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街日記》是這樣一部電影:沒有對抗,沒有強悍,沒有歇斯底裡,沒有英雄也沒有壞人,隻有一些普通人,他們的生活中有一些細微的矛盾,不過最後都溫柔地和解了。

比如三姐妹對待同父異母的妹妹,沒有讨厭,沒有争吵,沒有冷漠,沒有矛盾,隻有從陌生到熟悉,感情由無到有,親情漸漸濃于水。

大姐幸和二姐佳乃偶爾也會吵架,大姐不滿佳乃交輕率的男朋友,有時也在乎佳乃穿自己的衣服,但這些都像是姐妹之間的小摩擦,關鍵時候她們一樣團結,幸依然對妹妹們照顧得無微不至。

大姐幸愛上了有妻子的同事大船,本來周末說好要一起去玩,大船突然說嶽母打電話來說妻子情緒不穩定,他要回去看看。幸也些難過,不過她對大船說:“你應該這麼做。”後來大船讓幸跟她去美國,他可以離婚,幸因為擔負着照顧妹妹們的責任,不能同去,本是遺憾,但幸說:“這不是誰的錯”,她沒有哭哭啼啼,沒有死死糾纏。緣來,相聚;緣散,分離,雖然心裡有些不平靜,但時間會撫平一切。

大姐幸開始對父母不滿,因為她認為爸爸是笨蛋,懦弱無能,為朋友負債,又總是同情女人,容易上鈎;母親抛下她們不管,後來知道她們收養了小鈴又說要賣房子,她和母親有過争執。但是後來,當和妹妹小鈴的親情越來越濃,她從妹妹的乖巧懂事和溫柔中,想到:爸爸也是一個溫柔的人吧?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個妹妹。她的心中已釋然。當母親要離開鐮倉,來告别時,送了她們三姐妹禮物,最後拿出妹妹小鈴的禮物,幸已在心中原諒了母親,她和母親一起去給外婆掃墓,又讓母親帶些家裡釀的梅酒,母女倆溫柔地和解。

妹妹小鈴來到三姐妹的家庭,她開始一段時間不能接受自己的存在,覺得自己的媽媽對不起三個姐姐,覺得自己讓姐姐們受了傷害,她很煩惱,她擔心自己不能留下來。後來和大姐一起去爬山,兩姐妹一起對着大山喊,“爸爸是個笨蛋”、“媽媽是個笨蛋”,然後兩姐妹相擁而泣,妹妹說出她的心結,姐姐說你可以永遠留下來,妹妹終于接納了自己的存在。

海貓食堂的老闆娘二宮女士生了很嚴重的病,她選擇不對抗疾病,進了臨終關懷醫院,最後去世了,葬禮上她的丈夫福田先生十分平靜,對來參加葬禮的四姐妹說:“她度過了美好的一生。”

和别人和解、和自己和解、和疾病和解,沒有你弱我強的對抗,隻有聽從自己的心,順從規律,順從自然,在一個個的生活細節中慢慢釋然。

這是一種淡然、超然的生活态度,這種淡然超然來自于包容。有包容才有和解,包容别人、包容自己、包容疾病、包容一切。人是這樣,古都是這樣,海水是這樣,時間是這樣。

四姐妹在幾次葬禮後都去海邊,海水湧來又退去,如她們經曆過的那些矛盾,來過又和解,時間終會沖走一切煩惱,甚至是帶走了人,但是你來了,又走了,還會再有人來,生生不息,人是渺小的,對抗不了時間,隻能順應時間,和它溫柔地和解。

《海街日記》的主題是深刻的,它不僅是親情的故事,還是生命的故事,古都鐮倉的故事,是時間的故事,是宇宙的故事……

讀懂了,會明白溫柔的力量,并不是來自于對抗,也不是來自于強悍,更不來自于歇斯底裡,而是來自于包容,與自己和解,與一切矛盾和解,誠如木心所說:“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盡可原諒。”