轉城市,Ed的故事就成了單純制造笑點的調劑元素,與《小鬼當家》中的大盜們同樣蠢笨。
把視線拉回Ferris,他帶着Cameron和Sloane一起上路,在最高點俯瞰城市、看最刺激的棒球賽、在最好的餐廳用餐、在最瘋狂的巡遊隊伍裡歌唱,Ferris幾乎用最耀眼的光将視線全部拉到他的身上,也許劇情上的确如此,但在成長這一環,絕不是,而Cameron才是成長的主角,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博物館内Cameron與油畫來回對切的鏡頭,既造成了畫面的沖擊力,更凸顯出了Cameron的心理碰撞,在目睹Ferris的恣意之後,他内心的枷鎖松動了,随後父親視如珍寶的法拉利的裡程數狂飙,他們無法讓數字複原,将Cameron推到一個必須要做出決定的境地,如果沒有這一天,Cameron一定會哭哭啼啼請求父親的原諒,但這一天來了,Cameron決定要和視“車”如命的父親攤牌,哪怕是他無法承受的後果,當他笑着訴說着他的決定,一種成長的光閃爍在背後。
高中畢業了你會幹什麼?上大學!上大學之後呢?畢業!畢業之後呢?變得和大人一樣!在我們被 迫長大之前,請抓住一切可以自己長大的機會,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春 光無限好,快樂最緊要!
《春天不是讀書天》:一種成長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運凝視,過往不再
“生猛瘋格”是《大風殺》類型元素中的一個,甚至可以說是不重要的一個,然而,要在檔期生存,勢必需要一個“賣點”吸引觀衆眼球,“生猛”被從衆多元素中拎了出來,也就合理許多。但,我認為《大風殺》的主基調還是“文藝”(犯罪文藝片),那些殺戮 ...
“拆”字為頭 “暖”作尾
搶了手機店的“眼鏡”和“大頭”一路狂奔,逃至一處老舊小區内,小區的牆面上遍布“拆”字,“拆”有兩個意像——摧毀與新生,這就是影片《無名之輩》要描述的小人物的無奈掙紮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無奈掙紮,遍布命運的捉弄。“眼鏡”(胡廣生),不 ...
《綠魚》:當老港片邂逅詩人李滄東
北京國際電影節挑選李滄東的《綠魚 》(4K)進入緻敬片單,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愛的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另一方面,這部充滿老港片調性的《綠魚》,與李滄東詩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溫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滄東 ...
《遺傳厄運》: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節為恐怖同好選了一部很好的片兒——《遺傳厄運》,這是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整個觀影過程,前半段像是毫無目的的漫遊,追随鏡頭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遊蕩,一半無趣,一半寡淡;到了後半段,那些寡淡與無趣成了拼湊完整“恐 ...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