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衆号:抛開書本

如果你想看點血腥、刺激的恐怖電影,一定有人會給你推薦溫子仁。這個憑借《電鋸驚魂》征服好萊塢的華裔導演,近年來卻轉型導演商業片。如今,溫子仁新作品《緻命感應》同時登陸中美流媒體,對于期待他的影迷來說,是否還能從中找到當年所體驗到的震撼?

全片看完,觀衆依然能感受到他在恐怖片節奏和氛圍上的絕對把控。不過在這部新作中,我們也能發現他正在學着放棄某些事物,這就導緻了影片看起來似乎沒有那麼恐怖。原因可能在于中國版本某些細節的缺失。據傳言,這經過了導演的同意。對于觀衆來說,這再也不是那個敢于和片商強硬談判,或是在創作上絕不妥協的溫子仁。這一次,他變得柔軟。

《緻命感應》講述了一名身陷兇殺案的女子尋找真相的故事。每當她夢到兇殺案,慘案就會原封不動的出現在現實生活之中。更加奇怪的是,所有的受害者都與這名女子麥迪森有着密切的聯系。

好的導演不會讓觀衆直接猜出故事的走向,更何況溫子仁擅長在電影中設計大量的反轉情節。起初觀衆誤以為這是一部類似科學怪人的故事,被創造出的生物從欺騙中醒來,最終毀滅了創造他的主人。又或者這是一個關于神秘主義的故事,麥迪森遭到了詛咒,所有靠近她的人都會死去。然而,之後的情節将會使我們質疑自己的判斷。

從内容上來看,這部電影延續了溫子仁以往的風格。觀衆與劇中人物一同陷入了沒有線索的困境。為什麼所有的兇殺案都發生在麥迪森身邊?為什麼她隻能眼睜睜看着慘案的發生?除非她也處于時刻被控制的狀态。

我們能夠多次在片中看到大量的俯視鏡頭,攝影機充當了那雙注視的眼睛。當麥迪森穿梭在各個屋子,房間變成了沒有屋頂的迷宮,麥迪森成為了其中的小白鼠。

這也提醒我們要盡早丢掉之前建立的邏輯,因為這并不是一個典型的恐怖故事,一切似乎都與麥迪森的心魔有關。最為恐怖的是心魔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當觀衆面對的是一個概念,誰也不會感到恐懼。如果當這個概念變成一個有着具體模樣的怪物,大家都将感到恐懼。

從視覺效果上來看,這種一人雙面的造型令人不寒而栗。當麥迪森被心魔控制,她就變成了另一個人。這讓我想到希區柯克的《驚魂記》,由于極度的心理變态,有些殺手總是會異裝犯罪。然而,麥迪森本身隻是一個人質,犯罪并不是基于她的主觀想法,隻是心魔借助麥迪森的身體去行兇作惡。這是屬于溫子仁的創新,他成功制造出一種新的恐懼。

如果我們能再多一點思考,也許還會發現影片有着更深層次的文本。

“你不配擁有自己的肉體”

在這段對話之前,在我們面前的麥迪森是一個流産多次的母親、一個無法控制自己身體的女人、一個遭受家暴的妻子。她從沒有在意自己的軟弱,隻是眼睜睜看着不幸發生。

“我再也不會讓你控制我的身體”

在養母和妹妹的幫助下麥迪森找到了真相。她不再依靠男人的幫助,真正擁有了力量,這也說明隻有當女性覺醒,勇敢地說不,你才能無所畏懼。

所有的故事都是取材于現實生活,正如溫子仁總是從中國文化和身邊的故事汲取創作靈感。鬼怪也好,懸疑也罷,不過是人為制造出來的效果。重要的是觀衆除了觀影後的酣暢淋漓,還能得到些什麼。我想這也是溫子仁所一直追求的事物。

距離《電鋸驚魂》已經過去了十七年,距離《招魂2》已經過去了五年。溫子仁老了也變得柔軟了。這一次,他把對女性的關注帶入了影片之中。盡管受到資本的壓力,創作自由受到了擠壓,但是這部電影仍然展現了他以往的風格。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

添加微信号pksbpksb加入全國影迷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