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劇姐

雖然《知否》已經播完了一段時間了,但是身邊還是有許多人在繼續觀看讨論。

就連團部衆人也依然讨論的津津有味。

這大概就是這部劇的特殊魅力所在。

...

而關注聚焦點最多的,還是在劇中的女性本身。

小妹上周分享了《知否》中她覺得命運凄慘的三個女性:小秦氏、墨蘭和白氏,說到底都是活得不自由,或者從未争取到自由。

看到小妹的分享,劇姐我唏噓不已。

自由之于女性,尤其是古代的女性來說,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次,劇姐将從劇中的中年和老年一代的角度,來說說《知否》中女子自由的不易與可貴。


1 中年女人的掙紮危機

《知否》裡中年一代的女性代表,主要以小秦氏、郡主、康王氏、王大娘子、林小娘最為典型。

活到她們在劇中的年紀時,更在意的與其說是丈夫的恩寵,倒不如說是子女的前程和家族的榮耀。

1、小秦氏

...

小秦氏本是秦家次女,顧家白氏過世後,嫁入侯府成了第三任當家主母。因為姐姐不孝婆母失了名聲,于是她努力裝着溫柔賢淑,善良優雅。

可事實上,她恨透了候府,恨透了顧廷烨。

她将顧廷烨從小捧殺着養大,把他的性子養得無法無天,然後坐等着他犯大錯,好讓自己的兒子襲爵。

為此,她做盡了壞事,甚至不惜勾結康王氏引狼入室,意圖滅掉顧廷烨和明蘭。

人都是有私心的,她想讓兒子襲爵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用這些個陰毒的手段去達到目的,總不會有好結果。

果然,她一輩子為了兒子籌謀,兒子不感激不理解。一輩子愛着顧侯爺,顧侯爺心裡卻始終都裝的是她的姐姐。

最後葬身火海的那一刻,她大喊這“我終于可以自由了”,真是讓劇姐覺得既解氣又有些心疼。

她終于做回了她自己,隻是這樣的結局太過悲烈。

2、康王氏

...

康王氏原是王家最受寵的嫡長女,隻可惜嫁給康家後,康家不僅家境開始落敗,連丈夫也常年失寵于她,兒子也很是平庸。

常年的心理失衡,導緻她不僅在家裡離心失寵,還把魔掌伸向了别人家。

她三天兩頭地去盛家,不是為了占盛家的财産便宜,就是希望借助盛家來幫助夫家。後來明蘭嫁入侯府,她更是希望借助這層微薄的關系來搭上顧家的大船。

最後刺殺明蘭時,劇姐覺得她已經不是為了什麼家族地位,而是執迷不悟地隻想殺死對方。小秦氏好歹在臨死前還醒悟了過來,可她到死也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

這種偏執,瘋狂到可悲。

雖說她是罪有應得,可到底是有其他可選的活法,她放棄了當家主母的體面和家族榮耀,一生都隻在滿足自己的私欲,也讓自己一生活在了枷鎖之中。

3、平甯郡主

...

小公爺的母親平甯郡主在汴京的榮耀和風光,可以算得上是TOP5以内了。

她從小在宮裡嬌養着長大,丈夫一生隻娶了她一個,兒子也從小就出類拔萃,過得可謂都是“别人家的日子”。

但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已步入中年的她,傲慢到眼裡容不下任何一個不如意,才親手毀了兒子的幸福,令小公爺抱憾終身。

更别說她在朝局的傾軋下,也成了權力的犧牲品。雖然靠着裝瘋賣傻逃過一劫,卻也失了她一生最在乎的體面。

所以說,離權力中心越近的女人,越是自由不得。

4、王大娘子

...

王大娘子雖為當家主母,但常年來因為盛纮寵妾滅妻的行為,令她在官眷隊伍裡擡不起頭,讓她一直對盛老爺心懷不滿。

她出身名門,雖不傲慢,但也有傲骨。之所以一直糾結于掌家的權力,也是不希望自己被低看,從而影響子女的前途和婚事。

不得不說,大娘子的三個孩子,确實個頂個的好,也是盛大娘子心善向好,教育得當。

但作為一個多年宅鬥的女人,她卻始終頭腦簡單,竟能被胞姐慫恿,做出毒殺婆母之事,實在是讓人恨鐵不成鋼。

她一輩子為了兒女和家族而活,當她想要為自己争取自由的時候,卻走入了歧途,幸而迷途知返,未釀成大禍。

5、林小娘

...

林小娘其實在盛老爺心裡有着特殊的意義。因為盛老爺自己庶出的身份,讓他對林小娘和庶出的墨蘭一直十分寵愛,可也正是他的縱容,才生出了盛家的諸多事端。

林小娘為了固寵,設計讓明蘭的小娘難産而死。後來又為了讓墨蘭有個她所認為的好人家,更是使盡了腌臜手段,讓墨蘭嫁入了伯爵府梁家。

每次看到她利用柔媚功夫邀寵,盛老爺還特别受用,劇姐又氣又恨,這麼大一朵綠茶婊,盛老爺你怎麼就看不見呢?

好在最後她終于受到報應,失去寵愛,凄慘死去。

可以說,妾室的身份讓她獲得了額外的寵愛,但也讓她産生了額外的自卑。在那個重視門第地位的時代,她有丈夫的偏愛,其實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卻偏偏心有不安,總愛怕會失寵,要用種種手段來争取。

恰恰是妾室這個身份,綁住了她的一生。

6、沈皇後

...

劇姐實在是很喜歡深明大義的沈皇後。

她作為官家的原配妻子,和官家在禹州時過着深入簡出的生活,到了汴京雖然刹那之間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後,卻能時刻守住初心和言行,端莊和善,從不怯懦畏縮。

因為弟媳鄒氏救了自己,她便對鄒氏一家萬般感恩。在因為過度縱容鄒家而犯下大錯時,即使已是皇後至尊,也依然能夠自省,為管家、為天下的大局屈尊認錯。

在官家和太後争權奪勢的過程中,更是能夠做到隐忍與陪伴,并最終赢得了勝利。

可以說,她才是一國之母最該有的樣子:有胸襟、有謀略、有膽識。

這一代的人,幾乎就是明蘭那一代人之後的路。

可不論一心盤算和設計的是家族還是子女,她們終究失去了自己,終究缺乏為自己而活的勇氣和機會。


2  老年女性的堅守危機

劇中老年一代女性的代表,當首推盛老太太和太後大娘娘了。

1、 盛老太太

...

盛家老太太是劇姐最喜歡的第二個女性人物,扮演者曹翠芬老師,也是劇姐非常敬愛的演員。

是她在明蘭失去母親後一路護着明蘭,不僅讓明蘭健康長大,更将她養的聰慧大氣,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并在明蘭遇到種種危機和困難時,不顧年老的竭力呵護。

雖然年事已高,但她依舊眼明心亮,對時局洞若觀火。

當家裡出現内鬥時,她既能從旁提點,也能在局面不受控制時掌控全局。當墨蘭為了嫁入伯爵府而拿盛家榮耀做賭注時,她也能做到屈尊斡旋。可以說,她的一生都在做真正為盛家好的事。

不過,她更懂得樂天知命的道理,不參與家裡的事務争鬥,也不愛出風頭霸權勢。處于高壽,她享受着繞歡膝下的樂趣,偶爾和老姐妹相聚,已經很是開心了。

從劇中隐約可知,老太太前半生過得也很坎坷,但現在的通透和豁達,足夠她快樂度過餘生了。

2、太後大娘娘

...

作為前朝皇後,太後經曆了政權的變化,并不甘心權力的旁落。但其實她想要的并不是權力本身,而是希望守護住先皇曾經治理江山的方法。

雖然幾次發起政變都未成功,但看到官家的能力和雄心之後,她甘願退出。她不是敗了,而是曾經的擔憂已然不在,江山根基已穩,官家能力充足,她也就沒必要繼續争鬥了。

最後離開京城,飼弄童孫,也算得上安享晚年了。

可以說,不論是盛老太太,還是太後大娘娘,她們所守護的東西,已經從子女過渡到了整個家族乃至江山。

但是,她們經曆一生風雨,早已練就了更高的格局,不會一直停留在家族權勢争鬥,而是會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解決問題後又悄然退身,将舞台留給後來者們。

雖然她們經曆過不自由,但最後她們在自己的範圍内獲得了生活的甯靜和安詳,何嘗不是一個完美的結局呢?

...

不論是中年一代還是老年一代,她們走過的路或許會是明蘭她們以後要走的路。

但是,劇姐發自内心的希望,她們可以在盡可能的範圍内活出自己,活得快樂自由。


喜歡記得點贊和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